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兒童體散文詩
兒童體散文詩是指專門寫給兒童閱讀的,描寫兒童生活或兒童心理的散文詩。
兒童體散文詩是兒童文學園地裏的一朵芳香四溢的鮮 花,有其獨特的美學品格,一直受到少年兒童讀者的喜愛。它在數量上雖然沒有成人看的散文詩作品多,作者也屈指可數,但它的價值和影響不能低估。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時期,需要精美的精神食糧的哺育。兒童體散文詩便是為孩子們製做的精神點心。它對少年兒童美感的培養,提高審美能力,以及誌趣和理想的形成,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兒童體散文詩的經典作品首推泰戈爾的《新月集》。捷克學者、很有權威的《泰戈爾傳》的作者萊斯尼認為,“這部兒童詩集在世界文學上是無與倫比的”。鄭振鐸先生認為:“在世界文學家裏,沒有一本詩集比他這個《新月集》描寫兒童更好而且更美麗、真切的了。母親的永久的神秘的愛,與孩子之天真,都幽婉地溫和地達到了十二分。”“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並且知道真正相愛。”(《泰戈爾傳》)“天真爛漫的天使真:即指泰戈爾。由於《新月集》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泰戈爾被批評家譽為“人類的兒童”和“兒童天使”。我國大詩人郭沫若是泰戈爾的崇拜者。他最早接觸泰戈爾的作品便是《新月集》。他說: “那實在是把我迷住了,”“我來展讀時,分外感受著清新而恬淡的風味。”他認為《新月集》的特點“第一是詩的容易懂,第二是詩的散文式,第三是詩的清新雋永。”《新月集》共收散文詩37篇,這些作品 生動地展示了兒童的五彩繽紛的生活天地,描繪了兒童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種種神態和他們長於幻想、善良、純樸的內心世界。翻開《新月集》,像走進一個迷人的兒童天國。
我們以其中的一篇作品為例,試析兒童體散文詩的個性特征:
金色花
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又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麼?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禱告的小庭院時,你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與膝上時,我便要投下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影子麼?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裏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
“像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我那時所要說的話。
這首散文詩寫一個富於想象力的兒童,天真可愛而又稍帶頑皮地與母親嬉戲的心理,表現了孩子對母親的摯愛。孩子幻想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這是印度聖樹所開的金黃色的碎花),把香氣襲向母親,又幻想自己的花影投在媽媽讀的書 頁上,同媽媽捉迷藏。詩的構思奇巧,想象豐富,雖寥寥數筆,句句蘸滿詩情,兒童天真可愛的嬌憨之態躍然紙上。這篇作品除具有一般散文詩共有的短小凝煉、濃鬱的詩情等特征外,還有一些兒童文學所獨有的典型特征:
首先是兒童情趣。離開了兒童情趣,就談不上兒童體散文詩。 情,指情感;趣,指趣味。 一個內涵,一個形態,二者之間,密不可分。表現兒童情趣,來自詩人對兒童生活、心理的細致觀察和深入理解。兒童體散文詩人應該具備使自己處身於孩子心靈之中的非凡能力,用兒童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兒童的心理去幻想事物,用兒童的語言表現童心童趣。當然,要創造出妙趣橫生,親切誘人的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還要借助剪裁、構思等藝術手段,營造出富有魅力的詩的意境。
其次,表現兒童純真無邪的心靈。兒童是人類的花朵。他們從小受到母愛的哺育和社會的關懷,因而也以純真美好的 眼光看待世界。他們真誠待人,不做假,不藏奸,心靈像水晶一樣純潔無瑕。正因為兒童有這些特點,兒童體散文詩也表現這些特點,用兒童的眼光去反映生活,對生活作出符 合兒童特點的審美評價。
再次,作品的色調明朗歡快。兒童的生活總是充滿了歌聲和歡笑,無憂無慮。即使有悲愁辛酸,也是短暫的。因此,兒童體散文詩的氣氛,大多都比較優美、明快。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生活的快樂,不僅僅是個人意識的最鮮明的表現,而且也是對周圍世界的評價,是孩子們對他看.他看 到的周圍事物的積極表態。”歡快明朗的色調,常常通過積極向上的主題表現出來。在兒童體作品中,真善美總是戰勝假 醜惡,好心總是得到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