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2 / 3)

在上司打擾的時候,你隻能無奈地加以接受;而下屬在打擾你的時候,你可以將他的打擾方式加以定型化。可是,要處理同事或同級人員的打擾,恐怕必須多花一點心思才行。以下是你應該牢記的一些要點:

(1)雙方應事先達成共識。你應該力求對他們的要求保持熱心、同情以及隨時願意加以協助的態度,可是,你更應該讓他們知道這麼做往往會影響到你的工作效率。

(2)不要隨意打擾對方。你可以從容地、預先地與同事聯係你的要求、時間等,隻有如此,你才有可能獲得相同的回報。

(3)想想為什麼你的中斷情形無法受控:你不喜歡得罪他人?你喜歡參與每一件事?別人經常來詢問你的意見,使你覺得自己很重要?你不善於結束他人的來訪?你讓別人習慣於經常谘詢你的意見?你就是喜歡不斷地和他人交談?

如果你讓這些現象一直持續下去,你最後終究會一事無成。

你總是沒有機會睡午覺,但你今天實在太累,而且別人都走了,所以你決定睡一會兒,可電話鈴響了……你總算有了一小時可用來完成你剛剛想去做的事情,你的愛人卻提前回來了。你剛剛坐下來準備好好享受一壺香茶,一天難得有這樣的清靜。這時門鈴也響了,狗也叫了,睡了二十分鍾的小孩也給吵醒了。還有比這些更熟悉的事兒嗎?也許有吧。各種各樣的打擾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些打擾是可以預防的,大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隻能寄希望於好好應付它們。要做到這一點,你就要計劃完成以下的目標:避免可以預見的打擾。把不可避免的打擾降低到最低限度。一旦有了打擾,縮短打擾的時間。

許多打擾的出現都是因為別人的優先權和你的計劃發生了衝突:電子公司沒打招呼就來了,你的孩子要你給他更多的娃哈哈,你丈夫認為你必須知道他的藍襯衣在哪兒等等。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以下是18種減少這樣的打擾的方法:告訴你的朋友和家人,不要不打招呼就來訪。(我的朋友剛結婚才幾天,他的母親沒打招呼就來了。她和她的丈夫都感到大受幹擾。更糟的是,他們好容易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她丈夫就跳起來宣布:“各過各的算了!”)

把你所能控製的打擾歸集到一起。比如說,為了讓家具送到,你請了一天假。那麼你可以讓管子工來修理你的浴缸,讓有線電視修理工來檢查你的電視接收問題,要盡可能地壓縮這樣的時間段——如果家具是上午送來,那麼就把別的修理工和送貨員也都安排在上午。

如果你住在有看門人的公寓樓裏,那就請他幫你接收你的郵件和給你送來的東西。這樣你可以一次就都拿上去了,而不需要一天到晚跑來跑去。

幫助家人幫助他們自己。搞清楚他們最經常向你要求什麼。吃的?還是幫助他們找東西?要把事情安排好,讓他們自己就可以解決。比如健康的小吃,像蘋果片和果汁可以放在四歲的小孩子也拿得著的地方。即使是兩歲孩子的需要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隻需要在你做事的時候讓她有足夠的喝的,手上有玩具玩。如果你的愛人有一個特別的弱點(比如丟東西),試著去建立一套措施,這樣你就不必總是去幫她/他找東西。(如果找鋼筆是個問題的話,你就多收集些鋼筆,這樣,她/他要用的時候就不至於找不到了。)

每天都要預見到你的家庭可能或者將要碰到的要你去完成的需要。如果這個冬天正在下第一場雪,那麼即使你八歲的已能自理的孩子也需要你給他找出靴子。

如果你的丈夫一回來就喜歡翻閱信件的話,那麼就把信總放到一個地方,他就不會翻箱倒櫃地找了。讓你的家人明白,關著的門,或者“請勿打擾”的牌子,表示有事要做。一個家庭需要這樣的半嚴肅的條文:有時候,媽媽是不能被打擾的,除了孩子在流血,或是房子著火了。雖然這有點極端,但意思還是能夠被理解的。學會說不。如果你覺得這個周末,你太像一個家庭女傭或一個好心的鄰居,連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都沒有,你就應該堅持自己的立場。一個簡單的“不”有時就可把這樣的打擾給打發了。設立獎項。向你的孩子保證,如果你有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的清靜,就陪他玩他最喜歡的遊戲。至於你的丈夫,給他做上-桌豐盛的飯菜,或者給他寫一張表示感謝的卡片。錄音電話可算是為家庭而設計的最好的發明了,如果你想清靜一會兒,就打開它好了。最後一招:離家。有時候,花錢請保姆——或者如果孩子沒有問題的話,走開就是了——是最好的享受清靜的方法。去圖書館或辦公室,傾心工作去吧。笑對打擾如果是四歲以上的孩子打擾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