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在日內瓦的影響無所不在。當人們踏上以他的名著命名的“懺悔路”、“社會契約路”、“孤獨散步者小路”, 仿佛在重溫他的著作;而走進日內瓦大學盧梭博物館,就像在目 睹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來到B內瓦湖畔,我便匆忙趕往著名的盧梭島,去憑吊盧梭的遺像。他依然是一個孤獨者。遊人默默地看著他,他也默默地看著遊人,彼此好像在用心靈交談。最偉大的思想家,也許都是最孤獨的人,但卻是最有生命力的人
盧梭,你可知道,你的遐思,二百年後,依然在觸動著仰慕者 的心弦……
塞納河畔的書市
一簇,一簇,綿綿數公裏,像盛開的五彩玫瑰,比五彩玫瑰更豔麗,排列在塞納河的兩岸,誘惑著如饑似渴的讀書人。
書市始於何時,誰也說不清楚,但至少已有兩個世紀。生活在19世紀的法國文豪法朗士,曾深情回憶和讚頌過這些舊書攤。他和這些攤主都是好友。美國作家海明威年輕時曾在巴黎居住,也是舊書攤的常客,他為了尋找幾本英語讀物,幾乎走遍了整個書市……
比起兩岸那些數不清的雄偉建築群,露天的舊書攤樸素得近乎寒酸,它隻不過是一排排固定在河上的陳舊的書箱和書架,實在不足掛齒。但它像清澈的塞納河水一樣,滋潤著無數顆待哺的幼苗和饑渴的靈魂,早已成為塞納河畔一處最迷人的風景。
它從一代又一代人手中傳下來,又在誘惑著新一代人。
雨果的靈柩從凱旋門經過
1855年5月22日,法蘭西民族一個偉大的兒子,去世了。
他是一位詩人,卻享受了許多政治家不能享受的殊榮:法國政府為他舉行國葬,他的靈樞設在凱旋門下讓人民瞻仰,然後送往先賢祠。巴黎全城為他守靈。
太陽失去了光輝。塞納河在輕輕嗚咽。
巴黎城所有的教堂都在祈禱,所有的雕像和街燈都蒙上了黑紗。12位青年詩人組成的儀仗隊在凱旋門下為他的遺體守夜。成千上萬人放聲朗誦他不朽的詩篇……
他一生為窮人寫作,他稱這個有窮人的世界為“悲慘世界”。他在遺囑中堅持要用窮人的平車把他的屍體送往墓地。
送葬的那天,全巴黎萬人空巷,200萬人默默跟隨在一輛簡陋的靈車後麵,目送一個偉大的靈魂長眠在他最終的安息地。
記住這一天吧。
一個民族把給予君主的榮譽,授予一位詩人。在人類曆史上,這還是第一次。
叛逆的鐵塔
工程師埃菲爾挑起了一項重任。他和巴黎市政府簽約,用兩年時間,建成一座高 300米的鐵塔。這樣的高度,在人類建築史上尚無先例。他言稱,他要在法國大革命百年紀念的日子裏,在萬國博覽會期間,親手把法蘭西國旗,掛在塔頂!
兩年過去了。
1898年,在一片責罵和抗議聲中,鐵塔高高聳立在塞納河畔,雄視巴黎。
責罵的人說它大逆不道,破壞了古都巴黎的風格。古建築都用石頭,它為何要用鋼鐵? 鐵塔成了叛逆者。
這些人忘記了鐵塔是為紀念大革命而建。革命的本質便是叛逆。
埃菲爾的願望實現了:鮮豔的三色旗在藍天下迎風飄揚!
一百多年過去了。
數以千萬計的人登上鐵塔。鐵塔成了巴黎的象征。
聖母院的鍾聲
鍾聲響起來了。
如此沉重!如此純淨!如此洪亮!
緩慢傳遞的巨響,聲聲都在震顫著遊人的心靈。
還是當年的那座古鍾!
鍾聲裏,我凝視眼前空前絕後的哥特式建築,凝視站在玫瑰窗前懷抱聖嬰的聖母像,凝視站在聖母 兩側的亞當與夏娃,鍾聲裏我想起愛,想起美……
鍾聲裏,我深深懷念那位早已化作塵埃的醜陋的敲鍾人。
蒙娜·麗莎
為什麼,當我來到盧浮宮的一角,腳步輕輕,心跳加快,連呼吸都出現了異常?
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樣喪魂失魄。
都是因為你。因為你那永恒的溫馨的微笑。
我曾長時間思索過,為什麼,達·芬奇繪製一幅肖像畫,竟耗去四年的光陰?在你的麵前,我終於領悟了一位蓋世畫家的良苦用心。
愛城巴黎
是誰栽下的情種?
巴黎城的每個角落都在生長著愛,收獲著愛,傳播著愛,展示著浪漫與溫情。
是來自拉雪茲神甫公墓那對生離死別的戀人嗎?猶如英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的梁山伯與況英台,阿貝拉和愛洛伊絲的愛情故事在法國家喻戶曉。他們為後世留下的綿綿情書,巴黎人一向視為珍寶。
抑或是來自雨果、左拉、巴爾紮克、大仲馬、小仲馬、福樓拜、莫泊桑、喬治,桑……這些大師們不朽的作品?
愛情不會老。愛情永遠年輕。
是什麼讓我們怦然心動,讓我們忘記回家的路?
是白發伴侶溫馨的耳語,是隨處可遇的巴黎人傾心的熱吻和如花的笑臉!
漁人碼頭
漫步在舊金山的漁人碼頭,尋找當年淘金者的足跡。
據說,140年前,半島上僅有一個小小的漁村。因為金礦的發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淘金者。包括那些極欲改變命運,漂洋過海而來的華人。
於是,有著數十個山丘的聖弗蘭西斯科,被華人尊稱為金山。
當年的淘金者,也許就是在這古老的港灣登的岸?
全市僅有的古樸典雅的木結構街區,可是淘金時代建築風格的複製?
—邊是五顏六色的艦艇桅杆林立,一邊是現代化的樓群鱗次櫛比。已經看不到昔日淘金時代的蹤影。
淘金者當年淘出了多少金,我不得而知;但我確切知道的,是他們用血汗,淘出了一座美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