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家一家地走,看、問、聽。到了周莊和八字橋交界的學校,看到一名初中生在學校大門口轉,我上前一問,她哭下來了:她15歲上初三,被老師趕出了學校,她想上學,但學校不肯接收。我想到不久前瘌老虎的兒子我曾經的學生從西楊莊來找我,他的孩子說打架鬥毆被學校開了,我打了招呼又恢複了上學的權利。這事我出個麵再給小孩一個機會應該可以解決,就打電話給該校校長,校長說這個小孩家長不管教品行差,罵過老師,成績差學不下去自動離校。我立即問熟悉小孩的人,他們說她在小學成績很好,上了初中之後父母離婚,一個不肯要這個小孩,她就和奶奶相依為命,奶奶靠拾破爛養活她……我又打電話給校長,臉笑多大地幾乎是請求,把小孩收回學校,畢竟是義務教育,不能把包袱甩給社會雲雲。校長很為難!很為難!我束手無策出離憤怒!這裏不說了。
我又路過幼兒園,聽到有小孩叫“媽媽”,仔細一看是幾個幼兒圍著女性雕塑在叫,看起來是小孩子的無知,細想多麼令人揪心……
我馬不停蹄地跑遍我想要跑的學校,心潮起伏,構寫《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報告太長,我概括幾條筋——
留守兒童的三種類型:無能為力,隻管“吃”的自由型;隔代教育隻顧“給”的溺愛型;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留守兒童存在的突出問題: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不優;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展異常;父愛母愛失常,孩子誌向模糊;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象嚴重。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發展觀念;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
我的思考與建議: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製;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培養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為依托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下大力氣優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
留守兒童健康問題的深度調查結果:自卑障礙心理;寂寞無聊心理;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導致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原因:監護的“盲區”;家庭和學校教育存在“誤區”;社會環境存在“雷區”。
報告初成,天上雷聲大作,連環而至,像炸在屋頂之上,震耳欲聾,窗玻璃震得嗡嗡地響,窗外黑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我的窗戶被狂風推開,闖進我的房間,亂翻我的草稿,像喜歡我的白紙黑字,還拿著我的稿子在房間裏奔跑,我去搶奪,它們躲七滑六,扭動狂歡……我筋疲力盡才想起去關窗戶,把風家夥、搗蛋鬼、調皮猴子關在窗外。
第二天得知消息,雷區的閃電劈開一棵樹,電死樹洞字裏一條蟒蛇;還嚇死一個老奶奶。嚇昏老奶奶身旁的留守兒童。據看星象的和神秘兮兮人透露,這條蟒蛇前世作惡多端,躲在樹洞裏天也不放過它。它是誰呢?武大夯?滿天星?瘌老虎?都不像,他們還不是大惡之人,肯定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家夥。而老奶奶怎麼啦?她隻不過是母親的母親呀……
我不在瞎想瞎猜了,覺得胸腔逼悶,有閃電撕開雲層樹枝狀裂縫之感,是不是我的積液水位上漲?還是我的心理作用?我把根據曹北鬥旨意寫的報告整理好後——又給他寫了短信:
曹局長北鬥大人:
在昨天暴風雨來之前,我的《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寫好,請您教正,希望能對您的教育決策有所啟發。
我在調查中看到這麼一幅圖景:一個幼兒園的一群幼兒圍著園內的一座女性雕像在一聲聲叫“媽媽!”“媽媽!”“媽媽”!一聲聲,一聲聲,直戳我的心靈,我的哭點比較低,止不住的眼淚流了出來……還得知“雙差生”被拒之學校大門之外,令人歎息,詳情另告。中小學生的留守兒童不是簡單的心慌孤獨、親情饑餓問題。因此我囉嗦幾句明白人都會說的並非聳人聽聞的話,供您參考:由於農村留守兒童在家長、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鏈中出現“斷層”,因此,極易產生生活失助、學業失趣、行為失控、道德失範、心理失衡的現象,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反社會人格。
留守兒童成長情況很不妙,他們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和關懷,往往感到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性格往往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調查顯示:監護人(空巢家庭留守老人、他人)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於與監護人有心理上的距離,留守兒童遇到問題時情緒往往無法及時得到排解,常常導致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畸形心理。
留守兒童教育有其複雜性、艱巨性:法製觀念淡薄,道德品質令人擔憂。由於父母法定監護職責的缺席,臨時監護人監督不嚴,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導,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留守兒童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麵影響。部分留守兒童人生觀、價值觀偏離正確方向,不少留守兒童欺騙說謊、拉幫結派、欺負同學,更有的留守兒童有小偷小摸、打架鬥毆、敲詐勒索乃至發展到殺人放火,違法違紀低齡化嚴重。當然也有類似“校長責任失督”問題,教師行為失範問題……具體請看調查報告。
此致
敬禮!
屬下……
寫完信,我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是否一口愚氣?我有點迷糊。我的手機裏有一條不短的短信“那三個洞”,這是從一個童話故事“我愛你”而來,陶老師和我們講過:
一條春蠶
咬破桑葉三個洞
身旁的蠶
埋頭細嚼那片綠色春風
……
一扁扁一簾簾
堆積滿腔透明的夢 傻傻地
傾吐長長的絲
日夜編織纏綿的痛
不知牽掛是一片雲錦
悄悄躲近相思又一冬
誰來破譯那
三
個
洞
世間有愛
為誰情濃
意思我懂,古人、賢人早把纏綿情愛說得淋漓:
“倚危亭。很如芳草,萋萋鏟盡還生。”“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少遊說。
“無情未必真豪傑”,好像是魯迅說過。
雨後天更晴。我想起來還有重要的事要做。
5
陶枝秀的生日,我打了電話:
生日快樂!
謝謝哥哥!請你吃飯,有空嗎?
好啊!
她和我一樣,除了彼此,沒有能記住各自生日的親人了。
我打了的車從古水來到郵鄉,順運河向南走,經過肉聯廠北邊的禦馬頭,這裏有過一座寺廟叫承天寺,就是那個跟國號大周有關的寺廟。我讀蘇東坡《夜遊承天寺》就想去看看,可惜早在特殊時期毀了。有個叫“犼”的朝天狗類似於石獅子孤零零的,時間長了也不知去向,隻有運河水隨著季節,南去,北調。
一愣神的功夫,目的地到了。陶枝秀宿舍熟悉而陌生。袁小賢上了高中住校去了,其他小跟班也各得其所,就陶枝秀迎接我這貴客。早春寒未盡,她穿了一件薄薄的桃紅色的小棉襖,腰杆子凹凹的,配上一條冬天的褲裙,直直的大大的,透著春天的朝氣。我穿了一件不算很厚的風衣,圍了一條長長的白色的絨線圍巾,是陶枝秀織的,裏麵穿了一件絨線高領衫,也是她親手織的,千針萬線織了好長時間的。我曾經開玩笑地說等你織完就怕孫子滿地爬了。我穿上它幾年了,還都是光棍兩條。我放下蛋糕,她接過我懷中的一束鮮花,插在花瓶裏。
“真好看!用鮮花打扮心情真好。”她的心情不錯。
“是插在花瓶裏的,就好看。要是插在牛糞上就不好看了哈。”本想開個玩笑,她深究我說話的含義,一下子哭了。我知道她的眼淚裏的多少辛酸,多少委屈,多少等待,多少苦楚和孤獨。
“今天天氣預報,局部地區有雨,出門注意帶傘啊。”我打破尷尬。她又破涕為笑。
“現在多雲轉晴。”我拿了一張麵紙為她擦去眼淚,就像小時候為她擦去眼淚鼻涕。
“哥哥,你能擦去我心中的淚嗎?”睫毛濕濕的大眼睛水汪汪的看著我,洞穿我的世界,我的心仿佛碎成一地玻璃。
我惶惶地說,我將功贖罪請到飯店。她不肯,她已經買好了菜,親自下廚。
我穿得行行武武的,也幫不上忙,就在她的宿舍“蕩秋千小酷酷”——晃悠著東瞧瞧西看看:還是老樣子,裏間是臥室,床的四周白幔圍著,我們家鄉叫帷帳,睡覺時圍門對拉交合,就感覺與外界隔絕了,與龐大的繁雜隔開了,她喜歡一簾幽夢的感覺,我能察覺“春風十裏柔情”。帷帳裏的粉紅色的紗帳還沒有摘去,帳子的門兩邊用仿古的金屬帳鉤勾向兩邊,像古畫中仕女的閨房,她一直喜歡“帳掛小銀勾”式的優雅,也許還有“無邊絲雨細如愁”。我隱隱約約聞到菱盤子(六神香皂)淡淡的清香,給人一種淡淡的纏綿和憂傷。
“看什麼呢?”
“看帳子。”
“和以前一樣,有什麼看頭?”她說,“帳子一直沒摘,無非是攔攔鬼神,擋擋灰塵。吃飯了。”
她有些歉意地說,沒有大葷,因為生日,不想殺生。她很善良,我相信她不是矯情,其實我晚上喜歡吃清淡的。我說小時候沒有好東西吃,卻全吃的好東西,什麼鰻魚、甲魚、長魚、泥鰍、石板皮、糊塗呆子……全是現在吃不到的野味,我還真吃過天鵝肉——一天早上大雪封門,天氣極冷,我睡在床上不肯起床,母親去世沒有人做衣服,加長的衣服早已變成耥稀網子了,怕冷,晚上舍不得熱棉襖,早上舍不得熱被窩,父親下河邊回來凍得哈哈的,我問“外邊冷嗎?”“拾雁頭了!”父親說。形容極冷把大雁的頭都凍掉了。我說“你撿回來了嗎?”他說“撿回來啦。”我不相信,他說是真的,拎到床邊子給我看,是一隻凍硬了的天鵝,真大。父親說“這隻天鵝受傷了,飛不走了,落在咱們蒿草棵裏夜裏凍死了,露在冰上的小半邊身子不知被什麼野動物啃過了(什麼野家夥,金錢豹嗎?水獺貓嗎?我想),我還是把凍砸下來才拎上來,已經硬得象冰疙瘩了。”我很快活地套起棉襖頭子和破棉褲(請理解我小時候冬天沒有褲頭子、襯褲、襯衫、加褂子,就是穿個空殼子),我下地細細地看了看,好白啊,用手憐愛地摸了摸它冰冷的身子,要是活的該多好啊,我養著它,和它作伴,它飛出去玩了我就在家等它,相信它會飛回來看我的,不像母親飛走了就永遠不回來了……那時候不知道天鵝是一級保護動物。眼前的天鵝肉裏有小鋼珠之類的東西,父親說是獵槍的噴砂子子,凍死前已被人槍打傷了。我吃天鵝肉不知道是感謝那個獵人還是恨那個家夥,很矛盾。後來我用天鵝雪白的軟軟的毛做了毽子,比公雞毛做的毽子飛得高。當然我還吃過鼻涕蟲子,看起來瘮人,軟軟的在我小時候眼裏也是一塊肉,我是放在太陽底下曬幹了在火上烤了吃的,很香,我隻吃一隻,還有三隻給當時的小桃枝吃了,陶之秀肯定忘了,我不敢告訴她,怕她嫌瘮人……”她把端上來三菜一湯,都是我喜歡吃的,也是她小時候常吃的:雪菜炒雞蛋(與小時候不同的是洋雞蛋,沒有公雞交配過),青菜燒芋頭,小蔥拌豆腐,慈姑鹹菜湯。我說非常很好,並分別給菜起了名字:雪菜炒雞蛋——兩個黃鸝鳴翠柳;青菜燒芋頭——碧玉情深;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慈姑鹹菜湯——冬天的溫柔。陶枝秀笑了,讚揚我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