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體育鍛煉禁忌(2 / 3)

因此,睡前應選擇一些能使機體入靜的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或者做氣功等。這些活動都有助於血液重新分配,使腦中血液流入四肢,對神經起鎮靜作用,有利於入睡。

11.青春期健身鍛煉禁忌

1.忌盲目追求運動量。年齡處於青春初期的少年兒童,身體尚未充分發育。在生理方麵,肌肉纖瘦、骨骼細嫩、內髒器官不成熟;在心理方麵則是人小心大、自我估計不足。若是憑一時衝動或興趣,驟然進行強度大、負荷重、對抗激烈的大運動量活動,會造成運動損傷,如骨折、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

2.忌運動缺乏針對性。人體各器官組織的發育都有各自的最佳期,健身鍛煉應選擇最有針對性的項目。如12~15歲(女11~13歲)是身高的突增期,平均每年增高7厘米,此時進行球類、遊泳、奔跑等伸展性練習,有助於長高。又如15~17歲(女13~15歲)是肌肉迅速增長期,進行體操、負重等力量性練習,有助於強健肌肉。若是長高鍛煉負重、長肌肉鍛煉奔跑,健身的效果將大為降低。

3.忌鍛煉項目單一片麵性。各種運動項目對青少年健康發育都有優點和不足,應全麵鍛煉。一般說來,足球運動對下肢和心髒的鍛煉效果較好,對上肢和軀幹的效果就差些。進行器械體操運動時,上肢和軀幹鍛煉多,對心髒和下肢的鍛煉相應較少。因此,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點,以一兩項運動為主,輔以多項目的練習,是青少年進行鍛煉身體的理想途徑。

4.忌鍛煉逆反“生物鍾”。人體的興奮與抑製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人們常說的“生物鍾”有關。晨6時、課間9時和下午4時以後是青少年進行健身鍛煉並促進學習效率的最佳運動時間。運動量可根據當時的心理和生理狀態自己把握。如果顛倒運動量次序,擾亂“生物鍾”,就會使內分泌和生活節奏不協調,於健康發育不利,於學習生活無益。

5.忌環境衛生不適當。清靜幽雅的運動環境是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獲得“吐故納新”的良好條件。不注意運動條件和體育衛生的鍛煉,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如在水泥路等堅硬的場地上運動,吸入霧中混雜的多種化學物質,易引起呼吸係統的疾病和眼角膜炎;在塵土多、空氣混濁的環境裏運動,會妨礙肺泡的氣體交換,造成人體供氧不足。

6.忌急起急停。青少年在健身鍛煉方麵的一大缺點是自我控製能力較差。有的運動前不做準備活動,有的在劇烈運動後不做整理活動,甚至大汗淋漓跑進室內後便馬上就餐或學習。前者易造成肌肉、關節的拉傷和扭傷,並引起腹痛;後者則會因大腦缺血發生頭暈、嘔吐,甚至昏厥現象。此外,飯前飯後半小時劇烈運動有礙消化。

12.夏季鍛煉禁忌

1.忌驟然降溫。夏季鍛煉後出汗較多,需要及時清洗身體才感到舒爽。但切忌用涼水衝洗,以避免皮膚突然受到冷的刺激,使毛細血管驟然收縮,體內的熱量難以散發,反會感到不適,而且還容易發生感冒、發熱。

2.忌大量喝水。劇烈運動後體內水分消耗是大的,需要得到及時、適量的補充,以平衡機體對水、鹽分的需求。但切忌大量猛飲涼開水,最好少飲一些溫鹽開水。因為此時各內髒器官也需要適當休息,調劑生理平衡,如大量猛飲開水,會給消化係統、血液循環係統(特別是心髒)加重負擔。同時,大量喝水又會增加排汗量,使體內鹽分增大排出,容易產生腿肚抽筋、肌肉痙攣現象。

3.忌烈日暴曬。夏天日照早、光線強,切忌在強烈的日照下進行鍛煉。因為日光雖有殺菌滅菌、提高人體抗病力的優點,但日光中的紅外線會透過毛發、皮膚和骨骼透射到腦膜、腦細胞,引起類似中暑的不適症狀。而且,過量的日光照射會誘發皮膚癌。

4.忌多喝冰凍飲料。劇烈的運動會使體內血液循環迫向體表進行,人的胃腸消化道的血液循環相應減弱,甚至暫時處於貧血狀態。這時若大量飲用冰鎮飲料、冰淇淋、冰棒等會使胃腸受到強烈刺激,造成血管收縮,產生胃腸痙攣而導致胃痛、腹痛,同時還會損害其正常功能。

13.忌不願爬樓登梯

從科學家的研究中得知,如果一個人體重60千克,住在五層樓,每天上下樓5次,就要消耗較多的熱量,比散步多4倍(同一單位時間裏)。

爬樓梯時,由於腰背部和腿部不停地活動,這些部位的肌肉和韌帶力量便可以得到增強,關節功能也可以得到改善。隨著登樓梯時呼吸的加快,肌肉有節奏地收縮和放鬆,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人體能量代謝,增加心肌的供氧量,有利於增強心肺功能。

14.忌鍛煉後立即洗澡或遊泳

由於打球、跑步等劇烈運動後,往往汗流浹背、氣喘籲籲,於是趕緊洗澡或遊泳,認為這樣既可洗淨汗汙,又可消除疲勞。這樣做不僅危害健康,而且容易發生意外。

因為,人們在劇烈運動後體溫升高,皮下血管明顯擴張,血流量增大,如果此時馬上洗冷水浴或遊泳就會影響汗孔開張,使熱量不得散發,則引起肌肉風濕病;同時,劇烈運動後,肌肉皮膚血管擴張,以適應散熱及清除代謝產物的需要。若此時洗冷水浴或遊泳,皮膚肌肉血管遇冷就會收縮,大量血液回流到心髒,減少了肌肉血液供應而加重了心髒負擔。此外,劇烈運動後體溫升高,突然受冷刺激,冷熱溫差大,容易引起鼻咽部毛細血管急劇收縮,使局部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感冒、咳嗽、咽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