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理解毛澤東的詩詞,更好地向毛澤東請教,向領袖和詩友坦陳自己對詩歌問題的一些看法,以便獲得毛澤東的指示,臧克家曾專門致信毛澤東,要求麵談。1961年11月4日,毛澤東給臧克家回信一封:

克家同誌:

幾次惠書,均已收到,甚為感謝。所談之事,很想談談。無耐有些忙,抽不出時間來;而且我對於詩的問題,需要加以研究,才有發言權。因此請你等候一些時間吧。專此奉複,敬頌撰安!毛澤東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2]臧克家接到毛澤東的來信後,高興莫名,曾用詩句這樣表達自己興奮的心情:

我會舒心地靜靜等待,等待那電話特別鈴聲的召喚。

然而,由於毛澤東工作的繁忙,這特別的鈴聲並沒有響起,給詩人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1962年,《詞六首》在《人民日報》發表之前,毛澤東曾將它寄給有關同誌廣泛征求意見,臧克家提出了幾處修改意見。如原來《詞六首》的小序說:“這六首詞,於一九二九——一九三一年,於馬背上哼成的,通忘記了。……”臧克家替作者勾去了第一個“於”字。1962年4月24日,毛澤東致信臧克家說:“你細心給我修改的幾處,改得好,我完全同意。還有什麼可改之處沒有,請費心斟酌,賜教為盼。”1964年元旦,《毛澤東詩詞》正式出版之前,先出了個征求意見本。遵照毛澤東的意見,開了一個有二十多人參加的會議,好多位中央負責同誌和文藝方麵的領導人都出席了。毛澤東用大粗鉛筆寫了一張條子:“請同誌們一議。”會前,臧克家和葛洛商討,準備了二十三條意見,會後托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代轉。《毛澤東詩詞》正式出版之後,臧克家認真拜讀了一遍,發現其中十三處采納了他的意見,包括標點、個別字、小注中的字句,還有整個句子的調換,他“心裏激動而又感動,感動而又欽敬!”可見,在詩的世界裏,他們的心是相通的,如果把毛澤東比做一座高山,臧克家正好是一流飛瀑,高山流水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

臧克家和毛澤東以詩為媒,成為詩友,臧克家因此偏得了很多教益,獲得了很多當麵聆聽毛澤東教誨的機會,也獲得了很多和毛澤東當麵交流和切磋詩藝的優越條件。因此,臧克家對毛澤東詩詞的理解、欣賞就更為可信,更有權威性。通過他使作者的聲音更準確地傳遞給廣大的讀者。

從《雪天讀毛主席詠雪詞》開始,臧克家接著又寫出了《毛主席詩詞十八首講解》,後來隨著毛澤東詩詞發表數量的增多,又改名為《毛主席詩詞講解》等,此書前前後後累計發行了一百二十萬冊。使毛澤東的詩詞作品廣泛流傳。他還就某些專門問題寫了很多有分量的文章,介紹毛澤東關於詩詞理論的指示精神,比如《紅旗》1961年第21、22期合刊,登載了臧克家的《精練-大體整齊?押韻》,1962年5月23日的《文藝報》5、6期合刊,登載了臧克家的《新詩舊詩我都愛一新詩照著毛主席指示的方向前進》等。為我們研究和理解毛澤東詩詞,宣傳毛澤東思想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2月5日,晚上20點35分,臧克家永遠地閉上了詩人的眼睛,享年99歲。

臧克家在詩中曾這樣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詩人臧克家死了,他還活著,他的詩還活著…

【注釋】[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版480頁、5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