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女真建立金朝(1 / 1)

女真族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生活在黑龍江、鬆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隋、唐時史書上稱“靺鞨”,他們過著以漁獵為主的氏族部落生活。唐朝政府在黑龍江下遊設置黑水都督府,治理當地的黑水靺鞨。女真族就是由黑水靺鞨發展而來的。唐亡後,五代時契丹族在東北興起,女真族受遼的統治。

10世紀中葉,女真族的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地發展,特別是女真族中的完顏部在按出虎水(今黑龍江阿什河)一帶,開始學會耕墾、煉鐵等先進生產技術,勢力逐漸強大。到烏古乃當部落首領時,完顏部統一了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女真族很快由氏族社會進入奴隸社會。烏古乃的孫子阿骨打,是女真族的一位傑出領袖。他於1114年聯合女真各部,發起反抗遼朝統治的鬥爭。1115年,女真族擺脫了遼朝的統治,阿骨打在按出虎水附近的會寧(今黑龍江省阿城縣白城)建立國家,國號金(女真語“按出虎”就是“金”的意思)。

女真族奴隸主貴族建立金國後,繼續對遼作戰。阿骨打的繼承人吳乞買(本名完顏晟)率兵南下攻遼,並於1125年俘遼天祚帝,滅了遼朝。1125年冬,金兵分兩路南下,直抵宋都汴京(開封)城下。由於遭到北宋人民的反抗,金兵才退兵北撤。1126年金兵再次大舉南下。1127年金兵攻下汴京,宋朝皇帝徽宗、欽宗等被俘,北宋亡。金兵曾多次進攻南宋,南宋朝廷向金屈膝求和,向金稱臣並每年貢納25萬兩白銀和25萬匹絹帛。東起淮河下遊,西至大散關,這一線以北的土地統歸金朝,形成了宋金南北分治的局麵。

在金朝的初期,由於各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同,各地經濟製度也不一致。大體上原來女真族的住地(即所謂金朝內地),仍是奴隸製,而在原先遼和北宋的地區,則是封建製。這種情況反映在金朝的政治製度上。在金朝內地,實行古老的勃極烈製,即皇帝以下設四個勃極烈,輔佐皇帝,組成最高的行政管理機構。在軍事製度上,也還保留氏族社會末期的猛安謀克製(部落軍事首長稱猛安,氏族長稱謀克。阿骨打規定三百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是軍事和行政統一的組織)。而在原先遼、北宋的地區,基本上沿襲遼、漢官製。從金太宗開始,經過熙宗、海陵王時期的改革,金朝廢除了勃極烈製,采用漢製。猛安謀克製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各族人民不斷開展反擄掠、反奴隸製統治的鬥爭,促使金朝的經濟、政治製度進一步漢化、封建化。到金世宗(1161~1189年在位)時,金朝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的進程。金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吸收契丹、漢族地主階級分子參加政權,形成了以女真貴族為主的多民族聯合的統治集團。這是金朝完成封建化的一個原因。金朝一方麵把原先遼、北宋統治下的人民北遷到東北金朝內地,另一方麵把大批女真人向內地南遷,從事耕作。海陵王還於1153年把都城遷到燕京(中都,今北京)。這些都有利於促進各族人民之間的交往和融合。

在金朝,由於各族人民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經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社會生產力有所發展。農田開墾麵積有所擴大,特別是東北鬆花江、嫩江流域的土地得到開墾。手工業方麵,礦冶、紡織、製瓷等都比前代有所發展。但是,由於金朝統治集團的腐化,對人民剝削和壓迫的加重,土地兼並加劇,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起義,社會經濟很快就衰落下去。1234年,金朝被蒙古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