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2
發明新的脫硫法
在俄亥俄州最高法院頒布解散法令的第二天,洛克菲勒增加100萬美元,在新澤西州設立煉油廠。
他決定將總公司搬遷到新澤西。因為新澤西不僅崇尚獨立原則,對壟斷的限製沒有紐約嚴格,而且新澤西的地理位置對出口歐洲、亞洲非常有利。
此時,標準石油已經擁有1000萬美元資金了,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正好可以憑借雄厚的資本重振旗鼓。雖然公司還是受到壟斷法的種種限製,但是他們很快修正條款,經營範圍擴大到了礦業、製造業、貿易及商業。
而紐約標準公司幾經更名,最後定名為美孚。洛克菲勒為了使企業活動範圍更廣,他把公司資產擴大到11億美元。這時,標準石油成為石油集團企業的地位已經穩固了。
1885年5月 1日,紐約標準石油公司搬到紐約百老彙26號。
從辦公室望出去,可看到亞曆山大·漢彌爾頓的住宅,這是一座上有自由女神的10層樓建築。辦公室裏沒有喧鬧和忙碌,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最特別的是每間辦公室的門上都裝有保密暗鎖。
成功後的洛克菲勒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喜歡待在家裏,也喜歡下班後駕著馬車飛快地穿過中央公園。在冬天的日子裏,他經常在漆皮靴上綁著冰刀,在自家庭院的冰場上滑來滑去。
盡管洛克菲勒生活簡樸,但是衣著卻十分講究,纖塵不染。他戴著手套,頭上戴一頂絲質禮帽,每天早晨都有一位理發師給他修麵,然後花上005美元,在第六大道乘高架火車到市中心上班。
洛克菲勒總是竭力為他的公司營造一種團結和諧的氣氛。員工們都關注自己的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感情糾葛。他自己也有意避談友情,對同事既不過分親密,也不會粗暴無理。沒人見過他發脾氣,或者提高嗓門說汙言穢語。
在員工麵前,洛克菲勒表現得舉止得體、平易近人,即使聽到怨言也不會發怒。碰到員工時,常輕聲細語地問:“怎麼樣?最近身體好嗎?”
他讓每位員工每年都有一次機會見到執行委員,為自己爭取加薪。
有一次,羅傑斯對一位要求加薪有些饒舌的員工說:“先生,我已經聽夠了,你沒有理由要求加薪。”
羅傑斯很不耐煩。那位員工無助地望著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卻麵帶微笑地說:“我們還是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他鼓勵員工們對公司提批評提建議,但是對於阿諛奉承卻深惡痛絕。
洛克菲勒在財務部擺了一台健身器,他常在這裏活動身體。有一天上午他來這裏健身,一名新來的年輕會計不認識他,抱怨說:“這台健身器放在這裏真不是地方,早該把它拉走。”
洛克菲勒心平氣和地找到管事的人,讓人把健身器挪到一個新地方。他剛離開財務部,一位老員工悄悄地對年輕會計說:“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洛克菲勒先生。”
年輕會計嚇得張大了嘴巴,整整一天都坐立不安,似乎等待著處罰。可是一天下來並沒有受到洛克菲勒的批評。第二天,第三天,也是如此。這位會計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來,感慨地說:“他真是一位沒有架子的老板。”
長期以來,洛克菲勒囤積奇貨異寶似的,囤積了大批能人,他們智商超群,精明能幹,其中不乏過去的勁敵,現在都在同一旗幟下勤奮地工作。
有一次,執行委員的巨頭們正在討論一項新的投資計劃。有一位巨頭持反對意見,一直堅持他自己的看法。這時能言善辯的亞吉波多,以演說家的架勢不斷擺出新的證據。對於對方的提問,一個個都回答得滴水不漏,結果那位巨頭被駁得無話可說。
可是洛克菲勒坐在一個沙發上,一言不發。忽然他輕聲地對大家說:“我有點累了,先休息一下。不過大家可以繼續討論下去,直至你們作出決定為止。”
洛克菲勒閉上眼睛,可是他的耳朵卻把大家的話都收集起來了。會議討論得差不多了,他站起來,彬彬有禮地說:“再見,先生們。”然後邁著有節奏的步伐,輕輕地走出了會議室。
第二天,巨頭們又聚集在一起。這時洛克菲勒才用平靜的語調發表意見。巨頭們猛然發現,作為執委會主席的洛克菲勒,他把大家的意見領悟得那樣深刻,最後才把自己的意見娓娓道來。
洛克菲勒說:“我的一般規則是,在全體人員確信是英明的辦法之前,不采取重要的行動。在我們前進之前,我們總要弄清我們是對的,還計劃好應付各種意外情況。”
洛克菲勒平常沉默寡言,而且到了一種讓人望而生畏的境界,也因此產生了一種不言自威的效果,讓員工們對他肅然起敬。尤其是談判的時候,他恰到好處的沉默常讓對手不知所措,猜不透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洛克菲勒竭力把自己融入大員們中間,每天都和高層領導們共進午餐。但奇怪的是他從不坐在首席,坐在首席位置的是查爾斯·普拉特,因為他年事最高。
餐桌上擺放著的大多是普通的菜肴,不過總有一兩樣是大員們喜歡吃的菜。他們邊吃邊議論,主要是討論工作。素有演說家稱號的亞吉波多是餐桌上說話最多的人;而洛克菲勒是說話最少的,他隻是偶爾插幾句話。
盡管標準石油公司在煉油、運輸和銷售等方麵無所不能,可是直至19世紀80年代初,它還隻擁有四處石油生產基地。鑒於賓夕法尼亞的油田業已枯竭,洛克菲勒擔心可能不得不轉而使用俄羅斯原油,這將削弱甚至徹底打垮標準石油公司。於是洛克菲勒1884年就開始催促手下建立原油儲備。
1885年5月,在俄亥俄州西北部,一支正在尋找天然氣的勘探隊有了意外的發現,他們發現了一處大油田——萊瑪油田,噴出的油柱高達幾十米,產量驚人。至年末,這兒四周一下冒出了250多個石油井架,並且一直延伸至印第安納州。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原油所含的化學成分中存在著一些難以對付的問題,燃燒時會在燈上形成一層薄膜。更麻煩的是,它的硫化物含量太高,會腐蝕機器,並且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
亞吉波多說:“如果萊瑪石油能提煉出像樣的石油,我寧願把它全都喝掉。”
可洛克菲勒仍對俄亥俄—印第安納的油田充滿信心。他憑著一種不同尋常的靈感和對未來的預見性,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要買下這片油田。
洛克菲勒用堅定不移的口氣說:“有這麼多的石油卻棄之不用,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以查爾斯·普拉特為首的保守派們卻固執地反對洛克菲勒的意見。普拉特長得瘦瘦的,留著山羊胡子,他精於管理,卻一向謹小慎微。
每次會議上,洛克菲勒隻要表示要簽訂俄亥俄州的土地租約,普拉特一派就舉手反對。因為保守派們的反對,董事會不得不一次次開會討論。
有一次,普拉特還為此大發其火,把頭向後一揚,大聲說:“不行!”
無可奈何的洛克菲勒隻好說:“我要用自己的錢搞這項投資,並且承擔任何風險。兩年之後,如果成功了,公司可以把錢還給我;如果失敗了,我個人承擔損失。”
也許是被執著的洛克菲勒打動了,普拉特最後還是同意了:“既然你一定要這樣做,我們還是一起幹好。”
但是洛克菲勒卻拒絕了普拉特的好意:“我想,我還是敢承擔風險的。”
於是標準石油公司花了數百萬美元買下萊瑪油田,丹尼爾·奧戴急不可耐地立即鋪設了油管。至1888年,公司庫存的萊瑪石油達到44萬桶以上。
洛克菲勒到處尋找這種難聞石油的新用途。他派出一批批推銷員和技術人員去動員鐵路公司用石油代替煤炭作為機車燃料,勸說旅館、工廠和倉庫用石油作為燃料替換煤爐,但這些生意並未做大。
1886年7月,為了解決質量問題,洛克菲勒聘請了一位著名的化學家赫爾曼·弗拉希。交給的任務是:去掉萊瑪原油中的異味,把它變成可以上市銷售的商品。
弗拉希是個荷蘭籍的科學怪人。他身材矮小,脾氣急躁,南北戰爭之後移民美國。他曾在加拿大的一家工廠為清除安大略酸性石油中的硫申請過專利。
洛克菲勒用信任的目光盯著弗拉希:“我相信你一定會取得成功。”
弗拉希開始了實驗、研究。他經曆了無數次失敗,投入的大量資金卻一次次告罄。
此時標準石油公司正麵臨著兩難的選擇:是相信弗拉希定能成功呢,還是冒著失去大筆財富的危險,等弗拉希做完實驗再說?
亞吉波多幽默地說:“看來我已經沒有必要喝光提煉出來的萊瑪石油了。”他為自己轉讓出一部分萊瑪油田的股票而慶幸。
洛克菲勒卻總是微笑著聳聳肩,讓大家耐心等待。
弗拉希經常通宵達旦地待在實驗室裏工作。當他有時心焦的時候,洛克菲勒卻安慰他,讓他不要著急。工作有了一些眉目之後,洛克菲勒試探地問:“你現在有多大把握?”
“有50%吧!”弗拉希謹慎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