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居功自傲、微言被誅——賀若弼
賀若弼是一個將門之後,小的時候就很有誌向,非常驍勇,擅長騎馬射箭,在文學上也有所精通,所以一時之間有了很大的名聲。在北周時期,賀若弼就已經開始為官了,楊堅登基之後,希望能夠吞並江南、統一中國,在征求了很多人的建議之後,尚書左仆射高熲向隋文帝推薦賀若弼說:“朝臣之內,文武才幹,無若賀若弼者。”楊堅也很認同,於是拜賀若弼為吳州總管。後經過幾次戰役,賀若弼屢立戰功,在楊堅謀議滅陳之策的時候,賀若弼也向隋煬帝獻上了取陳十策,這讓隋文帝非常賞識。不久賀若弼以伐陳有功,封上柱國,官至大將軍。
賀若弼雖然已經為大將軍,但是仍然不滿,他認為自己的功勞是在所有人之上的,理應封為宰相,所以心裏常常不平衡,而賀若弼偏偏是一個不知道隱藏情緒的人,時不時的便將不滿的情緒顯露出來,就因為這樣,在公元592年賀若弼被罷官。被罷官的賀若弼不僅沒有反省自己,反而越來越生氣,常常出言不遜,幾年之後,隋文帝將賀若弼關到獄中,責問他說:“我以高熲、楊素為宰相,汝每倡言,雲此二人惟堪啖飯耳,是何意也?”賀若弼卻淡定的回答:“熲,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並知其為人,誠有此語。”當時的大臣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都認為賀若弼太過怨憤,請求隋文帝對賀若弼處以死刑。但是隋文帝覺得賀若弼功勞很高,所以免他一死,除名為民。隋文帝還是比較寬厚的,尤其是對於自己的有功之臣。沒有幾年,就恢複了賀若弼的爵位,每次宴請賞賜的時候,也都會給他很高的待遇。
賀若弼的父親賀若敦在為官期間就曾經因為口出怨言,而為北周晉王所不容,被逼自殺,賀若敦在臨死以前,曾經囑咐賀若弼說“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誌。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並且用錐子刺賀若弼的舌頭到出血為止,讓他記住一定要要慎言。但是賀若弼顯然沒有記住父親的教誨。在楊廣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經問賀若弼:“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優劣如何?”賀若弼說:“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是鬥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楊廣接著問那誰是大將,賀若弼自信滿滿的說:“唯殿下所擇。”那意思就是說隻有他賀若弼才能稱大將。這種狂妄自大的態度讓楊廣非常不滿。公元604年,楊廣登基,賀若弼被漸漸疏遠。後來楊廣去榆林北巡,命人製造可容納千人的大帳篷,賀若弼認為這樣行事太過奢侈,被楊廣之後認為他是誹謗朝政,於是被誅殺。
賀若弼不懂得謙遜為何物,最後因為居功自傲,微言被誅。這也是在告誡我們無論身處何時都不要忘記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