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上天依舊沒有讓曹操等太久。一段時間過後,袁紹得到消息,黃巾軍餘部一支叫黑山軍,聚集了10萬兵力,想要進攻魏郡(今河北磁縣南)。
這支黑山軍,據說共有三十萬兵力,裏麵雲集了許多驍勇善戰的大將。這支黑山軍來勢洶洶,已經將東郡太守王肱打得落花流水,現在他對魏郡和徐州的東郡(今河南濮陽西南)也虎視眈眈,大軍集結在城下,黑壓壓的一片,讓人看了心中發慌。
不過,這時候心裏最慌的應該就是袁紹了,因為魏郡就是袁紹名義下的土地,而東郡的安危,直接關係到袁紹的大軍所在冀州)想著凶悍的敵人離自己相隔不過數百裏,袁紹心中七上八下,那個難受勁!於是,他趕緊召集自己的謀士,一起商量該怎麼辦。
眾謀士聚集在一起,說東說西,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黃巾軍驍勇善戰,兵力雄厚,如果想要打敗它,就必須找個熟悉他們的人來指導作戰。
這時袁紹突然想起曹操來,這小子以前不是和黃巾軍打過仗嗎?而且還讓他給打贏啦!想到這裏,袁紹就放心多啦,他對手下的那些謀士說:“好了,大家不用討論了,我們就派‘行武奮將軍’曹操去,他對黃巾軍作戰有經驗,相信同盟軍中無人能敵吧!”
商量好了之後,'袁紹就以盟主的身份給曹操下了命令,讓他去打黃巾軍。
曹操雖然對袁紹的所作所為頗有微詞,但對於這個命令他卻欣然接受了,畢競袁紹是目前實力最雄厚的諸侯。如果他被黃巾軍打倒了,兵士被黃巾軍收編了去,那麼倒黴的還不是像曹操這樣的小諸侯!
於是,曹操當即領命,起程出發前往濮陽與袁紹派來的大軍彙合。彙合後不久,黑山軍也追擊到了這裏。曹操讓大軍稍作修整,便開始與黑山軍對壘激戰。
此次黑山軍派來的首領名叫白繞,此艮本不是曹操的對手。曹操摸清了贌陽的地形之後,並不主動出擊,而是找了隱蔽的地方讓大軍潛藏了起來。然後,再派出自己的先鋒裝作探子去對方陣地探聽消息,不料被敵軍發現,先鋒帶著數十個士兵一陣好跑,隻恨爹娘少生了兩隻腳。
白繞也是好大喜功,居然追著數十個探子一路狂奔,最終落入了曹操的圈套,中了曹操大軍的埋伏,吃了一個大敗仗。
曹操濮陽打敗黑山軍的消息傳到冀州,讓袁紹高興了好一陣,他心裏便琢磨著自己要好好獎賞一下他這個“行武奮將軍”,想來想去,他決定上表皇上,給曹操封一個東郡太守。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袁紹是一個缺乏政治遠見的人,既不會看人,也不會防人,他在軍事上的失敗早就由他失敗的性格所決定了。就這樣,依靠著對黑山軍軍事上的勝利,曹操終於得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小塊根據地,這塊根據地以武陽(今山東莘縣南)為中心,雖然麵積不大,但是這對於急於想“自立門戶”的曹操來說,卻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曹操走馬上任後,繼續著他剿滅黑山軍的任務。期間,他和好友鮑信組成了曹、鮑聯軍,兩人一起對抗黑山軍。
不久,曹操派出去的探子回報,說黑山軍主力部隊正駐紮在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東邊。
得到消息後,曹操與鮑信決定一改往日的被動,主動出擊。大軍選擇了一個吉日出發,悄然又快速地來到了壽張,本來他們想出其不意,將黑山軍的主力部隊打散,然後再分而擊之,從而達到殲滅的目的。但是,他們將形勢估計得過於樂觀,或者說是小看了黑山軍的實力,這支起初由農民軍組成的部隊,經過長時間的磨煉,已經成為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非常強的部隊。
雖然最初他們對曹軍的突然到來感到非常驚奇,但是他們慌而不亂,很快調整了自己的心態,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了對戰當中。
兩軍交鋒之下,雙方都沒有占到什麼便宜,打累了之後,兩軍便各自退去,安營紮寨。
吃過晚飯,曹操和鮑信坐在帳中,商量對策。鮑信認為黑山軍之所以如此頑強,是因為他們都是農民出身,以前受漢室壓迫過於深重,所以一直是在用意誌力打仗。
曹操非常讚同鮑信的觀點,忽然,他有了一個主意。
“擒賊先擒王,”曹操說,“隻要統帥被我們抓住了,就不怕黑山軍擊不破。”
“好,”鮑信一拍大腿,“這個主意好。”說著,兩人便商量出一套作戰方案:明天兩軍對陣之時,鮑信上前與黑山軍的統帥對話,然後曹操趁其不注意,衝上去將主帥刺倒!
雖然這個主意冒著極大的風險,但為了取得戰役的勝利,曹操也顧不得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