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就在當天傍晚,重慶林森路軍事委員會的大禮堂裏,冠蓋雲集,五六百人正在那裏舉行一場盛大的雞尾酒會。

酒會由國民黨要員張治中主持。因為毛澤東將於10月11日離渝,奉蔣介石之命,張治中在這裏舉辦盛大酒會,為毛澤東餞行。這也是毛澤東到重慶以來受到的最大的最隆重的招待。駐重慶的共產黨要員、國民黨要員、國民黨參政員、文化界名流、社會賢達、新聞記者一一到來,基本包括了重慶各方麵的頭麵人物。

張治中首先在酒會上致辭,然後是毛澤東致辭。

毛澤東說:“中國今天隻有一條路,就是和,和為貴,其他一切打算都是錯的。”毛澤東接著說:“在蔣主席領導下,和平與合作應該是長期的。大家一條心,不作別的打算,作長期合作的計劃!(鼓掌)全國人民各黨各派一致努力幾十年,在蔣主席領導下,徹底實現三民主義,建設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毛澤東最後高呼:“新中國萬歲!”會場頓時爆發長時間的掌聲。

雞尾酒會結束之後,緊接著又舉行了京劇晚會。張治中陪同毛澤東欣賞京劇。周恩來和童小鵬也在座。大家正在觀看京劇之際,第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的一位同誌神色緊張地來到周恩來麵前。周恩來在外麵和來人交談了一陣子,回來的時候表情凝重。周恩來已經無心再看戲,駐渝辦事處的同誌和周恩來說的正是李少石遭遇槍擊的事件。但是,周恩來沒有打擾毛澤東和張治中,他把正在看戲的國民黨憲兵司令張鎮叫到一邊交談了幾句,這才到毛澤東跟前對毛澤東輕聲說:“有點事,我出去一趟。”李少石事件在這種特殊的時間裏、特殊的地點裏發生,它注定要成為轟動共產黨和國民黨上層的一件大事。

三、柳亞子與李少石的生死之交本來,這些天柳亞子忙於為毛澤東送行做著準備,尤其是要完成《沁園春·雪》的和詞.希望在毛澤東臨走之前當麵送給毛澤東,同時,他還忙於自己和尹瘦石的詩畫聯展,事情比較多。沒想到,李少石的不幸去世,打亂了柳亞子的全盤計劃。因為李少石是為了送柳亞子回家才遭到槍擊的,所以柳亞子一直認為李少石是因他而死,內心非常悲傷。

李少石是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的女婿,廣東新會人,生於1906年。1925年,19歲的李少石考入廣州嶺南大學並在這裏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翌年加人中國共產黨。他在嶺南大學與廖仲愷的女兒廖夢醒相識,他們一起發動工人罷工被校方開除。於是轉往上海、香港從事地下工作。1930年李少石和廖夢醒結婚。1934年2月,因叛徒出賣,李少石被捕。

當時,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同情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支持女兒廖夢醒和女婿李少石的革命行動,並且依靠她的特殊地位護佑他們兩位,何香凝曾告訴李少石:“如果一旦你被捕,就說住在我家。”李少石被捕的時候,何香凝正在病中,何香凝就將營救李少石的事情委托給了柳亞子。柳亞子畢竟也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他群策群力,想方設法,為此拜訪了國民黨的四位元老,盡自己所能,終於在1937年將李少石營救出獄。因為有這麼一層關係,柳亞子稱廖夢醒為義女,李少石和柳亞子的關係也就非同尋常了。李少石與柳亞子有共同的愛好,也非常喜歡吟詩賦詞,還擁有一個“詩翁”的雅號。他對柳亞子的詩詞非常喜愛,和柳亞子在一起有很多共同的語言。李少石的突然辭世給柳亞子的打擊很大,使柳亞子非常悲傷。

10月9日,柳亞子在悲傷中寫下了一首懷念詩,題為《詩翁行,哭李少石,二十迭九字韻》,在詩的前麵,柳亞子題還深情地寫下了一篇長序,記述了柳亞子和李少石結識的過程以及李少石被槍殺的前因後果,從中看到柳亞子對李少石之死頗為自責:

“少石一字默農……先烈廖仲愷先生愛女夢醒之婿也…

少石為中共黨員,盡瘁有年,奉令往滬上工作,挾夢醒與俱。

一九三三年春被捕入獄,夢醒奔告廖夫人,夫人時方臥病,屬營救之責與餘,餘遂喚夢醒義女,盡謁國民黨四元老,群策群力以赴,少石得不死,錮南京及蘇州反省院凡五年。……少石喜為舊體詩,尤嗜餘所作,心模口寫,弗以為瘁。

“一九四五年十月八日傍晚,餘訪少石曾家岩五十號,候於賓座,久久始至。會所假汽車複有他用,司交通者促餘急行,遂挾少石登車,車中攜餘所撰《巴山集》一卷,狂吟朗誦以為樂,聲浪震遐邇,有天風海濤之概。既抵沙坪壩,車複入城,餘與少石握手為別。寧知天長地久,此恨綿綿,遂為永訣哉!午夜夢還,有客剝啄,開扉延入,驚悉少石噩耗,謂歸途為暴客所狙擊,入市民醫院,以重傷不治,七時四十五分竟死。嗚呼!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餘何不幸,而蹈王茂弘之覆轍也。少石生1906年6月7日,即廢曆丙午閏四月十六日,餘在車中始訊知之;寧期斯日便是忌辰!天之厄少石抑以酷餘歟?……少石有老母在澳門,猶倚閭望愛子東歸。夢醒與少石齊年,而月日較先,無子,一女名李湄,僅14齡。

餘奚以對少石,更奚以慰夢醒哉?假令少石不嗜餘詩,餘必不挾少石登車,即少石必不死。少石之死,死於餘,亦死於餘之詩。詩翁,詩翁,遂成讖語,作《詩翁行》,以哭之。”[5]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柳亞子和李少石的交情的確堪稱為生死之交。

四、真相大白李少石槍殺事件發生之後,周恩來和國民黨憲兵司令張鎮立刻驅車前往重慶市民醫院。當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五十分了。周恩來並沒有最後看上李少石一眼。李少石已經於七點四十五分永遠地閉上了他炯炯有神的眼睛。

李少石於1943年夏被調到重慶,擔任第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秘書,一直在周恩來身邊工作,成為周恩來的得力助手。望著往日在身邊跑來跑去的活蹦亂跳的一個人如今卻永遠地躺在了那裏,周恩來淚如雨下。他由此想到了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在廣州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口被暗殺的悲慘情景。

周恩來涕泣而道:“二十年前,在同樣的情況下,我看到你的嶽父……到如今我又看到你這樣……少石同誌是為我而死!”當時在場的人聽周恩來突然這樣說都很詫異,後來才想起來,李少石和周恩來的外貌頗為相似。因此很多人都以為是國民黨特務欲加害於周恩來,而誤殺了李少石。

因為事情發生在毛澤東滯留重慶期間,而且因為李少石的長相酷似周恩來,人們一開始就被先人為主的思想誤導了,以為國民黨要暗殺周恩來,接下來一定是毛澤東。人們甚至不敢再往下想了…

共產黨方麵在周恩來的組織下,對李少石事件迅速展開了調查。

與此同時,國民黨方麵為了擺脫幹係,洗清罪名,也在緊張地開展工作。由於國民黨方麵有大量的憲兵,又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在第二天的淩晨兩點鍾,事情已經被調查清楚了:

原來,駐壁山炮兵團派一排人到重慶請領冬服,因為沒有領到冬服,於是又開回壁山。他們從城裏往回走的路上,過了化龍橋,在靠近嘉陵江的土灣公路旁休息。正好在這個時候,有一輛開進城的黑色小轎車疾馳而來,這個黑色的小轎車正是李少石送柳亞子之後返回的那輛小轎車,李少石就坐在車內。當時國民黨的一個士兵正在路邊小便,轎車開得過快,天也開始朦朧起來,轎車將在路邊小便的士兵撞倒了。邊上的另一個士兵喝令轎車停車,汽車不但不停,反而加快速度離去。那個士兵一氣之下就朝行駛的轎車開了一槍。這一槍正好穿過李少石的左肩胛打在了他的肺部。被撞傷的士兵叫吳應堂,開槍的是下士班長田開福。

全部事件經過調查清楚之後,排除了“政治謀殺”的猜疑,大家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周恩來還專門到醫院看望了被撞傷的國民黨士兵,負擔了士兵的醫療費用。10月10日和11日,《新華日報》分別發表了國民黨憲兵司令張鎮對此事件的談話和第十八路集團軍駐渝辦事處處長錢之光關於此事的談話,雙方的談話是一致的。

這樣,李少石事件終於真相大白了,國共雙方都鬆了一口氣。

然而,柳亞子的心裏卻一直憋了一肚子的氣。他仍然將罪責歸於國民黨的黑暗統治。是國民黨的“士兵失教綱紀裂”才產生了這種傷人事故。他把滿腔怒氣都發泄在國民黨當局頭上;同時,他也極端自責,認為自己雖不殺少石,少石卻是因為送他而死,自責的同時對少石表示了深切的懷念。

五、鄰笛山陽柳亞子的和詞裏有“鄰笛山陽”一句,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對此不作一些交代,人們的確很難理解這四個字的含義。這四個字典出於西晉文學家向秀的《思舊賦》。

向秀生於約公元227年,卒於公元272年,字子期,河南懷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武陟縣人,魏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洛陽和修武度過的。

向秀是嵇康的好友,他們都是當時的名士,都是“竹林七賢”中有影響的人物。一生豪放不羈,不事權貴。有一個故事,足見二人的豪放風格:

向秀和嵇康曾經在洛陽城中打鐵,配合得非常默契,嵇康握著大錘,向秀拉著風箱。嵇康先用錘子敲打鐵砧,像發出指令一般,暗示著一種節奏,向秀就根據這節奏拉動風箱,控製爐火的強弱。由於他們兩個都是名士,嵇康長得又特別帥氣,向秀長得也很清秀,所以引來各色人等觀看熱鬧。向秀和嵇康一樣,也是通音律的,所以拉起風箱來,就像今天的手風琴伴奏一般,好不熱鬧!再配上嵇康叮當的錘聲,聽起來真像非常別致的樂曲。那時候,由於剛剛經過戰亂,駿馬都被征用做了軍馬,十有八九死在了戰場上,民間使用的“交通工具”以驢最多,所以人們與驢的“感情”較深。很多人想喊兩嗓子的時候,就學驢叫,連皇帝也不例外。如魏文帝曹丕到r郊外,就讓隨行的大臣們學驢叫,“獨唱”之後還要“合唱”,直到遍地能聞驢叫聲。

於是,向秀就在嵇康的錘子停頓的時候,讓風箱發出了驢叫的聲音,並能模仿驢子打響鼻的顫音。他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觀眾紛紛叫好。這個時候,朝廷裏的一位大官鍾會來了,他表情嚴肅,儀仗威武,想讓嵇康、向秀主動過來迎接他,可兩位名士隻管打鐵,根本都沒有理睬他的到來。而且向秀還讓風箱發出了驢叫的聲音,用來諷刺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