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3(1 / 3)

章節13

創造索尼的輝煌

當景氣衰退的時候,我們不應該辭退員工,公司應該自己犧牲一些獲利。這是管理階層應該承擔的風險,也是管理人員的責任。——盛田昭夫盛田昭夫創造索尼的輝煌繼續拓展海外市場

20世紀60年代中期時盛田昭夫出差比以往更多了。

在索尼公司,他們早就深深地投入到錄像業中,甚至在他去美國住家之前就是這樣。他們心裏早就有了家用錄像機的想法,設計製圖也已有好幾年了。當時電視機還是黑白的,正在普及到各地,他們生產多少台就能賣掉多少台。

美國的安培克斯公司正在生產大型錄像機,用於廣播行業。這使井深大和盛田昭夫都想到人們肯定會希望在家裏有一台錄像機,供私人使用,就像他們有錄音機一樣。

一些非常有進取心的年輕職員和助理支持這種看法,大賀典雄就是基中的一個。

1950年他第一次見到索尼的錄音機時還是東京藝術大學學聲樂的學生。由於他對索尼公司最初產品的大膽批評,多年來盛田昭夫一直很注意他。他是一個錄音機的擁護者,但他對索尼的產品卻非常苛刻,因為他對索尼早期的產品並不滿意。

他說,放音和錄音時速度變化引起的失真太大了。他的想法極富挑戰性,他說:“一個芭蕾舞演員需要一麵鏡子來完善風格和技巧。一個歌手也需要同樣的東西,一麵聲音上的鏡子。”

第一批用於廣播電台的安培克斯錄像機很大,大概占滿一間房,價值10多萬美元,用的是兩英寸寬的磁帶,繞在敞開式帶盤上,真是個累贅。

對於家用產品,索尼必須設計小係統,這將要花費很多時間。從繞在敞開式帶盤上的兩英寸磁帶開始,他們做了好幾個樣機,一個比一個小。

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索尼的產品用於泛美和美國航空公司的客機中,供旅客消遣。後來他們把磁帶的尺寸減小至3/4英寸,還做了一個磁帶盒,把磁帶放到裏麵,像盒式錄音帶一樣,隻是大一些,叫作盒式錄像機。

自從1969年索尼公司將它投入市場後,它就變成了全世界的標準,替代了廣播電台的兩英寸錄像機。

錄像機也變成了工業機器。福特汽車公司買了5000台,用於各地的代理行,培訓銷售人員。其他的公司使用成千上萬台這種錄像機來培訓技術員和推銷員。

由於這種機器變得非常實用,所以開創了電子新聞采訪的年代。攝像機很小,而且又易於操作,使用錄像帶可以省去攝製與編輯之間的時間,再說也不需要花大量的資金去建立和維修膠片加工實驗室。

但是井深大卻不滿意。

這種機型由於太大和太貴還是不能成為家用產品。後來他們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半英寸錄像帶的全晶體管家用錄像機,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各種機型,井深大仍然感到不滿。他想要的是真正小型化的機器,使用非常方便的盒式錄像帶。

有一天,他從美國出差回來,一進辦公室就把錄像機開發小組的人員召集到一起。他強調目前最重要的項目就是家用錄像機,機器的大小是關鍵。

他從包裏拿出一本平裝書,這本書是他在紐約機場買的,他把書放到桌子上說:“我要的錄像帶就這麼大,這是你們的目標。這種尺寸的錄像帶至少應該能夠錄一個小時的節目。”

這是一個挑戰,結果開創了盒式錄像係統。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索尼的生意都越做越興旺。

1964年索尼開始生產桌上計算器。1964年3月,在紐約的世界交易會上索尼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固態組件桌上計算器。盛田昭夫親自到會主持展示儀式,他一直很樂意做這種事。

有一次在紐約盛田昭夫正在向《紐約時報》的記者們展示攝像機,他聽到外麵傳來了消防車的聲音。他從窗戶往外望去,看到濃煙從他們自己的地下室冒了出來,他趕緊抓起攝像機,當消防隊員趕來時他拍下了當時的場景,然後立即放給記者們看。那次是他平生做得最好的一次展示。

後來他們又上市了一種特殊的計算器,稱作SOBAX,即音樂庫,是固態組件算盤的意思。但是很快他們就意識到許多日本公司已經加入到計算器的製造業中來了,盛田昭夫知道不久就會因為殘酷的價格之戰淘汰掉一些廠商。

這就是日本市場上的現實,對這種事他們總是力圖加以回避。當事情已經很明朗,其他廠商準備不顧風險、利用降價來占領市場時,音樂庫放棄了製造計算器。

盛田昭夫的預測是對的。很多計算器製造商破產了,其他的也被趕出了市場,損失慘重。在音像和電視行業中還有很多事情等待索尼公司去迎接挑戰。

但是通過反思,盛田昭夫認為自己當初作出的退出計算器行業的決定可能操之過急。如果當初堅持搞計算器,索尼可能就會在數字技術的早期開發中大有作為,並可將這些成果用於後來的個人電腦和音像應用技術中去,就可能在競爭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隨著事情的發展,索尼後來還是必須搞到這種技術,盡管索尼曾經擁有這種技術的基礎。所以從商業的觀點來看,索尼公司在短期行為上是對的,但是從長遠的意義上講,索尼公司犯了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