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從《七律?長征》說起
其實,在孫俍工賞詞、於右任設宴和柳亞子索句之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闋絕妙好詞在共產黨內的文人雅士之中已經悄悄地流傳開了。
毛澤東喜歡賦詩填詞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毛澤東一般情況下並不喜歡拿自己的詩到報紙上去發表,而毛澤東身邊也缺少能夠理解和欣賞他的詩篇的知音,因而他很少拿自己的詩作示人。毛澤東早年在馬背上吟詠而成的很多佳作,都是在解放之後才被人們所廣為傳唱的。在《沁園春·雪》之前,毛澤東的詩在全國範圍內廣為流傳的隻有《七律.長征》一首。而且它還是通過一個美國記者所寫的《紅星照耀中國》而被世人了解的。
1936年6月3日,斯諾懷裏揣著中共北方局給毛澤東主席的介紹信,脖子上挎著照相機,以一位外國旅行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延安之行。斯諾的全名叫愛德加?斯諾,1905年生於美國密蘇裏州堪薩斯城。
1928年7月6日,愛德加?斯諾到達中國上海,開始撰寫介紹中國的文章。1936年7月13日,斯諾和半路上與他會合的馬海德跟隨著一支紅軍交通隊到達當時的保安。當天晚上,毛澤東就由會講英語的中共中央局宣傳部長吳亮平陪同看望了他們,毛澤東和他們親切握手說:“美國朋友,歡迎你們,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經過吳亮平的翻譯,斯諾和馬海德才知道,站在眼前的這個穿著普通的紅軍幹部就是他們朝思暮想的毛澤東。這是毛澤東和斯諾的第一次見麵。
1936年7月15日晚上,斯諾和馬海德來到了毛澤東的住處。毛澤東微笑著對他們說:“周恩來同誌的電報上說,你是一位對中國人民友好,正直的新聞記者,是宋慶齡先生推薦來的,相信你會如實報道我們的情況……”“我一定要公正、如實地向全世界報道你們的情況。”斯諾十分感動地說。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毛澤東和斯諾坦率的長談就這樣開始了。他們談政治、談軍事,他們談世界、談中國、談美國、談日本,他們談紅軍、談長征……
在談到長征的時候,毛澤東向斯諾朗誦了他的《七律?長征》,並手書《七律?長征》贈送給斯諾。1937年春天,斯諾回到北平之後,立刻成為北平新聞界的中心人物,各界紛紛請他演講、發表談話,介紹紅軍長征的情況,展示他拍攝的照片,放映他攝製的訪問蘇區的電影。就是在這期I司,斯諾把毛澤東贈給他的手書《七律?長征》展示給了他的聽眾。3、4月份,北平出版了一本題為《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的書,該書得到了斯諾的大力幫助,書中首次披露了由斯諾提供的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同年10月,英國倫敦戈蘭茨公司出版了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其中的第五編就是以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作為結束語的。
斯諾在結束語中說:“我把毛澤東主席關於這一萬六千英裏長征的舊體詩附在這裏作為尾聲”。《七律?長征》以它豪邁的氣勢向世人展示了英勇紅軍的革命英雄氣概,讓世界人們真正地認識了紅軍,開始了解和同情中國的革命。這些對斯諾來說這是功不可沒的。
這麼看來,毛澤東寫完《沁園春·雪》,也不可能將它壓在箱底秘而不宣。隻要找到合適的機會、合適的交流對象,毛澤東也是非常喜歡將自己的詩稿送給自己的知音同勉的。從1936年2月上旬完成《沁園春·雪》,到1945年9月6日以此詞贈送友人,這之間有人見到過這首詞是必然的,在共產黨的內部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知道這首詞也是一定的,不然於右任又是從哪裏知道這首詞的呢?
二、中秋“詠雪”9月20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共南方局、十八集團軍重慶力事處、《新華日報》社三家聯合,在重慶紅岩村禮堂舉行中秋晚會,歡迎毛澤東的到來,共渡良宵佳節。
會上有些同誌就第一次在這裏讀到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而且很快,大家都能背誦出那些豪邁的句子了。[1]這就是說,並不是《新民報》和《大公報》公開發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之後它才開始流傳的,早在這之前這首詞就已經在中共的一些文化人中流傳了。
據徐遲回憶,他也是在毛澤東還在重慶的時候見到《沁園春·雪》這首詞的。為此,徐遲還求喬冠華請毛澤東在自己的紀念冊上題字呢。
但是毛澤東並沒有給他書寫那首《沁園春·雪》,毛澤東拿著徐遲的紀念冊凝神靜思了片刻,在紀念冊上寫了“詩言誌”三個字[2]。
徐遲在重慶最後見到毛澤東是9月16日,中秋佳節是9月20日,而《沁園春·雪》當時並沒有公開發表,而大家卻已經知道,這就說明,共產黨的文化人中已經知道了毛澤東的這首《沁園春·雪》了。現在,我們對《沁園春·雪》的傳播途徑就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首先是從延安共產黨的有關人士手中傳到了重慶共產黨有關人士的手中,後來又傳到了國民黨內具有“北於”之譽的大詩人於右任那裏。
毛澤東到重慶之後,又親手書寫此詞將其贈送給自己的書法老師孫俍工,送給詩友柳亞子。於是,無論在共產黨內還是國民黨內或者是民主人士之中,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闋詞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了。
這就讓我們想起“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手抄本小說來。雖然手抄本在流傳過程中難免有訛誤之處,但是它的傳唱速度卻是以一種幾何增長的方式在擴大影響。
知道毛澤東《沁園春·雪》這首詞的人越來越多,傳播過程中產生的訛誤之處也越來越多,因此就出現了具有不同錯誤的許多版本。越是這樣,人們就越渴望看到毛澤東的真跡,想要看到人們普遍認可的真實版本。
《沁園春·雪》公開發表的時機已經到了,它呼之欲出了。
三、尹瘦石初見毛澤東[3]10月2日,柳亞子正在自己的寓所裏打點著自己的行裝,為赴毛澤東的約會做著準備,這個時候青年畫家尹瘦石不期而至。
當時,尹瘦石先生和柳亞子先生正在為舉辦一次書畫聯合展覽而奔波著。這次畫展有一個與其他畫展不同的地方,是青年畫家尹瘦石和南社盟主柳亞子聯合,舉辦一個柳亞子詩與尹瘦石畫的聯合展覽。一段時間以來,尹瘦石不斷從自己的畫作中遴選著繪畫作品,並抓緊補充創作新的作品。柳亞子也在不斷地忙於書寫著自己的詩詞作品,兩個人頻繁相見,不斷切磋,希望搞出一個轟動重慶的展覽。今天尹瘦石的到來,正是和柳亞子來商談書法繪畫展覽相關事宜的。
尹瘦石說:“我們的這次書法繪畫聯展,作品中最好有一批當代英雄的群像!”柳亞子聽了尹瘦石的建議,大喜過望。他兩手響亮地一拍,說:
“好!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正有此意。”柳亞子正在往自己的身上穿長衫,突然他回過頭來大聲說:“哎呀,今天毛先生約我去談話,你何不同往.應該為他畫一張像,毛澤東可是當代的大英雄……”尹瘦石雖然想要搞一個英雄群像,但是畢竟和毛澤東這樣的偉大人物缺乏接觸,所以並沒有往這個方麵想,聽柳亞子如此說,他的精神為之一振,高興地說:“這太好了!我非常想見毛先生一麵,如果能為他畫像,更是三生有幸!隻是怕他太忙,恐怕無暇為我作模特兒……”柳亞子自信地拍著胸脯說:“包在我身上了。我們是老朋友、老交情。到時候,你不必說,由我提出來好了!”意想不到的一件盛事,人生中難得的一次機會,突然降臨到尹瘦石的麵前。
他們正在為自己的設想興奮著,這個時候外麵想起了汽車引擎轟鳴的聲音,毛澤東派來接柳亞子的汽車已經來到了柳亞子居住的寓所。事情完全出乎尹瘦石的預想,他來不及更換自己的行頭,匆匆和柳亞子登上了汽車,向紅岩村而去。
紅岩村位於重慶城西的嘉陵江畔。
1939年夏天,八路軍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在這裏租借了饒國樸先生的一塊地,請了幾個泥木工匠,自己動手,因陋就簡地修建了一棟竹木夾壁的樓房,作為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軍重慶辦事處。這是建在台地上的一幢西式三層小樓,屋頂是一行非常雅致的老虎窗。小樓的不遠處有一棵蒼老古樸的黃桷樹,濃密的樹葉撒下一團一團的綠蔭,與西式小樓相掩映,別具風格。在白色恐怖最為嚴重的日子裏,紅岩村辦事處樓對麵的山上甚至有國民黨軍隊的機槍陣地,側後的高崗上還有國民黨軍隊的了望哨,四周到處是特務和憲兵,專門監視辦事處人員的活動。
汽車在山道上穿行著,開進化龍橋,在一幢黛青色磚瓦結構的建築物麵前停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紅岩村了。
紅岩辦事處主任錢之光早已經在門前做好了迎接柳亞子的準備。
“歡迎,歡迎!”歡迎聲中,錢之光陪同柳亞子和尹瘦石步入了紅岩辦事處的客廳,柳亞子和尹瘦石剛剛落座,從樓上就傳來了沉穩的腳步聲,毛澤東從樓上下來,身後緊隨的是王若飛。
尹瘦石是第一次到紅岩村,也是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望著朝自己所在方向走過來的這位器宇軒昂的中共領袖,尹瘦石心情倍感興奮。但見,此人50多歲,體態偉岸壯碩,上身穿黑色中山裝,下身著灰色長褲,腳下是一雙黑色布鞋。麵龐方中帶圓,紅光滿麵。隆準、高顴、廣額;眉毛淡淡的,淡淡的眉毛下一雙眼睛深沉而有神,炯炯發光。長長的頭發飄逸而瀟灑;下巴上一顆顯眼的痦子,略略偏左…
尹瘦石看得有些忘情,這個時候毛澤東已經走到了眼前,他微笑著和柳亞子打著招呼:“亞子兄,我正在此恭候大駕光臨呢!”柳亞子挺身向前:“我今天還為你帶來一位新朋友……”轉身拉過尹瘦石:“這就是毛先生……”毛澤東笑著向尹瘦石伸出手來:“歡迎,歡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尹瘦石緊緊地握住毛澤東伸過來的厚實有力的大手,激動地說:“毛先生,久仰,久仰!”柳亞子趕緊為毛澤東介紹:“這是青年畫家尹瘦石先生……”毛澤東把握緊的手用力搖了幾搖,說:“喔,藝術家!文以載道,詩以言誌,藝術人才是極為重要的!延安有一所魯藝,在抗日鬥爭中起了很大作用。不過,那裏的藝術家都是窯洞裏培養出來的‘土包子’噢……”尹瘦石謙虛地說:“我也是‘土包子’,沒有留過洋的,……”毛澤東哈哈大笑:“我們是彼此彼此了。我隻讀到師範,沒有進過大學。恩來他們去法國勤工儉學,我也沒有去。我是覺得對中國的問題還未充分了解,首先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就一頭鑽進線裝書裏研究曆史興亡史。不過,我對於美術卻研究甚少。記得小時侯,最不耐煩的是圖畫,在紙上畫了一條橫線、一條弧線就交卷。先生問我畫的是什麼,我說:這是李太白詩意:‘半壁見海日’!”大家為毛澤東的‘半壁見海日’一起爽朗地笑了起來。
毛澤東“半壁見海日”的故事,輕鬆幽默,顯示了毛澤東平易近人和瀟灑豁達的性格,使尹瘦石立刻消除了原來的拘謹心理,彼此之間的距離縮小了。
柳亞子看毛澤東今天的興致如此之高,就趁熱打鐵向毛澤東介紹尹瘦石:“尹先生是我多年知交,雖年紀輕輕,卻極富才華。端木蕻良[4]說他‘龍蟠蠖曲誰家筆,勾勒直尋吳道子’!”毛澤東笑道:“好嘛!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將來‘土包子’一定能勝過‘洋包子’。中華民族隨著政治的獨立崛起,一定會迎來文藝的複興!”一席話,使尹瘦石如見霧破天晴,豁然開朗,心情無比激動興奮。
柳亞子立刻將談話引入正題:“我和尹瘦石正在籌備一個詩畫聯展,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毛澤東微微笑著問道:“‘東風’者何?”柳亞子答道:“獨缺潤之兄一幅畫像。今天我請尹先生來,就是想為你寫真,你要為他作‘模特兒’噢!”聽到這裏,尹瘦石剛剛放鬆的心就不知不覺地緊張起來,不知道這位一身係天下安危的政治家有沒有餘暇,肯不肯配合?他生怕毛澤東一口回絕了他們,那樣他們可就白高興一場了。他的心還在嗓子眼懸著呢!這時卻聽毛澤東不假思索地滿口答應了他們:“可以,可以”。毛澤東說著,回頭望了望王若飛說:“你安排一下時間,哪一天好啊?”這倒給王若飛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談判期間毛澤東的時間非常緊,沒想到這一個詩人一個畫家又節外生枝!他也隻好勉為其難,在預定的工作日程表上認真地瀏覽,尋找著所謂的空閑時間。然後抬起頭來對著毛澤東說:“那麼,隻有5號下午了。”毛澤東果斷地說:“一言為定。”這的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