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商湯建國,商紂亡國(1 / 1)

商族是由一個很古老的部落發展而來的,她的祖先契,曾協助大禹治水而有功於世。契傳十四世至商湯,正值夏桀在位期間,當時商的力量還處於發展之中,是夏朝的屬國。

商湯

商湯即位之後,社會生產迅速發展,完成了向奴隸製的轉變,逐漸形成了與夏朝的對峙局麵。夏桀曾把湯囚禁在夏台,後迫於諸侯們的反對,才釋放了他。商湯回國後,假意臣服,坐觀其變。同時任用伊尹、仲虺等賢臣,勵精圖治,積蓄力量,積極進行滅夏的準備。不久,夏桀的荒淫生活和殘暴統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商湯乘機發兵攻夏,與夏桀大戰於鳴條。夏桀慘敗,逃至南巢,不久死去,商湯班師回朝,即位為王,建立了商朝。

商朝大約有600年曆史,從商湯建國至商紂王亡國,共傳十七世三十一王。

以盤庚遷殷為界線,商朝的曆史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盤庚遷殷前的100多年內,商王朝由內亂而衰落,諸侯背叛,王都5次遷徙。盤庚即位,為了鞏固王權,打擊貴族,經過準備和動員,遷都於殷,為商王朝找到了最理想的定都地點。從此,商朝進入一個新的曆史時期。武丁繼位後,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發展。他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從而得到了賢相傅說,實現了“中興”。武丁在位59年,對四周的方國和部落進行長期征伐,打敗了土方、鬼方和“荊楚”,消除了一些強悍部落的威脅,使中原的奴隸製文化進一步發展。武丁時期,商朝的疆域和政治影響,東至海濱,西達秦隴,東北到遼寧,南逾長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商代是我國奴隸製的發展時期,勞動人民創造了燦爛的物質和精神文化。世界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青銅器的傑出代表。甲骨文的出土,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曆史上溯到三四千年前。商代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紡織業空前繁榮,天文、曆法、氣候、醫療等科學知識都處在當時世界的前列。商朝是當時最先進的文明古國之一。

司母戊大方鼎

奴隸製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引起了奴隸階級的反抗。商王朝為了維護奴隸製統治,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統治機構。商王自稱“餘一人”,中央有“殷正百辟”(百官),地方有“殷邊侯甸”(諸侯)。左、中、右“三師”是其軍隊的稱呼;還有“湯刑”,刑法據說有300條之多。慘無人道的人殉和血祭,充分暴露了血淋淋的階級壓迫。

商紂王即位,更加倒行逆施。史書記載,商紂王聰明能幹,能言善辯,力量過人。同時,他又剛愎自用,摒棄賢良,拒絕臣諫。商紂王好大喜功、長期發動對外戰爭,特別是對江淮一帶的東夷,傾全國兵力進行了征伐。雖然取得了勝利,並有一定的曆史進步作用,但是連年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商紂王是曆史上有名的荒淫無恥、貪得無厭的暴君。他用重稅盤剝的錢財裝滿了方圓三裏,高過千尺的鹿台。把從各地搜刮來的糧食裝滿了巨大的钜橋倉庫。整天沉溺在女色之中,對寵姬妲己言聽計從。用“炮烙”之刑殘害百姓,搞得天怒人怨,危機四伏。廣大平民的破產和奴隸的反抗,說明商紂王時期階級矛盾的加深和激化,不少奴隸主貴族的被殺和出走,說明統治階級內部的分裂。此時,西方興起的周朝抓住這一時機,起兵伐紂,推翻了紂王的統治,商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