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是繼瘟疫之後世界上傳播最廣,最可怕的疾病。大家想必對天花已經很陌生了,因為這種曾令人聞而喪膽的疾病,早在1979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在全世界根除。而最後一株病毒也在2000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宣告消滅。1979年後出生的人都不再注射天花疫苗。
天花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病毒,是一種比鼠疫更為恐怖的傳染病。天花病毒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非常強,能夠迅速使人死亡。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在預防天花病毒上取得突破的國家。根據清初朱純嘏《痘疹定論》中記載,傳說在宋真宗的時候,有一個叫王旦的宰相,他有好幾個孩子,但都還沒長大就死於天花。待到老年,王旦又生了一個兒子,並為他取名叫素,此時王旦既高興又擔心,他很擔心兒子又遭遇到天花的襲擊,便召集了很多兒科醫生來商議。當時有人提議說,四川峨眉山有一個身懷絕技的女“神醫”,專治痘症,萬無一失。王旦立即派人去把神醫請來為王素種痘,種痘後的王素以後再沒感染天花,一直活到了67歲。
記載的可靠性已經不能考察了,但是這種人痘接種技術的確在民間流傳。有史料證明,至少在16世紀中期,我國已經有了人工種痘來預防天花的做法。當時,在安徽有人世代以種痘為業。其基本方法就是先收取痘瘡的稀漿貯於小瓷瓶內,遇到想預防天花的小孩,就把痘漿塗染在小孩的衣服上,造成一次人工感染。
人工種痘的方法有很多種,清乾隆七年(1742年)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鑒》介紹了接種人痘的四種方法:痘衣法(接種的人穿上痘瘡患者的內衣,以引起感染,這是最原始的一種方法)、痘漿法(采取痘瘡的泡漿,用棉花蘸塞於被接種者的鼻孔,以引起感染)、旱苗法(采取痘痂,研末,以銀管吹入鼻孔,引起感染)和水苗法(采取痘痂調濕,用棉花蘸塞於鼻孔,引起感染)。這些方法各有差異,但是其主旨都是“引胎毒外出”,國外關於天花疫苗的出現是這樣記載的。18世紀末,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發現,牛也生天花。在生天花的時候,牛的皮膚上會出現一些小膿皰,叫牛痘。擠奶女工給患牛痘的牛擠奶,也會被傳染長出小膿皰,但很輕微,一旦恢複正常,擠奶女工就不會得天花。詹納猜測,從牛身上獲取牛痘膿漿,接種到人身上,所有人都可以像擠奶女工一樣不患天花了。後來實踐證明,詹納的想法是正確的。詹納發明的天花疫苗很快就在英國流傳起來,有效地遏製了天花的蔓延。
世界生物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