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冠之下,芒鞋之上
引 子
當今最令國人如雷貫耳的國產商品,莫過於“健力寶”了。它好似一頭凶猛的藍鯨,在中國城鄉的市場酣暢地卷起如嶺如峰的排浪;它又似一支隆隆撕裂天空的機群,在盡興轟炸了80年代之後,又劃越90年代逶迤的河山……
當今報紙上風頭最健、電視裏出鏡最多的企業家,也似乎莫過於李經緯了。人民大會堂裏,常見他被嶺南的陽光鍍亮的黝黑麵影。國內外要員、名流身邊,時有他在南國漢子裏少見的鐵塔似的身架。倘若不知道他長的是一副啥模樣,多半會以為他是一名身手不凡的保鏢……
切莫以為本文要寫的隻是一種尤其需要包裝的產品,或者隻是一位渾身的肌肉都飽綻滾滾經濟效益的老板。我毫不諱言,我渴望金錢,以使自己享有能比一般知識分子稍稍體麵的生活,但我不會去做產品推銷員。我相信,如果能發表此文的《當代》,也翹盼哪位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的慷慨讚助,但在眼下多半被性和暴力彌漫的文壇裏,即使成了社會良心和文學良心的最後一塊孤島,它也不會淪落為一部華貴而又廉價的名人辭典……
君不見在可口可樂那茶黑色的洋水裏飄蕩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喝了能讓人興奮、能叫人上癮的神秘配方?
君不見在創造了可口可樂王國和率領它征服了世界的彭巴頓、柯勒、魏拉夫等企業英雄身上,正昭示著一種美國的文化,一種美國的精神?
在本文裏,健力寶不過是一件道具,而膀大腰圓的李經緯,也隻是一名配角。讀者將會發現,主角是當代的中國——
一個改革勢不可當、正挺進縱深的國家;
一個開放在某些方麵幾近淹沒自己的國家;
一個因曆史和現實的艱窘而悖論如流、糾葛似麻的國家。
1978年,你領著五個人,第一次來到京城,參觀西郊的蓮花白酒廠。你們來自廣東的三水縣,曆史上素稱“水災,水瘦,水皮”。放眼縣境,幾乎終年蛙鼓不歇,工廠所在的西南鎮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是豆腐幹和醬油。無怪乎你們來到天安門廣場合影,一個個灰頭土臉,眼含自慚,好似風吹雨打的芭蕉葉上幾個蠕動不安的小蟲。回去後,搞出了兩個新的牌子:貓頭鷹酒,荷花酒,拿不出什麼特產可又分外好客的縣裏頭頭,常拎它們去當禮物,也許送掉的比賣掉的還多。一塊“禮品公司”的無形牌子,撐不住瘦骨嶙峋、奄奄待毖的企業,你又去省裏有關部門懇求,能不能指點迷津,哪怕是給條小小的燦板?接見你的是一位科長,她好似靠在甲板的躺椅上一邊曬太陽、一邊修著蘭花指的貴夫人,斜晚著瀕於落水的你,說了一句話:你們三水酒廠,是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
你不記恨她,無論在這之前,還是在這之後,你都未少嚐來自權力的甲板上這份優雅裏所透過的冷漠。可這句話,你記了她15年,即便是走出凱迪拉克牌總統級豪華轎車,與下豐田牌轎車的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一起,攜手登上人民大會堂的台階時,你的腦海裏也閃過當年自己瀕於落水的情狀……
1886年,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在一個名叫約翰·彭巴頓的人經營的藥店裏賣著一種由他自製的治療頭痛的藥水。一天,藥店裏又來了位頭痛病患者,正巧這種藥水賣完了,店員不想失去這筆生意,他隨便取來一種老板正調配的溶液,又兌上一點糖漿,交給患者去口服。彭巴頓得知後,是否訓斥、乃至炒了這個店員的魷魚,不見經傳,但他在嚐了一點這兌上糖漿的溶液後,一定大快朵頤。他將此液命名為可口可樂,請共同經營者魯賓遜寫下此後一百多年來隨處可見的商標“CoCa-CoCa",並進行企業化生產。彭巴頓顯然是個發明家,卻發明不了如何使自己的發明去賺取金錢,在第一年裏,他做了46美元的廣告,而營業額僅僅50美元。
同住在亞特蘭大市的藥劑師柯勒,因腦海裏嘩嘩水瀉的美元而使自己的一串串夢變得綠盈盈的,他買下可口可樂的專利權和製造權,對它被彭巴頓所忽略的商品質量,加以明確界定,“可口可樂是百分之百的清涼飲料,完全不是藥劑”;為它設計並沿用至今的廣告詞是“可口芬香,妙趣橫生,提神清爽”。他還實行了一套提供原液、 自行灌裝、讓利於各分銷店的營銷手段,很快生意由喬治亞州發展到全美各州,到可口可樂問世後的第六年,它的原液銷售量達倒了5360加侖,營業額近5萬美元……
李經緯遠沒有彭巴頓的幸運,因一樁偶然的假藥買賣而鼓搗出一項紅火了一個多世紀的產品來。80年代初,當他聽到“健力寶”的配方時,它還在廣東體育科學研究所一位名叫歐陽孝的教授的稿紙上:若采用優質礦泉水、蜂蜜、葡萄糖、鮮橙以及鉀、鈣、鎂等原料,可配製成含堿性電解質的保健飲料。這一無酒精飲料對於快速消除疲勞恢複體力、補充體內能量上,具有一定的功效。作者稱此為汽水、可樂、乳酸飲料和果汁飲料之後的第五代飲料。將這一獲得了廣東省科技成果獎的理論成果,轉換成產品‘廣州一家飲料廠報出的研製費用是100萬元,其他幾個廠子的報價也令省體協望風而逃。李經緯自己找上門來,簽訂了免費研製的合同。他是在耗費5萬元、費時近一年,曆經12。多次的試驗之後,才有了彭巴頓式的眉飛色舞……
李經緯麵對的也遠不是柯勒所麵對的美國市場。門關時,“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相隔八千裏,同飲桔子水”。門洞開了,與“健力寶”前後呱呱墜地的有北冰洋,亞洲、高橙、奧林、花城淩空、山植可樂、少林可樂、天府可樂、西湖可樂……一家家-企業吹吹打打,敲鑼開張,一個個牌子從包裝和商標上,爭相表現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的嫡親兄弟。在飲料上,中國人一向充滿了惰性的口感,恍若一頭在鐵籠裏被養肥了的虎回到了山林,一下變得亢奮異常可又不知所措起來,“健力寶”曲線再優美的浪花,也有被滔天的洪水埋沒的危險。
這種埋沒,在三水尤其明顯,當初轉產啤酒時,便有人說了:李經緯能搞成啤酒,我腦袋下地。大概是脖子上被言辭的刀子再抹上一回,也不那麼舒服,這回改口了就憑幾堆瓦缸、瓦罐和玻璃瓶,李經緯能鼓搗出飲料,居然還是第五代?隨後將“健力寶”吮上一口,又痛苦萬狀地吐出來,恍若這桔紅色的液體隻是一泡馬尿……
一家無名的手工作坊式的酒廠,能與省體協簽上研製合同,李經緯靠的是朋友。1984年3月,向他提供了亞洲足球協會在廣州白天鵝賓館開理事會的消息的,也是他在省體協任要職的一個朋友。聞訊後,他趕快送去了100箱“健力寶”飲料,讓與會者免費品嚐。正是這一次試飲,“健力寶”的運動型特色才得以迅速被體育界正式首肯,爾後被國家體委選定為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指定飲料之一。和其他數種來自北京、河北與四川的指定飲料不同的是,“健力寶”包裝的是國際上流行而當時國內還罕見的易拉罐,這又是通過李經緯朋友的朋友,在深圳百事可樂灌裝廠弄到了600打百事可樂空罐,利用對方下班時間突擊灌裝“健力寶”,才讓其他幾種軟包裝、瓶裝飲料黯然失色,難怪中國運動員賽前賽後,紛紛拿在手裏,蟒撲、疇撲打開,儼然有了東方古國正奔向現代化的幾分帥氣和爽氣……
隨著一聲槍響,許海峰,金牌!周繼紅,金牌!親菊傑,金牌!李寧,金牌……在女排獲得第14塊金牌的次日,一位日本記者以哥侖布發現了新大陸的心情,在《東京新聞》上獨家報道說:“在中國隊加快出擊的背後,有一種‘魔水’在起作用……這是一種新的飲料,今後世界各國將努力分析這種‘妙藥’的成分,並很可能在運動飲料方麵引起一場革命二‘…”此語一出,石破天驚,國際國內頓知“健力寶”乃“中國魔水”!
李經緯四、五歲時,父親被土匪捉去殺害,母親還懷著一個遺腹子。他糾扯著母親的衣襟,一種尚說不清楚的血親感,讓他膚如刀割,淚雨翻飛,母親拽開他,在河邊的沙灘上放下剛產下的弟弟,讓其生死由天。他成了廣東話裏所說的“死剩種”,可即便是一個“死剩種”,靠織補為生的母親也難養活他。小小的年紀,卻幹過很多行當,賣油核粽,做小工,擦皮鞋,到茶樓裏去給人家搖扇子,甚至去送葬人家扮醜角,以討些賞錢……他的童年,是高爾基的《我的大學》在中國的翻版。社會底層的生活,使他飽嚐了生計的窘迫,又使他領略了友誼的溫暖。隻有童心和童心的碰撞,他才能找到這個社會遺忘了的童話;隻有小夥伴們的胳膊抱在一起,他才能要回一點這片世界失去了的公平……
長大成人後,李經緯始終保持了廣交朋友、善結人緣的性格。即便是現在,他手下已經有遍布國內外的63個公司,而當年和他二起工作的老工友,多半已經白發蒼蒼,步履瞞姍;當年關心過他的領導,有的退休在家,有的在台上並不得誌,可無論有多忙,總要找時間請他們來吃頓飯,敘敘舊情。他交代秘書, 自己不在的時候他們找上門來,,一定要熱情接待,倘若他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一定得記下來。他給公司駐北京辦事處的一個主要任務便是,隻要是支持過健力寶的,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不管是在大事情上幫過忙,還是在小事情上出過力,你們都不要忘記他們,在節假日時更要想著他們……
1988年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傅高義,在經過8個月的實地調查後,寫了一本《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十年裏讓世界為之側目的經濟奇跡和風雲人物,猶如恒河沙數,浩瀚星空,在精心的裁剪下,政治家,作者隻介紹了奠定了廣東改革開放基礎的前省委書記的任仲夷;企業家裏,他也隻選擇了兩位,其中一位就是李經緯。在以簡短的篇幅介紹了李經緯的身世和健力寶的崛起之道後,作者評論道:
健力寶的開創,是在缺乏現代效率、管理、組織等概念的情況下,通過個人穿針引線帶來事業的成功。一切重要的信息都是通過朋友和熟人得到的。“健力寶”是中國傳統關係孕育出來的現代產品,而李經緯則是導演這一成就的魔術師。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是中國傳統社會曆經千年不變的天憲之一。到了當代社會,“天大地大,不如朋友的麵子大”,“哥們”、“姐們”的鐵瓷關係,常常似花蛇遊弋於密如叢林的法令、政令之間;又似輕風,往來於望穿秋水的下層和門戶森嚴的上層。深諳中國國情的我們,不能不歎服這位西方人,站在西方工業現代化標準的高度上所作出的評論一針見血。可他將健力寶的成功描繪得過於簡單和輕鬆了,在中國,沒有朋友辦不成大事,。可有了朋友,也不一定能辦成大事。雖然“健力寶”是從中國傳統關係的蠶蛹裏破殼而出,但要估價它作為現代產品的成功,作者行雲流水般飄下鍵盤的英文字母,和李經緯肩頭唯有中國人才能理解的巨大風險,顯然還難溝通……
洛衫磯奧運會後,自然不僅僅是因為那幾分帥氣和爽氣,更由於它恢複體力的明顯功效,國家隊的隊員們紛紛要求喝“健力寶”。在這之前,國家隊13支運動隊,’每年隻有6000元飲料費。倘若要他們買,攤到一個人頭上大約一年隻有幾十元錢,還不夠買一箱“健力寶”;倘若要讚助,李經緯算了一下,一年得送出去26萬元的飲料,加上對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征洛杉磯的讚助,這一年的讚助費用達到了50萬元。做出這一決定的那個晚上,李經緯輾轉反側,一夜無眠:廠裏不過剛剛有了幾萬元的銷售利潤。 自己出差在外,省了又省,吃飯要不在體委食堂,要不專找那在胡同音兄裏的冷清飯館;住在國家體委訓練局招待所地下室裏,睡的是幾元錢的一個鋪位……5 0萬元下去,而且因為競爭者如影在側,不得不先斬後奏,他明白這在三水不窗於要發生一場唐山規模的“地震”!
心兒沒有被“地震”給隱隱撼動的感覺,穩穩地立在那裏,猶如秋夜的月光下靜謐的果園,並似蒙上了如紗的霧氣一樣一次次地潮潤。在這如紗的“霧氣”裏,他聽到了訓練場上袁偉民那嘶啞得幾乎要進出火星的嗓門;他看到了賽場休息時,球衣泛出一片片鹽花的中國女排隊員們匆匆喝掉簡易包裝的桔子水,而另一頭的美國海曼、、克羅得克等女將昂起頭顱,揚起大罐的可口可樂,作浩浩牛飲……
1985年,“健力寶”的銷售總額由去年的不足100萬元猛增到5000萬元。
198.7年,經李經緯提議,公司董事會討論通過,以250萬元買下了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全國運動會飲料專用權。其時,因大筆進口設備和基建的貸款得逐年償還,企業並沒有獲得實際利潤,而且這250萬元正相當於三水縣幾家大企業一年加起來的利潤。中國,不乏爭當“貧困縣”以求國家源源補貼的地方,卻罕見這等哪怕自己瘦成一雙蚊子腿也敢於在腿上劈下二兩肉的漢子!他並沒有吃錯藥:倘若“健力寶”連全運會都打不進去,哪還稱得上是什麼“中國魔水”、“國際飲料”?倘若全運會的飲料專用權在家門口被其他企業奪了過去,“健力寶”的市場拓展便成了緣木求魚……
對方也沒有吃錯藥。權力的妙處之一正在於拉肚子也可以服用“胃舒平”:李經緯是個什麼級別的幹部?調酒廠之前不過是縣體委副主任,一個副科級。健力寶公司是個什麼級別的廠子?縣政府管縣經委,縣經委管縣輕工業公司,縣輕工業公司下才有他·健力寶,連個股級都攤不上,居然敢扔出去這麼一大筆巨款,連縣長都沒他這個膽子!這不是拿工人的血汗錢去買個人的名聲麼?三水的廠長都像他這麼個搞法,就是企業賺了錢,縣裏的經濟也搞不上去……
第六屆全運會結束不久,“健力寶”訂貨會才開兩個鍾頭,訂貨單就達2億元,當年的銷售額共計2. 7億元。
1989年下半年,第11屆亞運會的資金缺口問題,深深地擰在陳希同、伍紹祖、張百發腦門上的皺紋裏。李經緯腦門上的皺紋,也似久旱、龜裂的土地。緊接著一場政治風波,國內經濟大滑坡,西方國家大製裁,飲料市場大甩賣。尺把高的聚脂塑料瓶子,被稱為“大炮筒”,十元錢三筒、四筒,各個企業互開“炮戰”,競相壓價, 自身也被“打”得千瘡百孔。供銷部門猶如火網裏溜出來的兔子,驚惶失措地報浩了李經緯,他定下一條:寧可減產’,也不降價,“健力寶”好不容易聳起來的牌子,決不能毀於一場“炮戰”!
就在這當口,他決定連捐款和實物共讚助亞運會1300多萬元,使健力寶成為了國內第一家讚助亞運會、且讚助額最多的企業。陳希同等人的腦門上,皺紋可以綻開似雍容的金菊了,李經緯的腦門上卻“旱相”愈深:三水再有抗震性,也架不住他這麼折騰;這震波還衝擊到省裏,一位負責人未點名地點到他,恍若抽雅片煙有癮,讚助也有癮,“實在要讚助,你就讚助給省裏,這130。多萬如果放在廣東,可以辦成幾件大事情!”即便跟了他六七年的靡下,那些日子手心裏都捏著一把汗,在傳媒的聚光燈下,健力寶人風光是風光,可倘若這疲軟的飲料市場,一年半載抖擻不起來,老板啊老板,這不真成了“過把癮就死”?!
本來在亞運會籌備方案裏,沒有火炬傳遞這個項目。眼下卻異常需要這個項目,沒有比遍及國中的神聖的火炬傳遞,更能激發起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了。南朝鮮一家公司已要求以250萬美元的巨資,購買這一活動的讚助權,或者說以它的商標和實力,來包裝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這便有了某種尷尬的意味。李寧聞訊後找到組委會,表示由他去做李經緯的工作,看看是否能由健力寶公司將此活動的讚助權給承擔下來。組委會當即表示,如果健力寶能承擔下來,價格上可以再作商量。
已加盟健力寶的李寧,和李經緯不是父子,勝似父子,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大概也正因為是忘年交,他請命而來卻又腳下腳櫥。再能負重的駱駝,到了極限時,加土一根稻草,它也就趴地倒在了地上。李經緯不是個政治家,隻是個企業家,亞運會即便黃了,也無損於他一根毫毛,可眾目睽睽之下健力寶公司若垮在了他的手下,他就得吃不了兜著走……一向瀟瀟灑灑的體操王、子,在和李經緯的這次幾個小時的談話中,肯定難以瀟灑。這天晚上,李經緯又是一夜無眠,他枕著兩個路人的“枕頭”:沒有人能夠分擔企業和自己可能出現的尷尬,這是確定無疑的了擴急需得有中國人去自己放下中國迫在眉睫的尷尬,這也是確定無疑的了……。
亞運會組委會的大樓裏,響起了李經緯如敲山門的咚咚腳步聲。他說,我再窮,西裝都買了,還等別人來給我配一條領帶?他宣布,為亞運火炬傳遞,健力寶人再掏出250萬人民幣i此舉使得健力寶的讚助款達到了1600萬元,這筆超過了整個上海市讚助亞運會總數的巨資,壓在當時全公司600多員工身上,等於每人都從口袋裏掏出了2萬多元!
他配的是一條怎樣的“領帶”嗬:點燃火炬儀式上,運動員身著李寧牌服裝入場,從未被商業氣息染指、灑滿近現代多少壯麗史詩的廣場,高聳著“健力寶”飲料的巨大充氣模型。從吉祥物熊貓“盼盼”,到花雨般繽紛的各色彩帶、彩旗,上麵無不是亞運會標誌和健力寶標誌並列。此後,由他指揮的四個聖火護送小組,走西南,涉西北,越中南,進東北,’健力寶人以獵獵燃燒的聖火,呼喚起遍及中國的第一陣亞洲雄風!
他還費盡心機配了“領帶夾”。他耗費了一筆不小的開支,將市縣的有關領導請去北京觀看亞運會。。開幕式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穿上印有健力寶標誌的運動欠,所有的觀眾人手一瓶“健力_寶”。緊隨中國運動健兒搏取的每一塊金牌之後,無不是國旗、國歌、李寧服,莊嚴,激越,和諧,美麗,似一群群披著霞光的白鴿,劃過北京湛藍的秋空;似一聲聲落自京郊永樂大鍾的渾厚,共鳴起神州大地的心扉……隻有拂動在這樣一條“領帶”上,“領帶夾”才有高揚的視野,相得益彰的光亮。在一種溶於血脈、又燃燒血脈的情慷的撩撥下,領導幹部們有了暢飲美酒似的興奮,不迭地感歎:“這160。萬元,化得值!”更令他們難以忘懷的是,掏出自己的名片來,麵對上麵的“三水”兩字,對方的目光多半是茫然、陌生的,可隻要一提到三水是健力寶的老家,對方的目光裏熱烈得像一下排開了紅地毯……
亞運會開幕式的第二天,法國的商人來到公司,要求作“健力寶”在法國的代理商。亞運會火炬剛熄滅,前蘇聯、泰國的商人又來洽談在本國建立“健力寶”分廠。1990年10月底,在鄭州舉行的全國糖酒商品秋季訂貨會上,健力寶的定單幾天之內高達7.5億元,占整個大會合同金額的四分之一。
國人或許注意到了,或許還沒有注意到,無論是洛杉磯奧運會,第六屆全運會,還是北京亞運會,汗未出一身、氣未喘一口的李經緯,也是一位冠軍。這是一位未走上領獎台的冠軍,他的企業因此大步登上了高高的三個台階。這又是一位深水靜流、可孤膽始終懸在一把達摩克利斯劍之下的冠軍。和健力寶同從一個母腹裏脫胎而出的強力啤酒廠,1988年從銷往雲南的一瓶啤酒裏發現了幾隻小螺蜘,此事被新聞傳媒披露後,強力啤酒從此在全國一撅不振。他似雷達天線追蹤天邊的每一絲陰影一樣,警醒著每一罐“健力寶”的質量,為此公司一次次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線,並逐步建立了國內第一流的質量控製係統。但他比任何人更清楚,質量出了問題,企業或許還能死而後生;這三次重大抉擇,倘若有一次失誤,企業得灰飛煙滅,而他本人在三水,將死無葬身之地,就是在廣東也得破帽遮顱……
在中國,不但登主席台、講話、坐車、看病,乃至辦喪事、發訃告都得按級別,仿佛人的膽子多大也得按級別。好在李經緯沒有按他那七品都算不上的芝麻官,長出個綠豆大的膽子;好在李經緯沒有工夫去那冗長、繁瑣的體製內,逐一請示那些副處級、處級、副廳級、廳級們的膽子。關於膽子間題,褐發碧眼、滿腹經綸的傅高義先生,就是來到李經緯身邊,再跟上八個月,也不見得能弄個明白。
二
在政治的裝訂機下,多少年來,我們揮汗如雨地釘出了一本本管理企業的清規戒律,可它們到了你的手裏,一頁頁散落在地:
在健力寶公司,你一身兼數職‘在資金使用的決策權上,你比掠起陝北高原滾滾黃塵的安塞腰鼓還要威風八麵,一氣可以動用7000萬元。公司裏的幹部都是“黑板幹部”,用他了,寫在黑板上;不用他了,立馬就擦掉。公司一年隻開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中層幹部大會,一年也最多兩次。一般是專題小會,涉及到哪個部門,部門頭頭就和你一起坐下來研究。貼在牆上的學習通知,遠沒有卡拉OK比賽、健美比賽的通知多。在公司吃畢免費三餐回到家裏,看報紙的,寫材料的,也遠不及看香港電視的多。倘若問起員工,什麼叫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十個有八個說不大清楚;倘若問起公司的發展前景和個人打著滾的收人,十個有十個口若懸河,如數家珍……
你說:理論間題,讓理論家們去搞定。我們是企業,隻要完成生產任務就行了。你義說,政治不能天天去講,講多了,工人就真成了企業的主人翁了?講少了,人家就不愛國了?中國老百姓的要求並不高, 日求三餐,夜有一宿,你解決得好,他就感到企業是我的家,他就自然與企業共命運……1923年,魏拉夫當上了可口可樂公司的第七任總經理。他首創了一“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分晝夜……”的可口可樂經營規則,這一規則被經濟學家們稱之為黃金規則。魏拉夫在公司裏增設了國際部,七年後又設立CCEC子公司,成為開發海外市場的據點。一扇扇印有可口可樂標誌的太陽傘,猶如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在一個個國家的街頭和海濱絢爛地開放。打從無人管理的自動售貨機的推出,更使得可口可樂的銷售網絡,好似人體內綿繁的血脈一樣,向世界各國的縱深伸展。魏拉夫管理生涯裏最輝煌的一筆,還不僅在此,1939年,在他退出第一線擔任董事長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遍及歐‘亞、非大陸的戰火並沒有使可口可樂王國陷於災難。他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通過在白宮和國會大廈裏出色的公關活動,使得可口可樂竟然成為了赳赳戰神上一件莊嚴的掛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