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閑敲棋子落燈花(二)(1 / 2)

果然!

南陳開國以來最年輕的少年將軍,也是眾多從龍之臣中年紀最小、戰功最多,下場卻也最為淒慘的開國將領!

在南陳,提起這三個字,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十五歲跟隨太祖皇帝起義,小小年紀便展露出極高的軍事才能,十六歲時與同行一百兵衛直擊緑橫坡一千匪眾,成為當年轟動一時的以少勝多的名戰,從此奠定了在各方起義軍中太祖一脈的聲威,使得各方零散的起義隊伍歸順臣服,也自此拉開了他帶兵征戰的序幕。

後來,太祖稱帝,楊雲生憑借其在義軍中的赫赫戰功,與高殷分列開國左右大將軍,當時的他,不過剛剛過了十八歲生辰。

在之後的幾年中,高殷因為貪汙之罪被治,楊雲生領命南征北戰,招降各地散亂的其餘各路義軍遊勇,又將西南之地慕容一姓的藩王之亂平定,使得動蕩多時的南陳,重新開始了休養生息的和平局麵。

本是少年英才的千古傳奇,但卻終究逃不脫一個情字——慕容氏的女兒在朝宴上扮作宮女刺殺太祖,被拿下之後,坦誠乃是楊雲生的示意,因為他已然不滿足於隻做大將軍,而慕容氏,則想要報仇複國,一雪前恥。

太祖皇帝驚怒之下,將楊雲生打入大牢,親自問審卻不見他反駁半句,最終判了他午門斬首。一顆耀眼的明星就此隕落,無數少女心中魂牽夢繞、想要托付終生的郎君,也自此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首。

“可是……”

秦翾喉頭動了動,想到這樁在南陳國史上明確記載的,卻自始至終迷霧重重的慘案,問出了自己的疑慮:“這與康家的今日有什麼關係?還有,既然楊雲生養於康家,為何沒人知曉?又為何,在他成為從龍重臣官拜大將軍之時,仍舊沒有蔭及康氏?坦然而言——若不是你今日提及,我不會知道楊雲生與康家的關係。”

是的,誰會想到,一代大將竟然是被一個寂寂無名的豪強教養出來?哪怕,他們都是同出西郡。

“因為先祖。”

康允靠在椅背之上,腦袋枕著雙手望著屋頂,話語之中帶著無限的仰慕與憧憬,帶著子孫最原始的尊敬與愛重:“在楊雲生決定跟隨太祖之時,祖父便與他長談一場,讓他在外隱及有關康氏的所有種種。”

“為什麼?”秦翾皺眉,越發覺得不夠合理。

若是怕起義失敗,康家遭及連累,這當然可以說得清,但是在之後楊雲生平步青雲,康家又有對帝王的救命之恩,但有想要丁點恩賞的心思,都會脫穎而出。哪怕不是封官拜爵,又哪裏會寂然無聲,仍舊隻是西郡的無名之輩?

經過這些日子的了解,她已然知道為何沒有人會將楊雲生與康家的關係聯係起來。因為康家真正慢慢露出頭來,是在楊雲生死後的第六年,也就是太宗皇帝即位的第一年。

——源起於太祖臨終前的一道旨意,也正是那道封賞當日救命恩人的旨意,與一道赤金的免死金牌,才讓西郡康家,第一次真真正正的現於人前。

“因為康家先祖,與你一樣,與姑父一樣。他所畏懼的,不是起義失敗,而是康家因楊而興,自會因楊而敗。康家,始終都要靠自己,方能走到最後。”

放下手臂,直視眼前的秦翾,康允露出一絲苦笑:“沒想到吧?康家先祖,也是修習陰陽道術之人,隻是,道術更為精深,但他為人,卻也更為內斂。”

聽到最後一句話中仿佛意有所指,驚詫的秦翾卻已經顧不得駁斥他,她所有的注意力都留在的前麵那些話上。

康家的先祖,竟然也是術者!

“那麼你……”

“我不是。”康允似是早知她有此一問,開口便直接否定道:“確切地說,康家隻出了這一位術者。因為先祖沒有將自己的所學授予後人,他教給康家後人的,都是安身立命之法,都是一般商人之家會教給子孫後代的致富之道。”

“很俗,卻很有用,對不對?”康允衝她一笑,帶著幾分坦然。

是。很俗,卻很有用,也很有先見之明。

通曉未來真的是一件極具誘惑力的事啊,若稍微道心不穩,便會將此變作達成自己目的與欲望的器具而不能回頭。所以,康家先祖清醒地,卻也殘忍地,順應了天道:

將故交之子視若親生,乃是為人友的恩義之道;救了危難之中的太祖皇帝,乃是依照了天命所歸的帝王紫星;明知後路如何,卻不點破不阻攔,任由楊雲生就此走上一條鋪滿鮮花,卻最終遍灑鮮血的不歸路,又是順應了各人自己的緣法終途。

所以,這便是大道奧義麼?知曉一切,卻要忍住所有的誘惑——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誘惑,隻能袖手旁觀,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真的,是對自己很殘忍的一件事啊。難怪他不願意康家後人同樣走上這條路,不願意自己的後代體味自己的這般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