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生理心理禁忌(2 / 3)

預防“悲秋”最有效的辦法是起居有常,作息有時,生活有律;經常在室外鍛煉身體;在晴朗的日子裏盡量接受陽光沐浴;多吃含蛋白質高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和豆類等,這些食物可使大腦產生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能消除抑鬱情緒;中醫認為,羊肉能助元陽、益精氣,可多食用。

另外,勤奮的工作、廣泛的社交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都可產生視秋而不見的效果。

7.忌自卑

自卑,就是自己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

自卑的人心情低沉,鬱鬱寡歡,常因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而不願與別人來往,隻想與人疏遠,缺少朋友,甚至自疚、自責;他們做事缺乏信心,沒有自信,優柔寡斷,毫無競爭意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和歡樂,因而感到疲勞,心灰意冷。

自卑者往往會出現各種病症,如頭痛、乏力、焦慮,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等等,這些表現都是衰老的征兆所在。

要防止早衰,就應摒棄自卑心理,客觀地分析自我,認識自我,熱愛自我,樹立起生活的勇氣。

8.忌嘮叨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嘮叨”一旦成為習慣,不但家人煩,外人煩,自己事後也常常後悔。“嘮叨”有三種類型:

1.強調型。對別人做事不放心,反複叮嚀,常常惹得火氣盛的年輕人公開頂撞,行為上出現逆反現象,真是“好心不得好報”。

2.發泄型。由於對事情看不慣,就一味地發牢騷,怨這怨那,常常惹得周圍人敬而遠之,甚至造成人際關係緊張或破裂。

3.混合型。即以上兩種類型的行為表現集於一身,其危害更為嚴重。

怎樣克服這種毛病呢?

1.自己用錄音機把“嘮叨”的話錄下來,每天早晨反複聽幾遍,連續聽3天。如果沒錄音機,可請在場的人完整地複述一二遍也可。用這種“厭惡療法”可使自己親身體味到“嘮叨”給人帶來的煩惱,有助於克服愛“嘮叨”的毛病。

2.找一個無人的地方,把自己內心的牢騷發泄出來。如果是在家中也可麵對發泄對象的照片或畫像,這樣更易把不良情緒宣泄淨盡,既可康複情緒,又不傷人。

3.對輕度“嘮叨”者可嚐試使用“活動替代法,或“轉移療法。即當要發牢騷的時候,舌頭在口腔中反複轉動1~3分鍾,以此代替“嘮叨”,並提醒自己回憶每次“嘮叨”之後的不良後果。如此法不見效,可暫時離開這種情境,避開眼前的不良刺激。眼不見,心不煩,待情緒調整好後,再回到原來地方,時過境遷,“嘮叨”就會自然而止。

9.忌發怒

怒是人對外界事物的一種情緒反映。中醫學明確指出,“怒傷肝”,“多怒則百脈不定”。現代醫學認為,憤怒時機體處於一種應激狀態,使血壓升高、血糖分解加速、腎上腺素反射性地加速分泌,引起心動過速、氣促和焦慮不安。

從病源角度看,易怒可導致高血壓、潰瘍病、風疹、心悸、失眠、腦血管意外、猝死和各種精神病。

從社會學角度看,憤怒可破壞人際關係,阻礙情感交流甚至引起家庭破裂。

遇事易怒者,要學會自尊自重,不讓憤怒折磨自己,使暴跳如雷轉化為自我控製,進而變為心平氣和。

怎樣製怒呢?有以下幾點:

1.自我克製。當憤怒時首先冷靜下來,努力克製。發怒的最初10秒鍾是關鍵時刻,不妨咬緊嘴唇,心中默念“息怒”、“隨便發火對誰都不利”等。一旦克製住,憤怒便會有煙消雲散的可能。

2.推遲憤怒時間。如果在特定環境下總是動怒,可力求推遲發火,如15秒、30秒……在所有製怒方法中,延長時間是衝淡各種激烈情緒的好方法之一。

3.轉移法。這是積極接近另一種刺激的製怒方法,如發怒時轉為有意識地唱歌、聽音樂或想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等,使憤怒情緒得以緩解。

4.躲避法。遇上易引起發怒的事,立即避開,眼不見心不煩,或去戶外散步。

5.自我提醒法。發怒時不斷提醒自己要“製怒”,以控製自己的情緒。

10.忌悲傷過度

人世間誰都會遇上悲傷的事情,如事業受挫、親人逝世、疾病折磨、受人侵害等。悲是一種不良的心理,長期悲傷會使人體器官受到損害,甚至導致某些器官的病變。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悲傷會引發一係列心身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竇性心率過速、胃潰瘍等。

悲傷能損害人體健康,所以應該加以節製。如當親朋好友去世時,最好是以“自拔”精神化解悲痛;不要長期沉浸在悲痛之中。《莊子·養生主》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老子死了,老友秦失(音逸)來吊唁,大哭三聲就走了。其所以如此,是他認為人由生到死是自然規律,用不著過分傷害自己身心。莊子認為,人能隨時而順,隨遇而安,哀、樂就不會過分刺激他了。

由疾病引起的悲痛,最好是以“樂”散之,以“笑”驅之。以“喜勝悲”,求得“樂而忘悲”。對於一般人來說,還可采用外出旅遊、參加社交和文體活動等製悲方法,讓歡樂的氣氛掃去心頭的悲痛。

11.忌生悶氣

生悶氣。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折磨自己。

從心理上講,生悶氣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是一種消極的甚至是有破壞性的心境。可以使內髒活動和內分泌係統失常,胃口不佳,消化不良。長期煩悶、苦惱,還會導致血壓升高和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