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6(1 / 3)

章節16

一生最大的財富

洛克菲勒說過,“賺錢的能力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份禮物”。出於對家族的責任感,年邁體衰的老洛克菲勒後來把這種人生觀傳遞給了他唯一的兒子——小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終於走完了富有傳奇的一生,他的慈善事業有了最滿意、最放心的繼承人,那就是他的獨生兒子小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曾說:“我一生最大的財富是我的兒子。”

如果說洛克菲勒是掙錢能手的話,那麼小洛克菲勒則是用錢高手。他為家族的財富開辟了一條最有意義的發展道路,為父親和家族罩上了一個金色的光環。

小洛克菲勒成了家族的掌門人後,不僅接管了家族的石油生意,同時還接管了家族的慈善事業。有時候,小洛克菲勒發現:自己要想在石油生意和慈善事業這兩種祖傳家業之間找到心理平衡非常困難,因此他經常經受著精神失常的煎熬和折磨。

小洛克菲勒曾經描述說,他在做生意的時候感覺就像參加一場和自己良心進行比賽的賽跑。他還表示,父親所受的宗教思想教育經常使他禁不住產生懷疑:自己在生意場上所做的事情究竟是否正確?

1884年,小洛克菲勒曾進入紐約語言學校念了一年書。1890年,小洛克菲勒16歲時,轉學到了當時很有名氣的卡特勒學校。由於稟賦穎異,加上學習努力,小洛克菲勒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但就在這時,洛克菲勒夫婦卻發現小洛克菲勒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神經衰弱症。孩子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渾然無力。父母眼看著嬌子一天天地消瘦下去,內心焦慮異常。

為了拯救病兒,洛克菲勒夫婦不得不把他送去老家“森林山”莊園養病,過離群索居的生活,度過他的第十七個年頭。1893年 9月他進了布朗大學。

小洛克菲勒在學校裏從不不吸煙、不喝酒、不玩牌,過著浸禮會清教徒式的生活。他事無巨細,所有的開支都一絲不苟地記在賬本上。他的節儉生活成了校園裏的趣聞:這位大富翁的獨生子自己熨褲子、縫紐扣、補擦碗布。

不過他在同學裏還很有人緣。他學習成績優秀,善於接納不同的觀點。他不再孤獨,走出了封閉世界,參加了合唱團、曼陀林俱樂部和弦樂四重奏樂隊。他還嚐試越軌行為的快樂——對他浸禮教會的家庭而言——去劇院看莎士比亞的戲劇,參加舞會。

就是在舞會上,他邂逅了羅德島參議員納爾遜·奧爾德裏奇的女兒,見過世麵的艾比·奧爾德裏奇。她身材高挑豐滿,舉止優雅,在經過長時間的戀愛之後,最後走上婚姻的殿堂。

1897年夏天,剛畢業的小洛克菲勒戀戀不舍地走出大學校園。1897年 10月1日,小洛克菲勒開始到百老彙26號去上班。那是設在第九層樓的一間陳設簡樸的辦公室,他坐在卷蓋式辦公桌後麵,每天和蓋茨、父親的秘書喬治·羅傑斯和一個電報員打交道,年薪是 6000美元。

父親對待兒子的具體工作態度神秘莫測。小洛克菲勒說:“在我去上班之前,父親一字不提要我在辦公室裏幹些什麼,在那以後也沒提過。”也許父親真的要檢驗兒子的能力,讓他自己找到應走的道路吧?

洛克菲勒雖然在那一年退休,離開了辦公室,可對那裏的一切還了如指掌。在晚宴中,他會向客人說一聲“對不起”,然後詢問兒子一天做了什麼,他和藹地提出一些探究性問題,兒子意識到,這就是對他的業務指導了。

更多給予小洛克菲勒具體指導的是蓋茨。小洛克菲勒不再滿足於讓大家灌滿墨水瓶,而是跟隨蓋茨去明尼蘇達州產鐵的山區去旅行,去旁聽各種業務會議。他漸漸入門,在龐大的石油王國裏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成了美國鋼鐵公司、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花旗銀行、特拉華—拉克萬納—西部鐵路公司的董事。

小洛克菲勒很想到股市上顯顯身手。父親為了教會兒子投資技巧,以6%的利息向兒子提供貸款,同意兒子去買股票。第一年,小洛克菲勒賺了幾千元錢,他很興奮,心裏開始躍躍欲試,想幹一番更大的事。

沒想到他剛一行動就落入“華爾街之狼”的圈套裏。“華爾街之狼”名字叫大衛·拉馬爾,是華爾街的經紀人。1898年,他與洛克菲勒的秘書喬治·羅傑斯相識,通過羅傑斯認識了小洛克菲勒。

這位經紀人穿戴體麵,又很健談,能講出一套投資理論,對工商界形勢也是一副了如指掌的樣子。

有一天他找到小洛克菲勒,很神秘地說:“現在美國各地對皮革的需求量很大,生產前景看好。我得到可靠情報,美國皮革公司的股票將要大漲特漲。聽說詹姆斯·基恩正在吃進這種股票。”基恩是著名的股票交易商,這點提醒很有誘惑力。

“我想,您應該抓住這個發財的機會。”經紀人告誡他說。

小洛克菲勒心動了,他把這當成是證實自己投資眼光和能力的大好機遇,一下子把能吃進的股票都吃進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小洛克菲勒得知這不過是一場騙局,所有的股票都是拉馬爾的:這邊在收購,那邊在狂拋,拉馬爾發了一筆大財。

小洛克菲勒一下子損失了100多萬美元,他懷著極愧疚的心情,老老實實向父親懺悔。父親又仔細地詢問了每一個細節,淡淡地說:“好吧,約翰,別著急,讓我們一起渡過難關吧!”

小洛克菲勒幾乎不敢相信,父親沒有一句責備,也沒有喋喋不休的教導,更沒有大發雷霆。他深深地被父親的寬容所感動了。而他從這件事中得到的教訓夠他一輩子受用了。

他寧肯過普通人的日子,把財富當成了負擔,所以常常被疾病擊倒。可是獨一無二的繼承人地位,讓他很不情願地挑起這副重擔。

1910年,小洛克菲勒按照自己的心願,辭去了標準石油公司和有關公司的一切職務,專心致誌地接手情有獨鍾的慈善事業。他首先在醫學研究所做了許多具體工作,他是普及教育委員會的積極發起人和組織者,還為洛克菲勒基金會到處奔波。

小洛克菲勒唯一沒有辭去的是CFI公司的董事職務,沒想到該公司屬下的南部煤田的勞資衝突卻把他推到了浪尖上。洛克菲勒擁有大量公司的股份和控製權,可是當他買下公司之後才發現,公司的管理層都是騙子和竊賊,蓋茨推薦的新領導人更是愚蠢的家夥。

工人們無法忍受地獄般的生活,發動了罷工。公司請國家警衛隊用武裝鎮壓,造成了流血事件。那是洛氏家族最難過的日子,法庭上的起訴、鋪天蓋地的輿論讓洛氏家族透不過氣來。洛克菲勒始終堅持強硬立場,反對工會,反對與工人對話。

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小洛克菲勒出麵找到麥肯齊·金(此人後來曾兩度擔任加拿大政府總理),幫助他走出了父親的陰影。他聽從金的勸告,不惜違背父親的立場,親自到礦區黑暗的住宅裏和工人對話,在法庭的證人席上公開向工人道歉,還逼迫公司管理層讓公司雇員進入董事會,成立勞資聯合小組以解決工人的困難,並允許工人加入工會。小洛克菲勒終於安撫了義憤填膺的公眾,成了整個美國改善勞資關係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