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陳國三年(2 / 2)

子路見孔子一張嘴給自己說這麼多話,就知道孔子好了,高興地叫人把食物端來給老師享用,也忘記了自己的那些胡鬧了。

自從孔子病好以後,就有了寫一部曆史書籍的打算,他要把這渾濁的世道記錄下來,不管是賢能的人,還是奸詐的人,都要讓曆史長存,讓後人可以有了解真相的機會。於是他開始不斷收集和整理各國的資料和每個人物的故事,慢慢整理出了一份曆史手稿,為後來編寫《春秋》一書做準備。

過了一段時間,從魯國尋醫回來的子貢帶來了消息,魯國的宮殿發生了一場火災,將魯公的祖廟都燒了。孔子擔心地詢問著國君魯哀公有沒有傷到,聽到子貢說沒事,這才放心下來。在他的心裏,始終還是很關心他的故國啊……

這時,遠在北麵的魯國,剛剛經曆了宮殿失火的都城一片頹然的氣息,人們紛紛都說天神降怒了,要懲罰魯國了。

已經六十多歲的季桓子因為荒淫無道,身體每況愈下,他聽到了人民的議論,心裏憂傷不已。曾幾何時,這個國家在司寇孔子的管理下是多麼旺盛強大的啊,可就因自己貪戀女色而逼走了孔子,令國道衰弱。現在身體衰老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玩樂了,他才開始後悔起來。

沒過多久,季桓子就病重在床,他對兒子季康子說道:“兒啊,我走之後,你就要繼承我的位置,成為魯國的掌權者了!我們國家從前曾經因為有孔丘而興旺起來,我希望你能想辦法把他請回來,好好輔助魯國,重振國威啊……”季康子也不知道是季桓子和哪個妻妾生的孩子,年僅20就同樣肥頭大耳的,從父親那裏學到了一貫的殘忍和傲慢。他點點頭,把父親的話記在了心裏。

不久父親去世,季康子繼承了宰相的位置,就想把孔子請回來,看看他能否有本事把魯國治理好。但這時的貴族都很怕孔子回來後再像從前那樣削弱他們的地位,於是讓一個家臣公之魚上前對季康子說道:“定公在世的時候曾經任用過孔子,但最後還是半途而廢,如果這次孔子的政策又不能實施,豈不是被他國笑話嗎?”

季康子問到:“那該怎麼樣呢?”公之魚就說:“您父親的遺命還是要遵守的,我們可以隻請孔子的一些賢能的弟子回來,比如說冉求,就是個有勇有謀的人啊。”

於是季康子就派了使者到陳國,去和孔子說明一切,希望冉求能回到魯國任官。

孔子聽了使者的話後,覺得冉求這次突然被召回去,一定會得到重用的,於是就再三叮囑冉求,說:“求啊,這一次回到國中做官,不要忘了仁義之道,要好好輔助魯公,幫助季氏管理國家。”

冉求點點頭,然後帶著老師的囑托和同學們的羨慕,跟隨使者返回魯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