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與死的儀式
嬰兒的第一聲啼哭
一個新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女人身懷六甲期間,會時時受到嗬護,重體力活不讓幹,走路時也會小自翼翼,生怕動了胎氣,引起流產。這時候的女人,最受全家人的嬌寵。嬰兒一誕生,全家人馬上忙碌起來。除了看護好產婦和嬰兒,還要馬上做三件事。一是家中老人到村頭采一把袖子樹枝回來,插在正屋的門上辟邪,也是表示家中添丁了;同時要殺雞燒香,及時到祖公堂向列祖列宗報喜。二是請一位福壽雙全的老太太,用木盆盛溫水,為嬰兒洗澡祝福。三是派人帶上活雞、薑、酒等禮物,到外婆家通報喜訊。
嬰兒誕生的第三天,要用袖子葉煮水給嬰兒洗澡,名為“洗三朝”,也叫“做三朝”。這一天。三姑六婆都帶上自己的孩子前來祝賀,有的送來衣物,有的送來背帶,有的送來長命鎖,有的送來活雞或新鮮豬肉。賀喜的人來得越多,主人家越覺得有麵子。無論禮品輕重,來者都會受到熱情的歡迎。先是把煮熟的紅雞蛋分送給每一個客人,讓客人分享添丁的喜悅。然後殺雞殺鴨,大擺筵席,盛情款待前來賀喜的客人。酒席上,還準備了薑糖水煮糯米團子,讓客人驅風解乏。
產婦被稱為“月婆”。月婆因產後身體虛弱,容易傷風感冒,又要給嬰兒喂奶,十分辛勞,因此頭一個月是不能出門的,需深居房中,靜養調息,也不做任何家務,謂之“坐月”。坐月期間,月婆的房間是不能隨便進入的,隻有外婆、家婆和親近的嫂子可以進來;男性一律禁止人內。丈夫也似乎成了局外人,要搬到別的地方居住,過一段孤單冷清的日子。為了保證月婆奶水充足,家裏人還會為她開小灶,天天為她熬雞湯,讓她吃有營養的飯菜。據說木瓜和八爪魚是催奶的上品,因而家裏人都想方設法找這兩樣東西來給月婆吃。
嬰兒滿月了,又是一番慶賀。先是由父親或祖父把嬰兒抱到祖公堂,敬拜祖先,正式取個讀書的大名,稱為“起書名”。取好名後,要“喊鶴婆”,也就是把嬰兒抱出祖公堂,來到空地上,由長者朝天高喊:“鶴婆飛過天,阿弟(或阿妹)壽萬年!”意思是祝嬰兒快快長大,健康長壽,將來像雄鷹一樣鵬程萬裏,傲立於世。接下來,就是喝滿月酒了。親戚朋友照例帶著禮物前來賀喜。席間,年輕的父母抱著嬰兒,一桌一桌地去亮相,客人們仔細地端詳著嬰兒粉嘟嘟的小臉蛋兒,都誇孩子健康,有福相,將來一定大富大貴。父母的臉上也就笑逐顏開,幸福得像吃了蜜糖。
喝了滿月酒,還要喝百日酒、對歲酒。至此,孩子的出生儀式才算完成。之後,孩子便在親人的疼愛和保護下漸漸地長大成人。
托個媒人去說親
現在的青年男女,與外界的接觸多了,認識的人多了,戀愛也自由了。但居住在農村的漢族人家,舊俗還不能全免,說親的媒人仍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即使是自己認識和自由相戀,婚嫁之時,也要托個媒人去說親。
舊時成婚,都要求明媒正娶。明媒正娶,就要有媒人說親,要熱熱鬧鬧地把新娘迎進家門,昭告親朋和鄉鄰。青年男女自由戀愛,被認為是對父母和倫理的背叛,是家教不嚴,敗壞門風,本人和家庭都會被人議論,在農村,這是很丟臉的事情。提親時,有許多話雙方的父母也不方便說,免得日後成了親家,雙方都感到尷尬,而由媒人去說.就方便多了。
經媒人提親,若雙方有意,首先要“踩家地”,也就是了解男方的家庭情況。媒人帶上女方的兩三名姑嫂,來到男家,帶著挑剔的眼光,裏裏外外都查看一遍,房內的擺設,穀櫃、米缸、床鋪等等,都要細細地看。這一看,是窮是富,心中就有了底。男方深知這幾個人回去後說話的分量,因此一點兒也不敢怠慢,一定會殺雞宰鴨,好酒好菜盛,接待,臨走時還要送上紅包,意在讓“踩家地”的人回去多美言幾句。若女家認可,就由媒人問取女方的年庚八字,封好,送到男家。男方得到女方的年庚八字後,就用紅紙寫上“坤造於某年某月某時大吉”字樣,稱為婚帖。然後選擇吉日,在祖公堂點上香燭,置放婚帖,告知列祖列宗。婚帖要置放三日,如果三日內家人平安,器皿無損,牲畜家禽不發生意外,就喻示著女方不是“災星”,這一關,算是通過了。接下來,就寫上男女雙方的年庚八字,請算命先生推算命相。雙方命相相生,就是吉相,媒人就帶上男家的禮物,到女家報喜,女方也高興地回贈禮物,這門親事就算定了下來。如果雙方命相相克,說明雙方沒有緣分,媒人隻好把女方的年庚八字退回去,這門親事也就告吹了。以命相定婚姻,曾使許多本可幸福地成雙成對的年輕人無法走到一起。這樣的習俗,現在雖然還在一些地方保留著,但如果兩情相悅,雙方願意,不管命相合與不合,已阻止不了成就美好的姻緣。
命相相合,男方要送耳環、手鐲或手表之類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給女方做信物。女方收到信物後,會細心地向媒人問清男方腳的大小和衣服的尺寸,然後親自納製一雙布鞋或是買件襯衫回贈,以互表愛慕之情。接下來,男方開始準備彩禮,女方也開始置辦嫁妝。擇定吉日後,就舉辦隆重的婚禮。
哭嫁的新娘
洞房花燭是人生喜慶的大事,也是家族中的大事,而對於出嫁的新娘,心裏卻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出嫁的頭天晚上,新娘根本無法人眠。一幫要好的姐妹來到新娘的房間,與新娘做伴,一起哭訴心中的難舍與悲涼。新娘的心情最為複雜.也哭得最為傷心悲切。她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 自怨生為女兒身,不能一輩子留下侍奉在父母身邊,也抱怨父母太過狠心,將女兒嫁給人家,叮囑父母要保重身體,不要勞累過度。她懷念做姑娘時的自由快樂,留戀姐妹們的知心和友誼。在哭訴的時候,更是咬牙切齒地咒罵媒人的油嘴滑舌與可惡!姐妹們也淒淒切切,淚水漣漣,哭訴中有勸慰,有難舍,也有祝福。時斷時續的哭聲從閨房中隱隱傳出,在靜謐的夜空中飄散開來,通宵達旦,聞者無不動容!
在新郎家,卻是另一番景象。迎新娘的前夜,就請來夫妻雙全、有兒有女的族中婦人,為新郎布置新房,並在床上撒上棗子、花生等,意思是祝新郎新娘“早生貴子”。幾位廚藝好的鄉親被請來充當廚師。在堆滿雞鴨魚肉的廚房裏,廚師們忙著準備第二天的筵席,滿屋子溢滿了誘人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