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采藥圖
於是,他離開了太醫院,一麵行醫,一麵讀書作筆記。到35歲時,他已讀了800多種藥書,摘記的筆記有幾百萬字,能裝幾個櫃子。有一次,李時珍見書上說,白花蛇皮下有24塊斜方形的花紋。為了證明真假,他一個人爬上山,抓了一隻白花蛇,果然肚皮下有24塊斜方形花紋。這事更啟發他要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為重修《本草》準備更科學的物質條件。
他帶著行醫中的問題,背著行囊,離開家鄉。為了找尋藥物標本,辨證真偽,他不怕山高路遠,不避嚴寒酷暑,走遍了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的山山水水,虛心向勞動人民請教,拜他們為師。向漁民、獵人、樵夫、農民、遊醫學習水生植物、鳥類野獸、樹林百草、五穀雜糧、民間驗方等知識。
1578年,李時珍已經61歲了。從34歲到61歲,他經過整整27年的艱苦勞動,看了近千種書,走了上萬裏路,聽取了千萬人的意見,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終於寫成了《本草綱目》。全書共190萬字,52卷,16部,62類。其中植物1195種,動物340種,礦石357種。共搜集藥物1892味。此外,書前附有藥物圖1110幅,每味藥後附有用法和方劑,典載了11096個藥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綜核究竟,直窺淵海”,係統地總結了我國古代醫學的豐富經驗。它“振綱分耳,綱目分明,博而不繁,詳而有要”,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民間工藝三朵花
我國民間工藝美術曆史悠久,技藝高超。窗花、團花、烙花是我國工藝美術花壇中的三朵花。
窗花,是民間剪紙藝術的一個品種。它具有簡潔、明快、樸實和裝飾等特點。窗花是我國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曆來年節和喜慶的日子裏,許多人家的門窗內外,都貼上窗花、吊錢兒,以增加節日氣氛。窗花來自民間,出自勞動人民自己的手,是反映自己的生活的藝術創作,表達了勞動人民追求幸福、和平的美好願望、樸實的情感。人們把象征吉祥、富足的各種動物、花卉形象逼真地剪好,貼在窗戶上,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喜鵲登枝”等。窗花,現已成為一種特定的裝飾藝術品。
團花,也叫球花,是單獨紋樣的一種。它是將選取的寫生素材組成圓形紋樣,有作四周放射狀的,有作旋轉環繞狀的。在古代的青銅器上,以及瓷器、陶器、印花被單、床罩或花布上,都有不少的團花裝飾,為人們所喜愛。
烙花,也叫燙花,是我國民間工藝品之一。用燒熱的鐵扡在扇骨、梳篦、葵扇或木製、竹製家具上燙出各種人物、走獸、山水、花鳥等紋樣。河南省南陽出產的烙花工藝品聞名國內外。
內畫壺
用一根約20厘米長的竹簽,頂端削尖彎成鉤狀,或綁上狼毫,蘸上顏色,伸進鼻煙壺內,在磨砂內壁上繪以人物、花鳥、走獸乃至書法等。這是我國獨特的手工工藝,難怪海外人士說它是“神秘的、不可思議”的藝術,擊節讚賞,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