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1 / 3)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偵查“七.三”案中,不能不提到現任市公安局副局長黃勇。反正槍案一時半會也破不了,我們還是先認識認識分管治安、戶籍工作的黃勇吧。

案發後,黃勇表現得出奇地積極。他深入治安總隊,與槍爆支隊一起,把全市近年來的槍案材料全部翻出來重新查閱了一遍。又指示專案民警去到監獄看守所,把涉槍犯人一個不漏地提審了一次。通過網絡技術,把全國近年來所發生的槍案資料收集起來進行綜合分析研究。與此同時,把戶政處民警一個不留地派往基層指導戶口調查,要把全市二十歲至四十五歲之間的男性青壯年的背景查個一清二楚,對這個年齡段的、曾經摸過槍的、或對槍感興趣的男性青壯年,做到本人、親屬、領導“三見麵。”黃勇的工作非常仔細、全麵、紮實,有條不紊,受到了馮至的首肯和讚譽。馮至在一次會上說,都像老黃這樣去工作,就沒有破不了的案件。

黃勇何許人也?對工作如此內行和敬業,讓我們打開記憶的熒光屏去看看吧。

黃勇是在中心分局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他出身貧寒,年輕時去了部隊,還提了幹。在部隊雖然沒帶兵打過仗,新兵一下連隊就開車,但部隊的事也看了不少,聽了不少,再加上轉業到公安局有些時日了,多少也積累了一些組織經驗,類似“颶風行動”這樣的活,每年幾次,他早就摸清了套路,所以分局一開會布置,他心裏就有了底。會議還在進行之中,他就溜了出去,給分管刑偵的副所長冉冉打了電話,說市局和市委、市政府五大班子的領導今晚要去派出所督戰,叫他停下手頭的一切工作,立即把民警全部召集起來進行戰前動員,講清目的意義,然後撒出去摸情況、搜線索、排嫌疑,晚飯後集中收集彙報。另外馬上與看守所取得聯係,去那兒借幾個嫌疑犯出來晚上充數當戰果。

冉冉心領神會,他布置完任務之後,徑直走進了轄區最熱火的天馬夜總會,沒見到大堂經理盈盈,他就把一包玉溪甩給丘二,叫他把玉溪交到盈盈手中。盈盈見到玉溪後,馬上把“今日停業”的招牌掛了出去。

會議結束後,己經是中午了,局裏專門準備了夥食。老黃對分局長袁由說他不吃了,要急著回去安排布置:“工作是第一位的,飯吃不吃是小事。”袁局長非常滿意,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滿臉堆著信任和寵愛的微笑。

中心區分局與石龍派出所隔著一條江,去來都得坐渡船。老黃把警車開上渡船閘板,然後走至閘板一側,眺望著寬闊的江麵,思緒隨著滾滾東流的江水飄逸而去——

黃勇出生在主城之外一個邊遠小縣城,祖輩務農為生,從未讀過一天書,他是家裏唯一的文化人。高中畢業後,他發誓要離開家鄉,去外麵闖世界,祖祖輩輩們在那塊荒蕪的土地上太艱難、太辛苦了,他再也不願意重蹈覆轍了。可是,究竟到哪裏去闖呢?他心裏一點底也沒有。從學校回到農村的他,整天悶悶不樂,茶飯不思,一有空他就爬上後山,不是望著那浩淼的蒼穹發呆,就是躺在青油油的豌豆苗上胡思亂想。他不甘心,不甘心十幾年的書白讀了,不甘心就這樣在農村窩一輩子,他思考著未來,尋找著早日離開那窮鄉僻壤的機會。就這樣,時間在期待和煎熬中一天天艱難地度過。

算來,己經走出校門快半年了,可黃勇還完全沉浸在有朗朗讀書聲的校園之中。他怎麼也想不通學生時代就在眨眼之間消失了,人生就稀裏糊塗地過去三分之一了。

黃勇完全不適應農村那懶散、雜亂、原始的生活,他也沒打算去適應它。但是,每天他還得去地裏拚命幹活,拚命掙工分,日複一日地背太陽過山,送月亮回宮。沒有工分,就不能維持生活,連生活都沒有了,其他奢望還有什麼意義呢?

轉眼功夫到了初冬,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開始沉寂、冬眠,連河溝裏的魚兒也懶得動彈了,再誘人的魚餌它也置之不理,害得釣魚翁經常乘興而去,掃興而歸。

小黃年輕,火氣旺,在十幾度的氣溫裏,他一點也不覺得冷,還穿著短褲在冰涼的風雨中埋頭勞作。

“小同誌,這兒——離你們公社還——有多遠——”一個聲音時斷時續地被風刮進了黃勇的耳膜。黃勇渾身都是濕漉漉的,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他用力揩了一把遮擋視線的水霧,支著鋤把,側目一看,是兩位英姿颯爽的解放軍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