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的目光裏流露出信任和鎮定:“你需要什麼,盡管告訴我。”
1888年10月13日,弗拉希終於找到了新的清除硫黃的方法——用氧化銅來沉澱硫黃,這種方法被稱為“弗拉希脫硫法”。洛克菲勒非常高興,馬上買下了專利,開始用這種方法提煉萊瑪石油。
於是萊瑪石油身價倍增,從每桶015美元猛漲到1美元。它的股票也迅速升值,短時間內上漲10倍。接著洛克菲勒在萊瑪迅速開設了一家煉油廠,這座工廠規模宏偉,讓克利夫蘭和匹茲堡結束了煉油中心的地位。
1889年,在那裏又誕生了印第安納標準石油公司,在距芝加哥市17千米的地方建立起美國第一流的煉油廠。它日處理原油36000桶的能力讓亞吉波多興奮得渾身顫抖。他寫信告訴洛克菲勒:“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在19世紀90年代,洛克菲勒控製了萊瑪大多數油田,迅速地投身於石油的勘探和開采,建立了產—煉—銷一體化的石油企業的典範,在美國石油業取得了堅不可摧的統治地位。
弗拉希的專利拯救了洛克菲勒和標準石油公司,把他們的事業推上新的起點,為他們帶來了驚人的巨額利潤。
後來,洛克菲勒在每家煉油廠都設立了試驗室,在百老彙 26號的頂層也建立了一間。他穩步地應用科學技術來確保公司的發展,把標準石油公司轉變成了現代化的工業組織。
涉足鋼鐵和金融業
19世紀90年代,洛克菲勒在壟斷美國石油的同時,開始把勢力滲入鋼鐵、煤炭、鐵路等行業。起初,他隻是進行一些小規模的投資。
19世紀90年代初期,以伐木和捕魚為生的梅利茲兄弟,因為在山中伐木時探測出了梅薩比山脈有鐵礦脈。於是梅利茲兄弟便用十分便宜的價錢買下了大片梅薩比的土地使用權,以備日後開采。
梅利茲兄弟先是遊說鐵路公司來鋪路,遺憾的是被公司拒絕。後來他們隻好自己籌款開路,建成了一條連接梅薩比和明尼蘇達州東部的德盧斯市長達66千米的鐵路。此外,他們還添置了許多設備,以致負債累累。
至1893年,時運不佳,經濟大蕭條的衝擊使合夥人、貸款人紛紛退出,梅氏兄弟一下子焦頭爛額、瀕於破產。正在這時,由蓋茨介紹,他們結識了財力雄厚的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在蓋茨的勸說下買了這條鐵路,這無疑是一項非常明智的投資。因為卡耐基和奧立微的公司每年至少在這條線路上運40萬噸的礦砂。鐵路投資使洛克菲勒在梅薩比礦區有了立足點。此後,在梅利茲兄弟的進一步要求下,他們合建了“蘇必利爾湖聯合鐵礦公司”。
梅氏兄弟在新公司內擁有大量股票,掌握著經營管理的實權。在投機欲的驅使下,他們立刻發行了大量股票。然而不幸的是,鋼鐵業受經濟蕭條的影響而行情暴跌,梅氏兄弟的公司自然也受到影響。
當梅氏兄弟再次陷入困境時,蓋茨利用洛克菲勒的巨大財力買下了公司的部分股份,而梅氏兄弟又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訴訟,說洛克菲勒名下的礦區是負債的等。為了能在明尼蘇達州繼續做生意,洛克菲勒付出了52500美元使這場官司私下得到解決,這使得蓋茨能夠放手大膽地聚斂更多的礦產。
很快,洛克菲勒便買下了梅氏兄弟的全部股份,獨立擁有了“蘇必利爾湖鐵礦公司”和梅薩比這個全美最大的鐵礦。
雖然洛克菲勒有稱雄鋼鐵業的潛力,但是鋼鐵業不但風險大,而且競爭激烈,年邁的他實在不願意再卷入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去了。於是他想出一條妙計,建議卡耐基與他合作,各管一方,互不競爭,卡耐基隻管煉鐵,而不管開采,他管開采礦藏及運輸原料而不管煉鐵。
卡耐基年事已高,不願再新開戰場,他同意了洛克菲勒的建議,於是在1896年雙方達成一項協議,即由卡耐基公司租賃他的一些礦產,每噸礦砂租費為025美元,規定每年的開采數量不得少於60萬噸,加上卡耐基公司從自己礦井中開采出來的數量大體相同的礦砂,運輸總量達120萬噸鐵礦砂。這需要使用洛克菲勒所屬的鐵路以及蓋茨已在大湖區興建的龐大的礦砂運輸船隊。
這樣,卡耐基公司可以保證獲得高質量的礦砂,而洛克菲勒也有了固定的運輸客戶和一筆有保證的運輸收入。
當時,美國的商界華爾街的金融業霸主,號稱“華爾街主神”的摩根是一位神通無比的大人物。從1898年至1900年,摩根公司和其他銀行家們組成了 20多個鋼鐵公司,想方設法培植對抗卡耐基公司的力量。1901年,有隱退之意的卡耐基默許了摩根的吞並企圖。
於是摩根一夜之間便成了鋼鐵業的巨子,不過他馬上又注意到了洛克菲勒手中的東西:豐富的鐵礦、便捷的交通工具,再加上洛克菲勒在石油事業上豐厚的收入,這些使摩根決定合並洛氏的礦區和鐵路,要不然會後患無窮。
談判最初是通過中間人進行的,因為他們誰也不喜歡誰,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個性和生活方式。洛克菲勒第一次見到摩根,是在弟弟威廉的家裏。一見麵,就對摩根沒有好感。
這次,摩根為了自己事業的前途,不得不來求見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先給了他一個軟釘子,說是自己退休不管事了,不在辦公室會客,要他到家中麵談,摩根隻好跟著去了。這次會麵很簡單,洛克菲勒隻是說這項投資由小洛克菲勒和蓋茨負責,他一定要與他們商量。
這一商量又沒有了下文,急壞了摩根。他趕快請私交深厚的羅吉斯來催促。羅吉斯就請了小洛克菲勒和他一起去摩根的辦公室。當小洛克菲勒走進辦公室時,摩根開始並沒有注意到他,他正忙著處理信件和談話。在羅吉斯作了禮貌的介紹後,摩根有些惱火地說:“怎麼樣,你們出什麼價錢?”
小洛克菲勒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摩根先生,我看一定是有一些誤會。我並不是來出售的,是你急於要與我們合作。另外,據我所知,我父親是不喜歡自己開價錢讓別人來殺價的,應該在您看過我們的礦區之後,提出價錢,再讓我父親來決定。”
“噢,是這樣。”摩根的聲調聽上去有些改變。
一陣沉默之後,小洛克菲勒提議說:“假如您真有興趣要買這些資產,找一位能在價格上為您出主意的人,豈不更好?”
最後雙方商定,由亨利·弗利克充當提出出售價格的中間人。他是卡耐基的親密同事。不久,摩根請律師擬了一個場外交易的價錢,出價7500萬美元。
事後,洛克菲勒很嚴肅地對中間人弗利克說:“我並不急著賣掉我的產業,可是也不會擋你朋友的財路,不把這個利益給他。隻是你們開的這個場外價太不合理,在我聽來就似乎是最後通牒似的,何況出價又偏低,我不願意跟這種人做生意。”
500萬美元的差價使談判陷於僵局,所以摩根隻好再次找小洛克菲勒和蓋茨商量。1901年3月,摩根最終接受了洛克菲勒的售價:梅薩比礦區資產作價8500萬美元,其中一半付新的“美國鋼鐵公司”的優先股票,一半付普通股票,另付現款850萬美元買下運輸係統。洛克菲勒家族一舉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公司的主要股東,並且小約翰也進入了該公司的董事會。
同時,摩根還吸收其他鋼鐵公司進入,如規模僅次於卡耐基公司資產的聯邦鋼鐵公司。最後,摩根財團以14億美元的巨額債券換取了所有加入者的資產,造就出一個新的實體,世界最大的工業公司和曆史上第一個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但是,在取得這項成就之後,摩根開始走向衰落。
早在19世紀末,洛克菲勒就已經認識到金融業的重要性。他與威廉首先在紐約花旗銀行進行投資,它是一家為原料進口商和美國棉花公司服務的銀行。
1891年,在洛克菲勒兄弟的支持下,紐約花旗銀行的大股東詹姆斯·斯蒂耳曼當上了該銀行的總經理。從此,這家銀行就成為標準係統的金融調度中心,洛克菲勒通過留在該銀行的威廉,把他們的巨額利潤投資於各個經濟部門。
在國內,花旗銀行是威廉及其夥伴所設立或收買的工業聯合企業的金融中心。它隻控製火災和損傷保險公司的泛美集團及投資信托公司的基本投資集團,並不控製任何巨大的人壽保險公司。
花旗銀行在國外的勢力非常可觀,在海地、中東及非洲,它都有眾多的分行。據1955年統計,它的66個國外分行有雇員 5382名,占該行雇員總數的 41%。海外存款總額約725億美元,超過了它在海外的勁敵大通曼哈頓銀行存款額2/5。
在第一花旗銀行所控製的資產中,約有洛克菲勒家族或摩根家族的1/5。它首先是作為標準集團的副手而聞名的;其次是當摩根集團在華爾街確定了領導權後,便以追隨者的身份而興起。
20世紀20年代,摩根家族和花旗銀行的首腦查爾斯·密契爾關係密切,並從中得到莫大的利益。1933年,威廉的兒子佩西由於卷入克魯格火柴舞弊案件中,被揭發後被迫退出該行。但是,佩西的兒子詹姆斯僅僅在一個月之後就被任命為該行的副總經理,1952年升為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