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飲食營養禁忌(二)(1 / 3)

45.豬肝忌炒得太嫩

豬肝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富含維生素A和微量元素鐵、鋅、銅等,而且鮮嫩可口,很多人喜食。但不少人還不知道,吃豬肝要先去毒。

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毒物中轉站與解毒器官,各種有毒的代謝產物和混入飼料中的某些有毒物,如農藥等都會集聚在肝髒中,並被它解毒,經腎髒從小便中排出。肝髒也會發生炎症,甚至肝癌。此外,肝吸蟲等寄生蟲也會寄生其中。所以,肝髒是個“納垢藏汙”的場所。倘若肝髒的各類毒性物質未能排淨,或解毒功能下降,有毒物質就會殘留在肝髒中,可能誘發癌症、白血病及其他疾病。

有人吃炒豬肝喜歡嫩,甚至帶血吃,認為這樣才鮮嫩味美。殊不知,因為在鍋中炒的時間太短,不但難以殺死豬肝內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蟲卵,同時也不能有效地除毒。所以,豬肝不宜炒得太嫩。

46.吃螃蟹忌用水煮

用水煮螃蟹,其美味和營養會大量溶於湯內,使鮮味走失,營養成分大減。科學的做法是,將整隻螃蟹腹朝上,擺入蒸屜內蒸熟。蒸比煮的溫度高,熟的快,能縮短烹調時間,且可殺死蟹體內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等。同時,還可以減少蟹體內胃腸等對肌肉的汙染機會,確保肉質潔淨味美。

47.鮮筍忌切後立即烹炒

鮮筍質嫩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鈣、鐵、磷、粗纖維等營養成分。

鮮筍具有滋陰、化痰、益血、消食、明目、通便等功效。含有的粗纖維在消化道內能吸附脂肪,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對於預防消化道癌症和單純性肥胖症很有益處。但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營養素的作用,吃鮮筍要講究科學。鮮筍在炒之前應用開水焯一下,忌切後立即下鍋炒。烹調時須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炒之前的預處理。鮮筍含有多量的草酸,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故在燒炒前先應把筍用開水燙3~5分鍾,使筍中大部分草酸分解,除去澀味。在燒炒時要燒熟煮透,進一步消除草酸。

2.病患者要慎食。由於鮮筍中含有草酸,草酸容易與鈣結合成草酸鈣,體內草酸鈣多了易形成尿路結石,故腎結石患者不宜多吃鮮筍。鮮筍含較多的粗纖維,為寒性食物,難以消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炎、肝硬化、靜脈曲張等患者也不宜多吃,以免加重病情。

48.粉絲含鋁忌多吃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粉絲品種繁多,如綠豆粉絲、蠶豆粉絲,更多的是澱粉製作的粉絲,如山芋粉絲、米粉絲等。由於粉絲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收各種鮮美湯菜中的美味而使其鮮味大增,尤其是冬令吃火鍋更是缺少不了的。有的人特別喜歡吃粉絲,一次能吃上一大碗,有的人甚至以粉絲為主食充饑。這種吃法對身體是有害的。因為,粉絲在加工過程中要添加約0.5%的明礬。加入的明礬與粉漿凝聚在一起,而且隨其成形和幹燥。眾所周知,明礬中含有較多的鋁,鋁對人是有害的。因此,粉絲為富含鋁的食品,忌多吃。

49.油條忌常吃

製做油條所用的麵往往加入一定量的明礬(鉀鋁礬)。一般50克麵粉的油條中約含鋁10~12毫克。一個人如果每天早上食100克油條,鋁的攝入量即可達20毫克以上。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長年累月經常吃,鋁就有在體內蓄積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人們每天從飲食中攝入的鋁約為10~80毫克,其中大部分經消化道排出,少部分在睾丸、腎、脾、肌肉、甲狀旁腺、骨胳和腦組織內蓄積。鋁是人體的非必需微量元素,以往一直認為對健康影響不大。但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在研究老年性精神病時發現,許多老年性癡呆或精神異常的患者,腦內的含鋁量比正常人高10~30倍。經過進一步地研究證實,食品中含鋁量過高,將導致人的早期衰老。鋁在腦中蓄積可使記憶力逐漸喪失,甚至癡呆。鋁還可抑製磷的吸收,幹擾體內正常鈣磷代謝,導致骨質疏鬆、骨折等。

此外,炸油條用的油脂,由於在油鍋中反複炸的時間較長,溫度又高,很容易生成多種形式的有毒聚合物。這些物質隨油條大量進入人體後可致肝功能改變,生長發育緩慢,甚至生育功能障礙。加之,油脂在炸油條過程中與空氣接觸,會通過複雜的熱氧化反應,產生過氧化物。這種物質對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攝入量大可導致胃腸炎症。由此可見,油條不宜常吃、多吃,尤其老年人更應少吃。

50.臭豆腐忌多吃

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有很多人都喜歡吃,但臭豆腐食用過多是有害的。

因為,臭豆腐的發酵工序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在整個發酵過程中易被微生物汙染。據測定,臭豆腐中含有大量揮發性鹽基氮,平均每千克含有4.9克。同時還含有硫化氫,平均每千克含有16.5毫克。這兩種成分均為蛋白質分解的腐敗物質;對人體有害。除此類物質外,臭豆腐常受細菌汙染,其中包括致病菌。因此,臭豆腐不宜多吃。

51.鬆花蛋忌多吃

鬆花蛋雖清香適口,但食用過多對人們尤其是對青少年危害較大。

因為,鬆花蛋是用純堿、石灰、鹽和金生粉(即氧化鉛)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包裹在鴨蛋(或雞蛋)外醃製而成的,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鉛,所以經常食用會引起慢性鉛中毒。中毒後表現為失眠、關節酸痛、貧血、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思維緩慢、智力減退和腦功能障礙等。而且鉛在人體內還能取代鈣質,可以引起缺鈣。因此,鬆花蛋不宜多吃。

52.豆腐忌與菠菜一起燒煮

豆腐中含有豐富的鈣質,每100克豆腐裏含鈣量高達240毫克,是人體特別是兒童十分需要的。而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當它遇到豆腐中的硫酸鈣、氯化鎂時,就會生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草酸鎂等白色沉澱物,從而破壞了豆腐中的鈣質。因此,最好不要將菠菜與豆腐一起燒煮。如果非在一起燒煮可先將菠菜用開水焯一下,使大部分草酸被溶解以後,再與豆腐一起做菜就會好一些。

53.綠葉蔬菜忌燜煮

各種綠葉蔬菜中均含有豐富的營養素,也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人吃適量的新鮮蔬菜,不會引起中毒。但當蔬菜腐爛變質或烹調時燜煮時間過長,硝酸鹽便還原成亞硝酸鹽,可引起中毒。初期為皮膚、黏膜出現青紫,如有20%的血紅蛋白已轉變為高鐵血紅蛋白,則可造成機體組織缺氧,產生“窒息”。有時,吃了含有大量硝酸鹽的蔬菜,由於腸道細菌的作用,則硝酸鹽在體內還原成亞硝酸鹽,也會發生中毒。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主要來自蔬菜。因此,在蔬菜存放過程中要防止腐爛,綠葉蔬菜不能長時間燜煮,煮熟後也不要存放時間太久。

54.蔬菜焯水忌冷水下鍋

焯蔬菜時如果用涼水下鍋,當水溫30~65℃時氧化酶便大量釋放,維生素即遭到破壞;如果是沸水下鍋,氧化酶就會立即失去活性,從而能保持蔬菜中的大部分維生素C。另外,焯水時如果水不開就放入蔬菜,勢必延長焯水時間,這樣,蔬菜中的營養素就會大量地溶入水中,而且會使蔬菜失去脆嫩的質地,變得軟爛。另外,焯水時間長,則蔬菜中的葉綠素也會迅速分解,失去原有的翠綠色澤,影響蔬菜的質量。因此,蔬菜焯水宜在沸時下鍋且時間不宜過長。

55.忌用涼水放菜燒湯

有人在燒湯時,在涼水中先放菜再煮,或者在水燒到一定程度而未燒沸就放菜繼續煮。這兩種方法其實都是錯誤的。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其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促使正常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人的應激能力等。缺乏維生素C時易疲倦、虛弱、急躁、關節疼痛、牙齦出血、牙齒鬆動、皮下出血等。與維生素C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氧化酶的物質,那就是維生素C氧化酶,這種酶在50℃左右時活性最強,它可將維生素C氧化破壞掉。

當我們用涼水燒湯時先放入蔬菜,在水溫50℃左右時,處於活化高峰的維生素C氧化酶會立即將維生素C氧化而破壞掉;而當我們在水燒了一會再加蔬菜時,恰遇維生素C氧化酶,同樣也會將蔬菜中的維生素C破壞掉。

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水燒開時再放入蔬菜,並且時間不要過長。這樣,既保持了蔬菜原有的色澤,又可使其中的維生素C不受損失。

56.做鮮湯禁忌

1.熬骨頭湯忌熱水下鍋。因為骨頭或多或少帶些肉,如果一開始就放在熱水中,會使骨頭表麵的肉驟然受熱,從而使肉中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於湯中,則湯的味道就不如放冷水燒出的味道鮮美。

2.做鮮湯忌過早放鹽。鹽有滲透作用,最容易滲入原料,使其內部的水分析出,加劇蛋白質的凝固,從而影響湯的鮮味。

3.做鮮湯忌薑、蔥、酒等作料過多。這些作料會影響湯汁的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