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1 / 1)

林肯,全名為亞伯拉罕·林肯,美國政治家,第16任美國總統,也是首位共和黨籍總統。林肯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縣一個清貧的農民家庭,父親是位鞋匠。

在25歲以前,林肯沒有固定的職業,四處謀生。他通過自學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而充滿智慧的人。1834年他被選為州議員。

兩年後,林肯通過自學成為一名律師,不久又成為州議會輝格黨領袖。1846年,他當選為美國眾議員。1847年,林肯作為輝格黨的代表,參加了國會議員的競選,獲得了成功,第一次來到首都華盛頓。

1860年,林肯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11月,選舉揭曉,以200萬票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但在奴隸主控製的南部10個州,他沒有得到1張選票。

大選揭曉後,南方種植園主製造分裂,發動了叛變。南方11個州先後退出聯邦,宣布成立“美利堅諸州同盟”,並製訂了新的憲法,選舉總統。

1861年4月,南方叛亂武裝首先向北方挑起戰爭。林肯號召民眾為維護聯邦統一而戰。

林肯是一位堅持維護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是進步的社會製度即資本主義製度的政治家。他同情黑人奴隸,反對奴隸製度。在林肯22歲那年,他在乘船駛往新奧爾良時,目睹黑奴被拍賣的駭人情景,對奴隸製產生反感。1841年林肯32歲時,和斯皮德駛往俄亥俄河口,在汽船上遇到十幾個奴隸被鐵鏈拴在一起的慘景,心情一直沉重。1858年在與民主黨北方黨魁斯蒂芬·道格拉斯進行辯論時,林肯曾明確地表示:“我始終痛恨奴隸製度。我想,和任何一個廢奴派一樣。”1864年林肯還說:“假如奴隸製都不算錯誤的話。那就沒有什麼錯誤可言的了。”林肯拳拳服膺於美國《獨立宣言》中關於一切人生來都是平等的原則,他認為這個原則既適用於白人,也適用於黑人。因此,在他看來,黑人奴隸製度是違反《獨立宣言》的原則的。他強調指出,不能以種族優劣為借口去為黑人奴隸製度作辯護。林肯之所以反對奴隸製度,是因為他認識到資本主義製度比奴隸製度優越。林肯既然反對奴隸製度,所以希望美國成為一個沒有奴隸製的國家。

但是,由於他反對用暴力手段去消滅奴隸製度,在內戰的初期階段,林肯政府進行戰爭的目的是恢複南北的統一,使南方重新回到聯邦來,而不是為了廢除南方奴隸製度,因此,在1861年以前林肯並不是一個廢奴主義者。

林肯也是一位在重大的曆史關頭能夠接受人民意見、解決了關係到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的、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到1862年7~9月,林肯改變了過去的主張,而決定實行解放奴隸的政策——發表了預告性的《解放宣言》,宣布解放南方的奴隸。正是這一點上顯出他的偉大來,因為這說明他做到了一些資產階級革命家難以做到的事,即傾聽人民的意見,采納人民的要求。林肯之發表《解放宣言》,意味著他在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關頭解決了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問題。因此,馬克思高度地評價了林肯的曆史功績,說他“偉大”,說他是“英雄”,認為由於他發布了《解放宣言》,“在美國曆史和人類曆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

林肯的傑出之處還表現在他作為一位資產階級革命家所具備的優秀品質。在奴隸製問題上一旦作出一個重大的決策之後,便把它堅持貫徹到底。在林肯發表預告性的《解放宣言》之後,他又為爭取通過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而進行鬥爭。在武裝黑人問題上,林肯的態度也有很大轉變。在內戰爆發後,北方自由黑人紛紛要求把他們武裝起來到戰場上去殺敵,但是林肯在戰爭初期斷然拒絕武裝黑人。到1863年春,林肯開始堅決地實行武裝黑人的政策。在對待黑人選舉權問題上,最初林肯是反對黑人享有選舉權的,他反對把選舉權送給南方新解放的黑人。後來由於黑人的鬥爭,林肯終於同意一部分黑人享有選舉權。

他之所以具有這些美德,主要與他的早年經曆有關。被馬克思稱為“工人階級忠誠的兒子”的林肯,出身於美國邊疆地區的勞苦人民家庭,他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西部邊疆森林的艱苦貧困的環境中度過的。他自幼就參加體力勞動,也當過雇農、船夫及商店的夥計。由於他來自人民,在他身上尚保存一些勞動人民的美德。

美國南北戰爭

1865年4月,美國南北戰爭以北方軍隊的勝利而宣告結束。內戰剛剛停止,不甘心失敗的奴隸主懷著刻骨的仇恨,派遣間諜(演員布斯)在戲院開槍打死林肯。林肯雖然死了,但由於他領導了解放奴隸的鬥爭而受到人們的尊敬。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說,林肯由於具有“獨特的精神力量和偉大的人格”,“他的地位相當於音樂中的貝多芬,詩歌中的但丁,繪畫中的拉斐爾。”《紐約先驅報》認為,林肯是民主的化身,他在曆史上的地位高於克倫威爾和拿破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