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獨立
我一個朋友的女兒,名叫嵐嵐,雖然才6歲多一點,但卻十分獨立。一天我帶著5個月的女兒甜甜去她家做客,嵐嵐總是提前我一步行事——拿一塊幹淨的尿布、喂甜甜喝麥片、推嬰兒車。小孩能做的事情真是有很多!父母在料理家務上都應表現出積極性——教導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以身作則。通過教孩子們如何係鞋帶、扣毛衣扣、取飯或使用錄音機等,幫助孩子學會獨立。他(她)學會的越多,對自己感覺也就越好,而你自己也會越有條理。即使是對於一個隻有三四歲大的孩子,你也能教他(她)如何操作手動吸塵器。(如果存放吸塵器的夾具插在了插頭上,成人應負責將吸塵器交給孩子),同時可以教他(她)如何清掃散落之物。
學校作業及其管理
孩子開始對學校作業負責時,條理性比其他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開始學習整理書籍、書桌、帶鎖的衣物櫃及筆記本的孩子,長大後會更有條理。但是目前,條理一般是指提前將事情做完(因為沒必要去找事情做),然後有更多的娛樂時間。給孩子提供一個光線良好,而且感覺舒服的工作區,以方便其做學校作業。
建議孩子采用顏色分類法,按照科目的不同將作業夾分類。大多數孩子喜歡去廉價商店買所需物品。這種方法在一整年內都會對其有所幫助。
教孩子如何在筆記本上貼標簽或如何整理書桌用品。放學後見到孩子時,詢問孩子有關作業的事宜,作業的內容是什麼,需要多長時間做完等。然後你可以幫助他(她)製定一個時間分配表。如果有必要,還可以規定一些獎勵措施,例如“做完作業後你可以看半個小時的電視……”
如果孩子看起來有點困惑,你可以讓他(她)停下來,幫其製定工作步驟f將一份複雜的工作分割成幾個小部分等等)。
孩子做得出色時給以表揚。告訴孩子在為將來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方麵,他(她)已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隻有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發出學習的興趣,才有可能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快樂,要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正確引導。讓孩子認識到通過學習可以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以明白許多自己現在不懂的東西,可以在學習中、探索中發現許多樂趣。二是正確評價。一旦孩子在學習中有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要全麵客觀地看待孩子成長,不把書本知識、考試成績作為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通過正確、合理的評價,幫助孩子擺脫學習上的狹隘性。三是正確激勵。應以學習來激勵學習,以獎勵孩子買課外書、講故事、參觀博物館等形式激勵孩子更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