章節10(2 / 3)

如果孩子們考試得了A和B,海倫就會向他們施加壓力說:“我過去全得A,我知道你也行。”

而沃爾頓則要溫和得多,他說:“我過去既得A,也得B,A和B都很好。”

沃爾頓的童年是貧苦的,尤其在大蕭條時期,當父親負責處理大都會人壽保險業務時,接觸的對象大多數都是還不出貸款的農場。沃爾頓曾經同父親去經曆過沒收這些人家世代擁有的農場來抵債,所以這種悲慘的景象讓他一生都抱定一個信念:“永遠不做窮人。”

沃爾頓的父母相處得並不和睦,在一起時總是吵個沒完。他們都很有個性,各不相讓,他們之所以沒有離婚僅僅是為了孩子們。沃爾頓和巴德長大以後,父母還分居了一陣子。沃爾頓作為長子,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不和對孩子們壓力很大。他曾發過誓:“若我有了家庭,決不那樣爭吵不休。”

所以,沃爾頓和海倫結婚伊始,他們都盡力保持家庭的和睦,等有了4個孩子之後,也盡力鼓勵孩子參與社會活動。他們都參加了童子軍,所有的孩子都玩橄欖球,而且都玩得很棒。

吉姆畢業之際,全城的人都對教練說:“吉姆走了,這將帶來影響,無法想象隊裏少了一個沃爾頓前景會如何。”

教練便盡力勸說同樣玩得很好的艾麗斯加入球隊,她打得也許還 不錯。

每到周末,沃爾頓盡量待在家裏跟孩子們觀看球賽。

有一段時間,沃爾頓還在主日學校當老師。在紐波特的時候,他每個周六都工作到晚上22時多,星期日早上起來後照常工作。他與海倫約定輪流送孩子上主日學校。

通過夫妻倆的共同努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總是受到傳統價值觀的教育:堅信努力工作、誠實、與人和睦相處、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沃爾頓一星期至少得工作6天,海倫就承擔了大部分養兒育女的責任,非常勞碌。

沃爾頓一直想讓孩子們領悟到勞動的真諦,而有時孩子們卻以為是把他們當成了奴隸。

艾麗斯曾對她的朋友抱怨說:“我們家與其他人家的唯一區別在於我們每個人都為商店幹活。作為薩姆的孩子,我們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為公司工作過。我才5歲就得站在糖果櫃台後賣爆玉米花。經商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往往是晚餐談話的主要內容。我們聽到過許多借錢開店的事,這讓我擔心。我不知道我們該怎麼辦,父親欠了那麼多債,他不肯停止開店。”

羅布也跟別人說:“我們總在店裏工作,我放學後就在店裏拖地板、搬箱子。在暑期裏就做得更多了。我記得一天晚上我剛剛考上駕駛執照,就拉了一卡車貨物到位於聖羅伯特的本·富蘭克林商店。在那時,雖然我們幹活也有報酬,可所得要比我們的朋友少。 我並不知道我們受到了剝削,但我們確實沒有多少錢。父親總讓我們往店裏投資,我在聖羅伯特店的投資所得的利潤支付了我的房錢和父親稱之為‘奢侈’的其他各種費用。”

沃爾頓卻笑著對孩子們說:“可爸爸也確實需要幫手啊!你看,我根本沒有時間除草,為何不利用我那三個結實魁梧的男孩和一個健康的女孩來幹活呢?”

當然,孩子們也並非把全部時間用於店裏的工作,沃爾頓和海倫都很重視花時間帶全家一起外出旅遊或野營。但有時孩子們認為這種強行軍式的旅行是一種苦差使。

有一次他們駕駛著一輛舊式的 “德索托”旅行汽車周遊全國。在路上,沃爾頓就教育幾個孩子說:“你們要靈活些。不管是進行家庭旅行還是商務活動,沒有一項決策是不可改變的。”

沃爾頓確實夠靈活的,他經常更改行程,甚至在踏上旅程後總還要對計劃進行更改。

沃爾瑪開張之前,沃爾頓一年四季還不算忙碌。全家每年都有一個月的休假。1956 年,他們逛公園、在外野營,足跡遍及阿肯色州。幾年時間,一家人長途旅行到黃石公園、弗德台地和大峽穀。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有一個夏天,他們長途旅行直達東海岸,4個小家夥和一隻狗把汽車都塞滿了,汽車裏到處捆紮著野營裝備,獨木舟捆在車頂上,車後拉著自製的拖車,旅行車大搖大擺地開進紐約市。

4個孩子生平第一次到紐約,看到什麼都好奇。他們穿著百慕大短褲去看了由原班人馬演出的舞台劇《卡默洛特》,演員包括朱莉·安德魯斯、理查德·伯頓、羅迪·麥克道爾和羅伯特·古利特。

但在旅途中,每經過一座不錯的城鎮,沃爾頓總也不忘經常停下車去逛各種各樣的商店。在一般情況下,沃爾頓會跟大家一起選好營地、搭起帳篷,等海倫和孩子們都安頓下來後,他才去看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