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跪地齊道:“我林茂生、焦六發、連大洪、連大海、裘士禮、馬丙炎,結為生死兄弟,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肝膽相照,誓不相負。蒼天厚土為證,如違此誓,就同此香。”說罷六人各自折斷自己手裏從寺內香爐裏取來的殘香。然後按各自的生辰年月,排定座次,相互施禮稱呼。
禮畢。林茂生朗聲道:“寺裏破敗,不宜久留。大家且歇息了,明日好早早上路。”
眾人稱是。約莫半個時辰後,三聖殿便傳出起伏不斷的鼾聲。
連生躲在廂房一角,一夜不敢入睡。天還未明,又聽得六人悉索之聲。
“林大哥,焦二哥,馬六弟,鼓莊路遠,就此別過。來日方長,有勞兄弟們照應。”
“請。”一會兒功夫,寺裏便隻剩連大洪、連大海。連大洪道:“大海,連生不在寺裏,你說他會不會出事了?”
連大海長歎一聲,感慨道:“如今連村除了我們哥倆,其他老弱病殘,隻怕都熬不過這兩日了。連生福大命大,願老天保佑,但存性命在,大家終究有見麵之日。”
說罷兩人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也離寺而去。
自那日半夜來客之後,並無其他異常,來儀寺反而更見寂靜。
兩個月後,師父如約出關,身形清瘦了一圈,須發長亂,但眼神矍鑠,健康無恙。連生滿心歡喜,攙著智圓和尚到廂房休息,自己急忙去做早飯。
吃飯時,智圓問道:“糧食還夠嗎?”
“回師父,應該還夠咱們吃半個月的樣子。”
“哦。”智圓心想:要是朝廷的賑濟糧還不來,他和連生就隻能去外省雲遊乞討了。便道:“連生,為師剛剛出關,有些氣虛咳嗽,需用藥物調理身子。我寫有書信一封,你飯後趕去定陽縣慈濟醫館,找樂齋先生開個方子,他知道我是誰,不會收錢的。順便,將我的出家度牒帶上,看看縣裏有沒有朝廷的賑濟糧派給。”
連生忙答應了,回自己房裏收拾幾件衣服,又為師父提前準備了午飯,動身前往定陽縣。
定陽地處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為滁州地界,下轄三鎮十八莊。因地處中州水陸交通要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事頻仍,催生出尚武彪悍民風,無論男女,自幼皆習刀槍防身之術,言談行事,利落幹脆,江湖氣濃厚。南北兩麵,長江、淮河時有泛濫,百姓看天吃飯,本就旱澇不保,加上朝廷昏暗,官員腐敗無能,是以近十幾年,民不聊生,繁華不再。但是,定陽憑藉水陸交通便利,順長江而下,東臨集慶、高郵,頗有豪紳大戶,幾代從事茶葉、絲綢、鹽鐵生意,暗中拉攏朝廷官員,勾結江湖勢力,反而能在災荒時節,賤買貴賣,大發國難財。遭蓬兵荒馬亂,各家府都廣攬管事、護衛,八方人才,形成坐鎮一方的雄厚勢力。
定陽縣距來儀寺約莫四十裏地,一日來回比較困難,要是抓藥、派糧等事再耽擱,就必須在縣城借宿一晚。連生趕到定陽縣城,已是午時。四下打聽之後得知,朝廷果然從今天開始派賑濟糧,將於未時一刻,在定陽縣衙南邊糧倉處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