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深山求道(2 / 3)

劉邦在禦書房接見陳平,他請陳平坐下後問:“朝中最近出了什麼大事?”

陳平不禁愕然,沒什麼大事啊!難道皇上不知道刺客曾攻進淮陰侯府?連忙說:“最大的事是朝會那天晚上,刺客摸進淮陰侯府,一天之內三次刺殺韓信。”

“什麼?”劉邦勃然大怒:“樊噲的中尉是如何當的,長安城為何竟成了刺客的天下!”

陳平連忙表功說:“我早有防備,派出一隊高手埋伏在淮陰侯府周圍,刺客一動手就被發現,我們把刺客打敗,還殺了他們四人。”

“幹得好!”劉邦說:“韓信終是我朝的心腹之患,但有我在一天,他就翻不起風浪。現在關外異姓王還有實力,潛伏在民間的力量更不能小覷;我們內部的驕兵悍將的心還野得很,我們還需提防,韓信現在千萬死不得。樊噲這混球太沒用,占住茅坑不拉屎,我讓他滾蛋。”劉邦略一沉吟說:“先生明察秋毫,我任命你為中尉,把長安城的治安也給我管起來,盡快把逃走的刺客逮捕歸案,消除隱患。”

陳平連忙拜謝,急忙出宮著手接管中尉之職。

韓信聽說樊噲被罷官,陳平接任中尉,心中稍安。但自己在明,孟彥雄等刺客在暗,他們賊心不死,不把他們除了,終寢食難安。想起虞子期仍未死,瀟湘的血仇還沒有報,更難以安心。

田仁這時已回到田家莊,韓信與孔氏兄妹和三個師兄商量對策,他們被軟禁在長安,在長安城又沒有根基,滿朝都是對他們心懷叵測之人,沒有可依賴的朋友,終一籌莫展。

韓信長歎一聲說:“算了,散了吧,讓我再想一想。”韓信走出內室,信步走到園中的水榭前,低頭看去,魚兒在蓮花下麵悠然自得地穿梭;抬頭遠望,雄鷹在白雲下自由自在地盤旋。自己虎落平川,被困在長安城中,不準越雷池半步,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監視之下,不禁黯然神傷。

“指揮勁旅,馳騁沙場,這輩子可能再沒機會了!”韓信心裏想:“眼前最危險的敵人是孟彥雄虞子期,必須想個方法把他們滅了,才能安生。何處可以借力呢?”韓信沿著這思路想下去“張良對劉邦影響最大,但他已淡出官場,與我交情不深,不會幫我;蕭何雖有交情,但現在隻想自保,不會為我出頭;陳平貪財,為了錢夠膽違法亂紀。”韓信發現了一線希望,“錢財是身外之物,命掉了,錢還有什麼用?隻要不斷地向這小子進貢,他就會盡全力幫我。”

但這還不夠,必須另外再想些辦法,韓信在池邊徘徊,搜索枯腸,驀然想起廢丘山中的老神仙,記得他曾說自己九年後有一大劫,非常凶險,他能幫我化解,不禁大喜。

“這老道幾年前就預測到我有劫難,應是方外高人,他說與我有淵源,長安城內外,終南山中修真者不少,他或許有辦法幫我。”韓信信心大振,連忙找來孔尚武,請他立即去請教廢丘山中的老道,請求相助。

韓信一說,孔尚武也想起老道,他拍著自己的額頭說:“真蠢,我為什麼活神仙也想不起來,該打!”連忙與孔尚文一道,騎上馬向廢丘山中馳去。

兩人來到山下,寄存了馬匹就向山上走去,第二天黃昏,兩人來到一個山頭,估計是幾年前發現炊煙的地方,兩人下了山,在附近找了個遍,卻找不到美麗的山穀和莊子。夜色四合,山風呼嘯,寒氣四起,兩人心中彷徨,正不知是進是退,孔尚文眼尖,忽見一顆大對後走出兩個人,定晴一看,是兩個道姑。

兩名道姑也發現了他們,雙方都楞了一楞,心中不約而同地想:在這人跡罕見的深山中怎會有人?走在前麵的道姑合掌問:“深山巨塹之中,客從何來,往何處去?”這道姑約三十歲左右,語音柔和,眉目如畫。跟在她後麵的道姑容顏稚嫩,看來隻有十三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