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蛤蟆追蛇(2 / 2)

這麼毒的蛇,他可沒有興趣。這萬一捕蛇不成,反被蛇咬,那就得不償失了。

可這蛇也不知是昏了頭,還是不再怕人,竟然筆直向他藏身處竄來。

寧采臣更加不敢動彈。他牢牢記住,這人不惹蛇,蛇一般是不會咬人的。

蛇兒竄上他的身體,把他嚇得半死。好在這動物世界沒有騙人,蛇果然沒咬他。

隻是躲藏著,仿佛有什麼天敵追它似的。

咕呱。

一聲蛙鳴,一隻挺著大肚子,差不多有初生兔仔般大小的蛤蟆跳了出來。

蛤蟆追蛇?

寧采臣覺得頭腦發脹。這到底是什麼世界?這蛤蟆都學會追蛇了。老壽星上吊,覺得命長了?

他正疑惑,卻發現逃到他身上蛇兒突然蛇口大開,一下子咬向他拿繩的手。

他嚇得手一縮,繩子沒拿好,一下子掉了下去。繩子一落,機關自動啟動。

巧的是,那蛤蟆竟然正好跳到了他的陷阱上,一下子被抓住了。

看到蛤蟆被抓住,那蛇分明露出一個少女奸計得逞的微笑。蛇身扭轉,溜溜地滑走了。

這還沒完,那被抓住的蛤蟆又蹦又跳,大叫大嚷。“該死的蛇精!我是不會放過你的!”

蛇精?蛤蟆吐人言?妖?

寧采臣更是動都不敢動。這蛤蟆連蛇精都怕,那麼它也一定是妖。

妖?怎麼會有妖?

想不通,也不敢想。他趴低身體,連大氣都不敢出。

也不知過了多久,反正他也是趴得身體都麻痹了。那個陷阱箱早就沒有了動靜。

這陷阱埋得很不好,因為它正是唯一的出口所在。

寧采臣家窮,陷阱中舍不得放食物,隻得選在這麼個必經之路上。

現在倒好,反倒把他唯一的出路給堵上了。

可是他總不能無休止的等下去。“如果我放了它,它會不會不記我的仇。”這樣想著,他才動了動身體,小心翼翼靠過去。

這一段路不到百米,他卻覺得像跑上了一段馬拉鬆似的。

沒有。

箱子中竟然沒有了,那隻蛤蟆沒有了。

寧采臣立即飛奔下山,連陷阱箱都不顧了。一路跑出一千米,才不得不休息。

讀書人,身體都是不太壯。

“有妖怪!”邊大口呼吸著這新鮮的空氣,他邊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再度從書筐中翻找起來。

他找的是一本書,書名《黃庭內景經》,這是跟他一起穿越來的地球東西。

這本書出現在一個案子中。

《黃庭內景經》似乎與案子沒什麼聯係,但是如果這本《黃庭內景經》是由字祖倉頜所書,其意義也就變得不同了。

當然這隻是傳說,以前的他也是不信的,但是現在不同,連蛤蟆都開口講話了,看看又何妨。

這書他上一世早就看過,卻無絲毫收獲。這次再看……他又收進懷中,因為天色晚了,已看不清上麵的字。

他站起身來,再度加快腳步,往家中趕去。

山腳下,一把籬笆一把牆,茅舍為屋,炊煙嫋嫋……

一婦人站在院門外,慈母靜待兒歸來。

這婦人不過二十多多,但是歲月早就刻下了風霜的痕跡。頭發花白,皺紋爬滿姣好的麵孔。芳華正茂,卻已垂垂老矣。

自從其父做民夫往前線送糧,一去不複返後。母子倆便相依為命。

“母親,你怎麼又在外麵等?”

寧采臣腳步不停,語氣中滿是關心。

上一世,他沒有親情體驗。父母隻生了他,卻把他丟在立交橋下。這一世他發誓要對母親好,可是他又能做什麼呢?

經商?

沒本錢沒經驗,怎麼做。

做工農民?這是下民,下民之下還有賤民、奴隸。

寧母是絕不允許他做的,好容易成了童生,馬上就可以免除稅賦。一旦回頭,豈不前功盡棄?再學其父那樣,抽為民夫,豈不枉死。

至於原寧采臣。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在“半部論語就可治國”的朝代,他和大多數的書生一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除了讀書,並沒有其他技能。

寧母隻是笑著,卻沒有說什麼。

寧采臣不是第一次勸她了,可她每次隻是說好好好,卻依然如我。

寧母牽著他的手,往屋內走。“我兒餓了吧?走,飯菜都做好了。”

這個時間,早過了晚食時間,但是寧母卻把飯菜溫在灶上,等他回來。這也是他家為什麼會炊煙嫋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