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9(2 / 3)

在很多年裏情況就是這樣。索尼公司總是首先出場。他們的大部分主要產品,從小型固態收音機、晶體管電視機、隨身聽立體聲放音機、隨身看手持式平麵電視機到隨身聽CD放音機等都遭到了跟風。

索尼公司把立體聲引入日本,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家用錄像機,發明了單槍三束彩顯係統,改進了計算機的35英寸軟盤。索尼的手持式攝像機和小型放像機給全世界的電視新聞采集和播放帶來了一場革命。

索尼首創了瑪維卡無膠片照相機和光盤係統,還發明了8mm錄像帶。而這些隻不過索尼公司的一小部分。

剛開始的時候,索尼的成功記錄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當他們開發出一種產品投入市場後,競爭對手就會采取小心謹慎的等待和觀望態度。

早期的時候,他們經常在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獨占市場,然後其他競爭者才會相信新產品是成功的。他們賺了大筆的錢,整個市場都是他們的。但是當他們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業績越來越明顯時,其他人在投入進來之前的等待時間就越變越短。

為此,索尼公司隻能在新產品上領先三個月,此後其他人就會進入市場,推出他們生產的同類產品。如便攜式CD放音機上,索尼公司幸運地得到了一整年時間,而在隨身聽磁帶放音機上僅隻六個月。說起來這應該很讓盛田昭夫值得驕傲,但是代價太大了。他們必須為改進產品保留一筆費用。多年來索尼公司一直把銷售額6%以上的資金用於研究與開發,有些年甚至用到10%。

索尼的計劃是用新產品引導公眾,而不是去問他們需要什麼東西。公眾並不知道能夠買到哪些東西。所以索尼公司並不是去搞大量的市場研究。而是改進他們對產品和產品用途的思想,再通過交流來教育公眾,從而創造出一個市場。

比如,關於眾所周知的隨身聽,這個想法是這樣形成的。

有一天井深大到盛田昭夫的辦公室來,他帶來一台公司製造的便攜式立體聲磁帶錄音機和一副標準尺寸的耳機。他看上去不高興,對這種係統的重量頗為不滿。

盛田昭夫問他心裏是怎麼想的,他解釋道:“我想聽音樂,但又不想打擾別人。我不能成天坐在立體聲錄音機旁邊。我是這樣來解決的,我把音樂隨身帶著,但是這個機子又太重了。”

對這件事盛田昭夫已經考慮了很久,現在正像井深大說的那樣,它成為一個焦點。現在的年輕人看來沒有音樂簡直就不能活下去,幾乎每個人在家或者在車裏都有立體聲錄音機。

井深大的抱怨促使盛田昭夫立刻采取行動。他命令公司的工程師拿來一台可靠的小型盒式磁帶錄音機,這是他們的產品,叫“軟件工程”,盛田昭夫讓他們把錄音部分的電路和喇叭去掉,換上立體聲放大器。他又交代了一下他所想要的其他細節部分,包括非常輕的頭戴式耳機,結果這個要求後來成了隨身聽開發中最困難的部分之一。

每個人都使盛田昭夫感到為難。似乎沒人喜歡他的想法。在一次產品規劃會上,一位工程師說:“聽起來像是個好主意,但如果沒有錄音功能,還會有人買嗎?我看不會。”

盛田昭夫回答說:“既然成千上萬的人都買了車用立體聲放音機,它也沒有錄音功能,我想這些人也會買這種機器的。”

沒人公開笑他,但他也沒說服項目組的人,他們隻好無可奈何地幹下去。甚至在製造出第一台樣機之前,盛田昭夫還獨斷專行地規定銷售價應該適合年輕人,使得他們好像買本書一樣。

不久,第一台試驗產品就交到了盛田昭夫的手中,還配有一副新的輕型耳機。盛田昭夫為它小巧的尺寸和耳機產生的高品質聲音感到高興。

在傳統的大喇叭立體聲錄音機中產生聲音的大部分能量都浪費了,因為隻有一小部分聲音可以到達使用者的耳朵裏,其餘的聲音隻是引起牆壁和窗戶振動。他們的小機器隻需要一點點電池的能量用於放大器就可以驅動輕型耳機了。輕型耳機的保真度與盛田昭夫預期的一樣好,或者說還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