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星燦燦競爭輝
——湯池鎮“十星”戶競賽采訪側記從長遠看,從階段性成果入手,“+星”級競賽的開展和招商優惠政策,使一直居後的湯池鎮向前躍出令人們驚訝的一
步。
作為大石橋市一名“滿天飛”的記者,湯池鎮過去自然是沒少去的了。金風送爽之時,記者陪同市委和宣傳部的領導再訪湯池鎮,卻驚訝地發現,今年以來,湯池鎮悄悄地發生了許多鮮明的變化:以往橫穿湯池鎮中心的大岫公路兩旁光禿禿、亂糟糟的破敗相看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鱗次櫛比的商樓店鋪;以往嘈雜、擁擠、占道經營、堵塞交通的湯池鎮大集不見了,搬進了大岫公路北側占地3.4萬平方米,擁有1000多個攤床140個門點的我市農村鄉鎮最大的半封閉式農貿市場;以往打架鬥毆和偷竊風沒有了,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卻層出不窮;不盡公民義務不納稅、上訪'上告、搞封建迷信的人減少了,對學技術、上致富項目、熱心公益事業的人越來越多了;過去多年唱不起的鄉戲,如今又唱起來了……
湯池鎮的變化令記者感到不可思議!
在大石橋市,誰不知道湯池鎮多年來的貧困與落後?政府拖欠機關幹部和教師的工資,農民有的七八年不繳納農業稅,幹部群眾精神不振,甚至1995年的評選文明戶活動“硬”是沒搞起來。這個被人稱為“有山沒有礦,有河沒有水,有人沒有才,天天聽哀樂,遍地撿紙錢”的古湯池鎮,經濟和精神麵貌如何才能改變?據說鎮黨委書記張永玲剛上任時,有人曾半真半假地告訴他:“湯池要想好,就有兩條道,一是天上下金條,二是廣招天下美女,迎接天下來客。”天上下金條不可能,用美女不能做,這就是說湯池永遠沒有個好了?但不改變湯池麵貌,又怎麼向上級黨委和政府作交待?怎麼向湯池人民作交待?黨委書記張永玲和鎮長孔亮眉頭緊鎖,他們麵前的路是山穀裏的沼澤路,艱難與風險是明擺著的。他們沒有泄氣,他們從自身感觸清醒地認識到:振奮幹部群眾的精神與士氣,是他們改變湯池麵貌的首要任務。他們帶領一班人在深穀裏跋涉了兩年。兩年裏,從長遠著眼,從抓階段性成果入手,在結合本鎮實際,對老企業進行租賃、承包的同時,按照“有利於資金項目引進,有利於企業提高發展,有利於全鎮經濟和社會進步”的原則,製定出14條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爭取到毛絹紡織廠、造紙廠等5個企業在湯池落地生根,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並且,終於從農村新的曆史實際出發,又探索、尋求到一個切實有效的改變湯池鎮兩個文明建設的起動點:這就是在全鎮農民中開展爭創“十星”級農戶競賽活動。
市委副書記李克大說:一種形式的活動能不能豎持下去,關鍵是看有沒有生命力,湯池鎮“+星”級競賽活動具有生命力在兩條:一是較評先評優具有群眾參與的廣泛性,貴在是“十星”而不是一個星,人人都在其中,人人都有壓力。二是“十星”競賽的10個條目囊括並量化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內容,操作性強,就精神文明抓精神文明不行,就物質文明抓物質文明更不行。
對“十星”級競賽活動的意義及價值,李克大書記可說是一語中的,這種以精神文明建設載體與新形式出現的競賽活動,由於是從農民的思想覺悟程度、文化素養的實際出發,是同農民的家庭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及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從一開始就在湯池鎮中引起強烈反響,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認可。當22個村的幹部們,把“堅持六熱愛、科技致富、計劃生育、遵紀守法、重教求知、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團結和睦、尊老愛幼、環境衛生”等“十星”級農戶競賽的詳細條件印發到全鎮1.3萬農戶中;當農民知道村村都要列“星”榜,戶戶都要建評“星”檔案,大門上要掛“星”級牌,達到10個星的農戶鎮領導還要親自給掛“星”牌時,一向要臉麵的農民們認真起來了,尤其是一些共產黨員們,更覺得“星”級要落在+群眾後頭臉上無光。在卞家村,村黨支部書記刁欣遇告訴我們,卞家有位62歲的老黨員叫劉家學,為多爭得一個“星”級,每天晚上租片子,義務為村民放映電影33場。離職的老支書宗維喜,自家有千株果園和礦業,他富了不忘群眾,為幫助村裏修路捐款2萬元,還拿出1000元為全村人請來地方戲,活躍農民的文化生活,受到村民的擁護,給他家評了個“十星”級
農戶。
在英守溝村,村幹部們也告訴我們,這“星”級競賽一搞,比我們開多少次會都好使,過去一到秋天,偷“秋”風怎麼也刹不住,現在誰也不偷了,有點能力的都積極做好事。有個叫周章朋的養車戶,為得到“團結和睦”和“勤儉持家”星,主動找村幹部將清理全村垃圾的任務義務攬了過去,使過去滿溝是垃圾的英守溝村變得幹幹淨淨了。也是這個村,往年農田基本建設會戰,村幹部費盡口舌也上不來人。去年會戰隻動員上來6個人,而且每個人村裏還得給買一雙膠鞋。今年,“十星”競賽開展起來之後,鎮裏的農建任務一下達,這個村人人爭先參加,一下上來三台機車百十號人,隻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任務。看著站在街上的一位老大娘,我們扯起了“十星”競賽的話兒,她告訴記者:“搞汁星’好,比信教強,讓人學好,這回誰家孩子搞對象不用打聽了,看門上幾顆星就行了。
市委書記王有儒強調:“星’級競賽這項工作要想抓好,永遠保持活力,要具備什麼條件?村黨支部書記是個很重要的條件。”
事實上,湯池鎮“十星”級競賽活動能夠開展起來,除了這種載體與形式適應了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很重要的一條是湯池鎮抓住了提高和發揮村黨支部書記、村幹部的素質和作用這一關鍵環節。農民群眾對幹部的所做所為是不“聽其言”而“觀其行”的。在開展爭創“十星”級農戶競賽活動中,鎮黨委政府首先“要求村幹部的家庭至少要達到“8星”級要求,在這件事情上,村幹部們也承認,今後幹工作不能像老娘們罵大街,要自身素質的提高,要率先垂範了。因為,“十星”的10個內容共計44項條款,無論虛的實的內容,都已全部量化,有明確的數字和要求。評選時,盡管是自己先按“十星”項目遂星申報,但卻要經過三道評審程序:先由村民小組評議,對其所得星數進行減“星”或増“星”;再由村領導小組和由支委、村委、群眾代表、中心戶長、教師代表等組成的評比小組複核;最後由鎮領導小組審批。因而,這種評比不像過去評先進,幾個人一“窩窩”就完事了,人為的因素明顯減少了。這一點,連群眾都認識得十分清醒,大多數對自家應該得幾個“星”都報得較準確。有一農戶樣樣都不錯,可報“星”級時自己少報了一級,村幹部問他咋少報了?她不好意思地檢討說:“原來信狐黃二仙了,不夠,下回爭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