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5(1 / 3)

章節15

走向慈善事業的頂峰

對於洛克菲勒來說,他的另一項慈善事業,即洛克菲勒衛生委員會的成立,純屬偶然。

1908年,當羅斯福總統在位時,美國南方的人民普遍生活清苦,而且大部分人患有一種鉤蟲病。

這時,美國公共衛生署的斯泰爾醫生帶著一台顯微鏡,風塵仆仆地在美國南方各地奔波。他在患瘧疾和慢性貧血的人群的糞便中,發現了鉤蟲卵。這一新的發現證實了自己的推測。

有一次,這位美國公共衛生局的醫生在華盛頓的學術會議上,呼籲人們重視鉤蟲的危害:“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南方人懶惰,好逸惡勞。實際上,這是鉤蟲病把人弄得萎靡不振。那裏的窮人普遍患有瘧疾和慢性貧血,這是因為赤腳走路時,從腳底感染上鉤蟲而引起的。鉤蟲寄生在人的小腸裏,孵出幾千枚卵,它的毒液讓人衰弱。”

他陳述了自己的調查情況,提出了防治的計劃。可是他的話音剛落,立即引起一片哄笑聲,還有憤怒的譴責聲:“這真是天方夜譚!”

“一項多麼偉大而又愚蠢的發明啊!”

“這是哪裏跑來的瘋子在說瘋話!”

“簡直是愚蠢、荒唐至極!”

第二天,《紐約太陽報》刊登了斯泰爾的報告,標題很奇特:《致懶病菌找到了?》

從此,斯泰爾的講話被人當成笑柄,嘲諷和打趣像蒼蠅似的跟隨著他。斯泰爾堅信真理在自己的手裏,他一直在艱難地尋求資助,好早日治愈那些可憐的患者。

1908年,就職於普通教育委員會的斯泰爾參加了一個訪問南方的考察團,與他同行的是該委員會另一位成員佩奇。他們剛走出火車站,就看到一個四肢畸形、步履蹣跚的男人。

斯泰爾對佩奇說:“你看見那個人了嗎?”

“哦,看到了。上帝,這是多麼可怕啊!”

“他是鉤蟲病患者。”斯泰爾解釋說。

“其實,治療這種病並不難。”斯泰爾接著解釋說,“隻要用幾劑麝香草酚使鉤蟲鬆開鉤子,再服用一陣子瀉鹽瀉,把它打下來。不用過多久,病人就能恢複健康。而且費用很低,隻需要05美元。”

“這是真的嗎?”佩奇聽了又驚又喜。

“當然是真的,隻是在南方患這種病的人太多了,我做過實地調查。大範圍治療要花很多錢,可是沒有人提供這筆資金,真是太遺憾了。”斯泰爾皺著眉頭,說出了心中的苦惱。

也許是斯泰爾的虔誠感動了上蒼,這回他可是遇到了知音。佩奇沉默了一會兒,認真地說:“您的發現太有價值了,我也許能幫助您。”

斯泰爾張大了嘴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希望之星真的冉冉升起了嗎?

後來,佩奇把斯泰爾帶到了普通教育委員會執行秘書布屈裏克博士那裏。聽說了斯泰爾的敘述後,布屈裏克又帶他去找蓋茨。蓋茨把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的弗萊克斯納請來,在核實了斯泰爾的資料之後,蓋茨便跑去見洛克菲勒。

當時,洛克菲勒正在佐治亞州奧古斯特的博內爾飯店過冬,每天都要去打高爾夫球。小洛克菲勒受蓋茨的委托,來到飯店征求父親對消滅鉤蟲病計劃的意見。

小洛克菲勒說:“父親,現在有一件非常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我想,您一定會很感興趣。”

洛克菲勒用溫和的目光望著兒子,一邊隨轉椅來回轉動,一邊認真地聽著。他剛打完高爾夫球,還是一身打球的裝束,顯得年輕了許多。

小洛克菲勒詳細地講述了斯泰爾的發現,最後說:“蓋茨和我商量,我們可以用普及教育委員會的基金去資助,在南方發動一場消滅鉤蟲病的運動。這將是一次造福於人類的事,您應該在這場運動中樹立起領導者的形象。”

洛克菲勒全神貫注地聽著,他停止了轉動,暫短的沉默後,終於開口說:“近幾年來,我每年都在南方住上一段時間,這已經成了我的一大樂趣。我開始了解、尊重這片土地。我也喜歡當地的社交圈子,還結識了許多熱心腸的朋友。”

洛克菲勒高興地笑了,但是很快又收斂了笑容,鄭重地說:“我同意執行這個計劃。我想這是我們開展大規模的慈善工作的一次絕好機會:病情容易診斷,治療費用又很低。南方的患者有200多萬人,這項計劃很快就會有目共睹的成效。”

“那麼您打算捐助多少?”小洛克菲勒在高興之餘沒忘了問實質性問題。

“我想拿出100萬美元。盡管如此,這一決定隻能在你認為合適的時候公開。”

委員會成立後積極開展預防和治療鉤蟲病。起初,他們的工作在南方受到嘲笑,但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到第五年治療基本結束時,已有將近50萬人向鉤蟲病告別。1913年,委員會還把消滅鉤蟲病運動推廣至52個國家,有數以百萬人得到了挽救。

這一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洛克菲勒受益匪淺:人們對洛克菲勒的名字的態度,發生了進一步的重大改變。

對於已經成立的幾項大的慈善事業,洛克菲勒並沒有感到滿足。他想開創一項永久性的慈善事業,其捐款數目及影響,都要超越以前的幾項慈善事業。

蓋茨也曾向洛克菲勒提議,不僅要在國內開展慈善事業,而且要把這一事業推向國外,推廣世界性的醫學研究及全球性的基督教義以增進人類身體和心靈的健康。

洛克菲勒慈善事業的頂峰,應該說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成立。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於1913年5月,是洛氏的一項永久性的規模最大、資金最多,有世界性影響的慈善事業。但是它的成立過程一波三折。

早在1910年,洛克菲勒就有建立一項信托基金的設想。他設想這筆巨大的資金範圍是沒有限製的,規模是世界性的。它的宗旨是“開展觸及個人或社會的福利、不幸或悲慘生活根本”的活動。

蓋茨對這個想法非常讚同,他建議成立為全人類謀求幸福的永久性企業化慈善機構,通過受托人管理資金,為社會興辦福利。

籌備工作大約進行了5年。1909年,計劃已經草擬出來,洛克菲勒撥出標準石油托拉斯的5000萬美元證券作為最初的基金,並簽字認可這筆基金的產權屬於3位受托管理人:蓋茨、小洛克菲勒和他的女婿哈羅德·麥考裏奇。

洛克菲勒開始向國會申請建立基金會的特許證。可是當時聯邦政府正在起訴他,反托拉斯運動正值高潮,人們提出種種懷疑:洛克菲勒這個狡猾的家夥是不是心懷叵測,另有圖謀?

事情一拖就是3年。洛克菲勒隻好先廢棄了他原先的捐款,但是他成立基金會的決心沒有動搖。他接著向紐約州申請特許,由於該州的立法人士並不十分挑剔,洛克菲勒在1913年5月通過了特許,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

洛克菲勒一下子提供出1億美元供基金會使用。至1919年又增加了8280萬美元。他在10年裏的投入相當於今天的20億美元。基金會在成立後的幾年時間裏,發展成一個國際性機構,大力參與各種國內外的救助工作和教育運動。

基金會的負責人也選定了,小洛克菲勒代表洛氏家族掌握大權,他當了4年第一任總裁,隨後又當了23年的董事長。

此外蓋茨和格倫先生也為基金會貢獻了很多。基金會剛成立時,隻有兩個人,一個是小洛克菲勒,一個是秘書格倫先生。

格倫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個傳教士的兒子,畢業後任職於母校。他機智又富有創造力,加入基金會後,他為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之後,基金會又吸收了更多的人為它服務。除了洛氏父子和格倫外,又選出6位委員為資金的受托人。他們分別是:蓋茨、傑德遜、弗萊斯諾、墨菲、海特、羅特,後來,赫本和參加了該基金會的工作。

格倫根據洛克菲勒提出的大原則,為基金會定下了6大章程:

基金會不做個人的接濟;協助的範圍要廣泛,不可隻局限於一隅,除非是實驗性質的協助;基金會不願意協助任何能自助並助人的社區或集團;基金會不接濟任何無權過問的機構或團體;基金會不接濟任何長時期阻礙其資金有益運用的團體;基金會願意捐贈給任何能徹底消除個人或社會危害和痛苦的團體。

洛克菲勒基金會首先集中力量攻克全人類的疾病。它資助了一些醫生和醫學研究人員向世界範圍內的一些流行病進攻,包括52個國家中的鉤蟲病,所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疾病,還有南美洲和非洲的黃熱病。

隨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在世界範圍內開展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比如發展玉米、小麥和大米的新品種,消滅傳染病,為倫敦、裏昂、布魯塞爾和加爾各答等地醫學研究提供資助。在美國國內,它是醫學研究、醫學教育和公共衛生事業的主要讚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