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言 拔劍四顧心茫然(1 / 1)

仙路漫漫,邇來求索四年,其間閱書不計。大考結束,吾終可忙裏偷閑,偶發感慨,作文以記之,舞文弄墨,聊以自娛。功過是非,皆吾一家之言,如不苟同,諸君可一笑而過。吾有一憾矣,未嚐讀仙俠而一以貫之,常棄置中途,事殊事異,盛事不在,現時有濫竽充數者,粗製濫造,混淆視聽,實令人厭惡,然時風如此,一人之力,如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然吾之寫作,必先發精誠之誌,不隨波逐流,貪戀名利。此實屬必行之舉,此實無奈之舉,有心樂觀己作,而陷於瑣事,雖一時躊躇滿誌,然吾誌空乏,漫無目的。初觀仙俠,吾十有五,夫子十五而誌於學,吾沉於仙俠奇聞而不自拔,嗟乎!著書一事,存思於心,實久矣,然付之實踐,誠難矣,精力時間皆寶貴,怎可全然寄之於一事?吾本京城一散人,雖有奇思妙想,而述之無門,又多添愁苦矣。區區一屆粗鄙之人,專不在文史,縱有天馬行空之願,然天資匱乏,不精於斧鑿,潤色事也。而吾觀前代網文世界,大能之事跡,感天動地,才人之錦繡,燦若星河,網文之盛事,始矣。十年歲月荏苒,秋風依舊,一花開盡百花殘。為留淡香於塵世,獨守蕭瑟至淩亂,隻待到,換了文間!

現今冠以仙俠之文作,雖“卷帙浩繁”,但良莠不齊。雖不可標榜於春秋,亦不可蓋棺而定論。蓋吾一言以蔽之,現雖多以名利論英雄,然名利雙收,功成身退者,甚少矣。大浪淘沙,風流易逝,前浪已去,後浪未至。隻可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就幾年”,網絡文學之飛速發展,離不開現代化的閱讀工具和閱讀方式的普及,大量碎片化電子閱讀使文化快餐化,創作模式世俗功利化,互動機製媚俗娛樂化,使部分網文遠離文化根基,偏離基本常識,文字膚淺,瞎編亂造,毫無邏輯,浮誇之風,偏離攪亂普世價值,提倡不勞而獲,守株待兔,這不僅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因為網絡文學閱讀群體日趨呈現低齡化,長期發展,危害青少年身心。在文化洪流麵前,謾罵質疑,流言蜚語,隨處可見。但我就是要逞匹夫之勇,雖千夫所指,吾往矣。本無意詆毀某些現代網絡文化,事事皆有利弊,網文中亦不乏佳作,打破傳統文學創作的束縛,有力打擊了那些所謂大師磚家的“經典之作”。

每個人創作初衷不同,但大家都有渴望尋求改變的執著,有人希望以此養家糊口,有人希望以此結交天下豪傑,我隻希望內心能多葆有一份清醒,不要沉淪迷失在浮世煙塵,不盲從寫作之風,不忘閱讀之初衷,不改始於仙俠而不拘於仙俠的氣概,不忘內心中那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嫉惡如仇,不忘那絲豪情義氣,那種熱血與激情交融,榮耀與希望攜手的純真。微斯人,誰與吾歸?

吾亦好懸疑,科幻,言情之流,用心不專,大有走馬觀花之嫌,然常浸淫於其道,自有一番愚論,不發不足以盡吾興,遂拋磚引玉,小子無才,恭臨高見雅談,以饗諸道友。

南懷瑾,一代國學大師也,現代作家之博聞強識者也,三界之名,佛經早有定論,曰欲界,曰****,曰無色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始觀南師之作有感,歎於三界之名,三界之實,三界之浩瀚,心有所想,顧廣而告之。不悟不知輕重,不悟不知真偽,不悟不知惡善。唯悟盡,方能度己,唯度己,方可悟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