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些小店棚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它們都尖叫著,大聲唱著並拚命吼叫著。這真是一個叫喊聲和銅鐵相碰以及焰火爆炸聲的混合。妓女和笨伯們由於風吹日曬雨淋而變得黑瘦於癟的麵孔都痙攣著,他們好像是對自己的演技充滿信心的演員,說著俏皮話,開者玩笑,其滑稽可笑像莫裏哀的一樣有力和粗俗,大力士們莊嚴而而神氣活現地穿著頭天晚上才洗好的運動衫,既沒有前額也沒有顱骨,像猩猩一樣,但卻為自己胳膊上粗大的肌肉塊 而驕傲;美若天仙、豔如公主的舞女們,在小提燈的照耀下跳動著、雀躍著,短小的舞裙上灑滿金光。
到處是一片光芒、煙塵、叫喊、歡樂和嘈雜;一些人在花費,一些人在賺錢;不管是花費還是賺錢,人們都同樣興高采烈。兒童們拽著母親的裙邊,為了得到幾根糖棒;或者爬到父親的肩膀上,以便更好地觀看像神一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魔術師。到處彌漫著一種油炸食品的香味,這味道壓倒一切芬芳,像是為這節日所供燒的香火。
但是,在那一頭,在這一排店棚的盡頭,我看到一個可憐的賣藝人。就好像自慚形穢,他逃到了這華麗的一切之外,他彎著腰,似乎就要摔倒,老朽不堪,活像一具僵屍;他倚靠在他那小破棚子的一根支柱上,那是一間比世界上最不開化的野蠻人的破屋子還要可憐的破棚子,裏邊點著兩塊蠟頭兒;頭流著淚,冒著煙,更照出了破棚的醜陋和貧寒。
到處是歡樂、收益和大吃大喝,到處是確有隔夜之糧的安寧,到處是充滿生命力的狂熱發泄;可這裏卻是絕對的苦難,而鶉衣百結的苦難更其可怕,貧困比藝術更能形成對比。
可憐的人!他不笑,也不哭,不跳舞,也不作何手勢,不叫喊,也不唱任何歌手,不唱歡樂的,不唱悲哀的,他也不乞求。他啞然靜坐。他放棄了,他認命了,他的前途已成定局。
可是,他向人群和光芒所投去的眼光又是多麼深邃、令人難忘啊!那人群和光芒的潮水般的騷動離這令人作嘔的苦難隻幾步遠。我覺得好像有一隻歇斯底裏的手掐住了我的脖子,眼裏充滿了淚水,這淚水滯留在我的眼眶內,使我感到眼前一陣眩暈。
怎麼辦呢?又何必要去問這不幸的老人,在這惡臭的黑暗之中,在他的已經千瘡百孔的幕帳後麵。 他有什麼新鮮玩意兒,有什麼奇跡要表演?確實,我沒敢去問。我這膽怯的理由會使您發笑吧……
我承認我當時害怕使他出醜。
最後我決定在他那木板上順手放上一點錢,希望他能明白我的用意。可這時,不知怎麼一擁擠,一股人流潮水般湧來,把我卷得離他遠遠的。
剛才那一幕,一直在我眼前浮現著。我在回家的路上力圖剖析一下我剛才那突如其來的痛苦。我自言道:“我剛才見了一個老朽文人的形象,他活過了一代人,並曾是這代人出色的開心者;這又是一副老詩人的形象;沒有朋友,沒有家庭妻小,被窮 困和忘恩負義的公眾所貶黜。健忘的人們再也不願 邁進他的店棚。”
從形式上看,《賣藝老人》比較接近散文,它有從容舒展的敘述,有細膩的細節描寫,但它還有一般敘事散文所不具 備的東西:浮雕一般強烈鮮明的可感性,跳蕩在字裏行間和細節描琺之間的內在的節奏,情緒的張力。
波德萊爾純熟地運用了對比、渲染等技巧,造成畫麵和情感的強烈反差。美與醜、香與臭、歡樂與痛苦、嘈雜與死寂、鮮活與老朽、豪華與貧困等一係列命運的兩極對比,造成極大的張力,強烈地衝激著人們的心靈。日常的、平凡的“現代生活”,被提高到詩的境界。賣藝老人的淒涼晚景,隻是繁華的巴黎的一個縮影。他使我們聯想到更多窮人的命運。
柯藍的《守林人》屬於另一種類型。它雖然也是散文似的敘述,但沒有場景和情節,隻是一篇棄滿詩意的人物素描。
守林人帶著獵槍和他的獵狗,在日夜巡視著森林。他一步一步地走著,走一步,就要聽一聽那突然的災害,是不是意外地來了……
他負責發出風災和火警的信號!他還負責不讓一切可疑的陰謀,從這裏通過,在森林裏躲藏。守林人在森林裏生活久了,年老了還是跟年青人一樣。他臉上的皺紋,是那樹木的皺紋。經曆過萬年的風霜。不斷地增加,卻又不斷地成長。他那堅強的雙腿,是那堅強的樹幹。他那不知疲倦的雙腳,是那伸遍滿山的樹根。有樹根的地方,就有他的腳印……
晚風起了,森林在沙沙地說話,守林人就站下來聽著聽著,他能聽懂它們的話。
下雪了,厚厚的雪花鋪遍了森林,壓在所有的樹枝上,也壓在守林人的身上,於是他知道積雪的重量,把那些幼小的樹枝壓斷了。
寒冷的夜晚,整個森林都冰凍了,也冰凍了守林人,他從他自己的眉毛和胡須上的冰霜,知道了樹木的寒冷……
守林的老人,你的歲數有多大?你就是森林,森林就是你。你的過去就是那一片高大的樹木,你的未來就是那一片幼小的樹林。
每時每刻我看見這一大片森林,我就看見了你……
——寫於伐木場
以樸素無華的筆調描繪守林人的生活和心理。作者沒有具體地介紹人物的事跡(那是一般的敘事散文的寫法),而是通過守林人與森林的最細微的感情聯係,寫出了守林人閃光的靈魂。讀著詩人的詩意描述,仿佛置身於一片莽莽林海之中,那風摧不垮雪壓不倒的巍然而立的大樹,仿佛就是守林.人的雕像。
近年來,在中國散文詩壇,出現了一個敘事體散文詩的新品種——報告體散文詩,特點是用散文詩的形式寫報告文學。不少散文詩作家作了可貴的探索。但從目前已經發表的作品看,很耐讀的作品不多。因為這些作品過多地注重了新聞性和記實性,內容過於實,又多是敘述性的語言,缺少詩的意境,失去了散文詩的主要特征。
藝術貴在創新。筆者沒有否定報告體散文詩之意。但從目前的現狀看,尚未產生得到社會認可的作品,也沒有較為成熟的技巧可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