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兒童教養禁忌(一)(2 / 3)

2.批評要務實忌虛誇。孩子有錯,有一是一,批評要有理有節,客觀公正,恰如其分,使孩子心悅誠服。切忌誇大其辭,將小事擴大化,孩子不但不服氣,甚至可能破罐子破摔,達不到批評教育的目的。

3.批評教育忌以罵代教。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家長批評教育要有說服力。切忌高喊叫罵、聲色俱厲、諷刺挖苦,不僅有損自己的形象,也會傷害孩子純真的心靈。

4.批評忌揭老底。“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家長的批評要有針對性,現在的錯誤不要聯係過去,不算舊賬。算舊賬易使孩子灰心喪氣或產生抵觸情緒。

5.批評教育忌時機不當。孩子犯了過錯,正值生病、學習、吃飯、睡覺、情緒低落或有小朋友來訪時,暫時不要批評。不合時機的批評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使孩子感到家長的冷漠與寡情。

9.忌忽視情感的培養

家長從嬰兒初期就要關注孩子情緒的發展,經常和嬰兒交流,是保證嬰兒情緒愉快的重要條件。

嬰兒自呱呱落地就有了原始的情緒反映,這主要取決於生理和健康上的需要。隻要吃飽、睡足孩子就會愉快;若身體不適或受到刺激,就會哭鬧。兩三個月的乳兒已產生了與母親(或成人)交流的社會需要,當逗他玩時就笑,單獨一人時就哭。四五個月時,孩子有了擺弄物體(活動)的需要,這時,有無玩物則是嬰兒情緒變化的原因。六七個月的孩子對親人已有依戀,孩子的情緒會因撫養者的去留而發生變化。1歲以後,隨著孩子適應能力的增強,嬰兒的肯定情緒的反映開始超過否定情緒。3歲左右的幼兒開始出現比較複雜多樣的社會化情感。家長在情感上要多給幼兒以愛撫,這對於培養幼兒良好、健康的情感極為重要。家庭還要建立合理的生活製度,使孩子心情愉快,使幼兒生活在活潑、溫馨、和睦的環境之中,這不僅有利於兒童的身體健康,也能使孩子積極、活潑、富有朝氣、心情愉快,有益於幼兒情感的發展。

10.忌忽視意誌的培養

嬰兒5個月後,隨著手、眼的協調,會主動地觸摸玩具;稍大一些會爬過去拿玩具,這可看做是意誌行動的萌芽;1.5歲時,能表示“要”與“不要”,幼兒已有了行動的目的;3歲幼兒能表現出強烈的獨立行動願望,許多事可以自己來做,意誌行動開始發展。但兩三歲的幼兒還談不上真正的意誌行動,隻有隨意動作和語言發展,這是以後意誌發展的基礎。

幼兒初期,行動自覺性很差,行動不能很好地服從於一定的目的,更不能獨立地給自己提出活動的目的,他們的活動極易受外界的影響而轉移行動目標。幼兒晚期,孩子的自覺性有了一定的發展,能為達到行動的目的,控製自己的行為和內心矛盾,是自覺性的發展。隻有孩子的目的性、自覺性、堅持性、自製力得到協調完善,才是兒童意誌形成的標誌。

意誌是達到目的、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所以,加強培養兒童的“意誌品德”是家長的職責。一般包括,幫助幼兒確立行動目標;鼓勵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建立嚴格的生活、學習、遊戲規則和紀律;發揮榜樣作用;注意個別教育。逐漸地培養孩子的堅強意誌,為今後的學業成功奠定基礎。

11.忌忽視性格的培養

性格是通過行為區別和認識的。一群孩子一起遊戲,各有不同的參與方式,不同的活動方法和行為特點,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性格的基本特征和特點。在語言交流上,從孩子說話多少、速度快慢、誠實與否、語言風格等,都能體現出他們的性格特點;從眼神、笑容和表情也能反映。

3歲左右的幼兒已表現出淘氣、執拗、溫順、獨立、反抗等性情。心理學家稱這是兒童個性發展的“第一反抗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特征,也是幼兒個性發展的關鍵期。研究發現:有反抗、獨立傾向的孩子大多數意誌堅強,有獨立分析、判斷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其他個性的孩子多數則不具有這些能力。

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是家長的責任。孩子的良好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形成的,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孩子自出生後就不斷地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影響。父母的榜樣,社會的影響,時時刻刻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集體熔爐的冶煉,自然文化的熏陶,生活實踐的磨煉,優秀人物的影響,都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家長,應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要有正常的心態,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良好性格。

12.忌過晚培養能力

能力是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形成的,知識和經驗越豐富,能力則相應提高;而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又以能力為前提條件。因此,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眼、耳、腦、手共同參與,以加深記憶、提高智力水平。孩子的智力水平越高,知識、技能的掌握就越快,理解就越深,記憶就越牢固。如果智力水平較差,不僅知識學習掌握得緩慢,理解膚淺,記憶也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