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性善說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三字經》。關於人性論,儒家思想中有多種闡述,其中,孟子的“性善說”是影響較大的一種。孟子認為,人生來就具純善的本性,後天的物欲引誘衍生了惡。但是,人跟動物是有本質區別的,禽獸沒有諸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樣的心性特征。
動物和人都具備“情欲之性”,就像餓了吃飯,困了睡覺一樣。在這一點,人和動物是一樣的。但是,人具有“道德之性”,而動物沒有道德可言。所以,當告子說“食色性也”,把人的心性定義在情欲層麵時,孟子問他:“你這麼說,就好像說白色的東西具備白色的道理,真的是這樣嗎?”告子說就是這樣,孟子繼續反問道:“按照你的道理,就是說白羽毛、白雪、白玉,這三者都是‘白’的道理嗎?”告子點頭,孟子又進一步反問:“再往下想,狗的本性和牛的本性一樣,跟人的本性也一樣,人就跟禽獸沒什麼區別了?”
人和禽獸本來就不同,禽獸不懂人話不講道義,而人以道義為準則。因為有了“道德之性”,所以“人性本善”。人是講原則講情義的,這跟“情欲之性”一樣,都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
人的本性善良,卻需要後天的維持讓善心發揮其作用。所以,孟子進一步對“道德層麵”進行解釋。這一點在他與告子的辯論中可以體現出來。告子認為人性是無善惡之分的,關鍵在於引導,就像是引水一樣,引它往東,它就往東流,引它往西就可以往西流。孟子也用水來做比喻,他說,水往低處流那是它的本性,水往高處走那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人性本來是善,就像水流一樣,沒有人的引導也會順勢而下。如果水流向上,人性變惡,是因為外界的引導改變了水流的方向,使水改變了軌跡,讓人性違逆了善因。但是,即便如此,水往低處流的本性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所以,孟子總結說,善良的本性是需要自我護持的,人應該拒絕外界的不良誘惑,保持本性,並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強化善心,克服種種邪惡之欲,讓善心發揮出作用。
當然,人人有善良的開端,卻不是人人都能成為真正善良的人。“善端就像是草木的萌芽一樣,需要加以保護、培養,才能逐步成長、開花、結果,善端如果被摧殘,那就會失去本性,不能開花結果。”所以,孟子進一步提出修持善心的方法,那就是:“養心莫善於寡欲。”也就是說,人要不斷滋養內心的善種,去除不必要的外在欲望。隻有“寡欲”,讓“一切不中於理的欲望”去除,回歸本性的善良,人才能入聖賢之道。
這啟示我們,人性本善,我們都應該肯定自己善良的本性,不要否定自己,更不要醜化自己。但是,這種善心需要我們加以保護,保持天性的淳樸,不讓其被社會醜惡的一麵玷染。如若不然,人就會成為自己曾經不想成為的那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