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節約生命 十三、尚節儉,重實用(2 / 2)

2.勤儉節約則昌

鋪張浪費則困,勤儉節約則昌,自古皆然。

遠古之時,物資貧乏,節用節儉便成為興國利民的重要手段。因而,古時候賢明的君主,為倡導節約,常製訂出一些具體的規定。

技藝:凡天下百工,如製車輪的、造車子的、製皮革的、燒陶器的、冶煉金屬的、當木匠的等,使各人從事自己擅長的技藝,足以滿足民眾的需要就可以了。

飲食:足以充饑增氣,強壯手腳身體,使耳聰目明,就可以了。不極盡五味的調勻和香氣的調和,不招致遠方珍貴奇異的食物。

衣服:冬天穿天青色的衣服,又輕又暖和;夏天穿細葛布或粗麻布,又輕又清涼,就可以了。

房屋:房屋四旁可以抵禦風寒,上麵可以防禦雪霜雨露,房屋裏麵光明潔淨,可以祭祀,牆壁足以使男女分別居住,就可以了。

喪葬:衣三件,足以使死者肉體朽爛在裏麵;棺木三寸厚,足以使死者骨頭朽爛在裏麵;掘墓穴,要深但不通泉水,屍體的氣味不發泄出來,死者既已埋葬,生者就不要長久因喪致哀。

請不要在這些近乎苛刻的規範麵前閉上眼睛。正因為有這種尚勤節儉精神的傳揚,古人們才不至於被鋪張浪費、花天酒地的腐朽意識所淹沒,才一點一滴地積累起為我們生存所需的物質文明。

3.言 談

言談以怎樣為好?

墨子認為:誇誇其談而行動遲緩,即使能言善辯,人們必定不願聽;出力多而誇耀自己的功勞,即使辛苦,必定不為人所取。

聰明人心中明白,但不誇誇其談,出力多但不自誇功勞。言談不求多,而求睿智;不求華麗,而求明察。

書麵文字就是寫在紙上的言談,這種言談沒有直接的聽眾,隻有間接的讀者,故隻求自己表達舒服,不求讀者願不願看的現象更為突出。因而,寫文章,做報告,必須具體實在,言之有物;華而不實,花裏胡哨的文風隻能令人生厭。

事實勝於雄辯。任何事情都是幹出來的,而不是空談出來的。因此,少說大話,多做實事,必有所成。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要擔心自己的功勞和成績不為別人知曉,將自己的言語化成行動,社會必將對每個人作出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