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6
建立營銷市場
索尼在成立美國公司後不久急需大量的人來建立銷售組織,因為當時的生意做得很好,發展得很快。
新來的員工中有的人很好,但還有些人讓盛田昭夫覺得壓根就不該給招進來。其中有一個人給盛田昭夫惹了不少麻煩,搞得盛田昭夫很惱火,總在為他著急。
最後,盛田昭夫與他的美國同事談到他,盛田昭夫說道:“真不知道該拿這個家夥怎麼辦。”
他們都看著盛田昭夫,好像他的智力出了問題似的,他們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開除他。”
盛田昭夫對這種想法大吃一驚。他還沒有開除過任何人,就是對這個人他也沒動過這個念頭。但是美國的製度就是用開除來解決此類問題的。這種做法看起來很清晰、直截了當和符合邏輯。
盛田昭夫開始想,美國真是管理者的天堂啊,你可以為所欲為。幾個月以後,他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麵。
索尼公司有一位地區銷售經理,看上去非常有發展前途,以至於盛田昭夫讓他擴大範圍,到東京去結識本部的各位同事,去熟悉索尼公司的經營哲學和組織精神。他表現得不錯,給東京的各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回到美國後繼續工作,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直至有一天,在事先沒有通知的情況下,他到盛田昭夫的辦公室來說:“盛田先生,非常感謝你的栽培,但我要走了。”
盛田昭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這並不是開玩笑。一個競爭對手提出兩三倍的工資,他覺得無法拒絕。盛田昭夫意識到這就是美國人的方式,這個事情搞得他既尷尬又難過,說實在的,當時他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幾個月以後,盛田昭夫出席了一次電子展覽會,這個叛徒就站在他的競爭對手的攤位上。盛田昭夫想他們應該相互回避,但他卻沒有躲著盛田昭夫,而是跑過來向他打招呼,和他攀談起來,似乎一點羞恥感都沒有。
他還向周圍的人熱情地介紹盛田昭夫,展示新產品,好像他們之間沒有發生過任何違背忠誠的問題一樣。
那時候盛田昭夫才意識到,在美國製度下,他帶著我們的市場信息和公司秘密背離而去是沒有任何過錯的。很顯然,此類事情天天都會發生,所以這裏遠遠不是管理者的天堂。盛田昭夫暗暗發誓,索尼公司一定要盡一切努力來避免這樣的美國式管理技巧。
盛田昭夫還發現,西方國家的管理者在不景氣的時候就裁減工人,真是令人震驚,因為在日本,除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是不會這樣做的。
由於石油禁運,日本的原油完全依賴進口,日本曾一度深受其害。1973年至1974年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5%,一些公司無法繼續營運,隻好讓職工回家。但是這些人不願意看到他們的公司身陷困境,自己卻在家閑坐,於是他們又陸續地回到公司,打掃衛生,修剪草地,盡義務地幹一些雜活。
一家電氣製品公司讓職工去一個當地的電氣商店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零售商,充當免費的推銷員。這種事情並不是出自管理者,而是出自工人們的自覺,他們把自己的工作與公司的命運緊緊相連。
盛田昭夫還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大阪的一位被裁減下來的工人,他回到廠裏後對記者透露說,他的妻子為他感到羞恥,她說:“你們公司遇到這麼大的麻煩,而你怎麼能夠成天坐在家裏無所事事。”
當然並非總是如此。明治時代,財閥是國家的經濟統治者,任何勞動組織的嚐試都被視為激進或者更加糟糕的赤色活動。共產主義在當時是非法的,戰前沒有真正的民主。煤礦工人、工廠工人都受剝削。
那時的終生雇用隻不過是一條單行道,也就是要求工人保持忠心,服從一個主人。而雇主卻可以隨便開除任何一個工人。有的人當場就被開除。
還有聲名狼藉的學徒製度,這在當今的年輕人中已經鮮為人知。一個學徒為老板做事時,先要白幹幾年。這叫作“禮貌服務”。他們每天要幹10至12個小時,平均一個月隻有一兩天的休息。著名的鬆下幸之助先生就曾在腳踏車店做過學徒。
新的自由勞動法的生效,很多老板都擔心這個法律會毀掉日本的工業。盡管不能開除雇員的製度看起來很危險,日本的經營者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還是使情況好轉起來。
他們采取的是促進家庭概念的辦法,在把壞事變成好事的過程中,他們有所創新,這些東西很新穎,也能持久。管理方式本身也發生了改變。現在財閥也沒有了,家庭的財產實際上已經消除,每個人都成了工人。
無論如何,索尼公司還是幸運的,戰爭結束後,勞動者的新概念強加給了他們,而西方國家在對勞動者進行剝削和爭論了幾十年後還沒有完全學會這個概念。
當然,在以前那些艱難的年代,老板也並不都是剝削者,然而舊式的家長作風和現在同舟共濟的平等製度是有區別的。盛田昭夫實在搞不懂開除人有什麼好處。如果說經營者雇人的時候要承擔風險和責任,那麼他還要繼續負責使這些人一直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