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活需要瀟灑
形式主義討人厭,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喜歡它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
熱衷於形式的人,覺得它十分可愛,不需要真才實學,不需要埋頭苦幹,不需要持之以恒,走走過場,擺擺樣子,就可以撈到許多實惠。在田頭抓把鐵鍬照張像,宣傳成深入基層,參加勞動;在專業鑒定會上講幾句話,被譽為懂行的領導;坐幾次飛機、出幾趟國,就有了“思想解放”的資本。形式主義屢禁不止,就在於有這一批鐵杆“保鏢”。
厭惡無用形式的人對此深惡痛絕,把它看成是殺害生命的凶手。無聊的官場應酬、“文山會海”中的生活都隻不過是浪費生命。為形式而活,憋得很,悶得慌,實在很不瀟灑。
個人愛好搞形式,隻是活得累,沒啥意思而已。若一個國家也形式主義猖獗,則後患無窮。
4.彼棄我取
墨子從魯國去齊國,探望了老朋友,老朋友對墨子說:
“現在天下沒有誰在行義,你偏偏自己受苦去行義,何苦呢?”
墨子想了想,回答說:
“有一個人,他有十個兒子,隻有一個兒子耕種,九個閑著,那麼從事耕種的那一個兒子不能不加緊幹活了。什麼緣故呢?就是吃飯的人多而耕種的人少。現在天下沒有誰行義,那麼你應該鼓勵我呀,為什麼阻止我呢?”
墨子的話很值得我們深思,在一個浮躁媚俗的時代,人們的思想傾向常常被時代卷起的浪潮所左右,失掉對高尚的目標和健全人格的追求。在那個荒唐的“文化浩劫”的年代,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和友誼,隻有猜疑和爭鬥,兒子揭發老子,妻子與丈夫“劃清界線”成為一種時尚。今天中國又處於一個新的重物質輕精神的環境之中,“有錢的是哥哥”,“笑貧不笑娼”,金錢,在許多人眼裏,已成為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
時代總是有缺陷的,總是將某一點推向極端的同時而將其他的方麵拋到腦後。為此,我們該怎麼辦?
墨子認為不能隨波逐流,愈是社會所忽略、所疏漏、所輕視的事情,愈是該努力去做。彼棄我取,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明智的選擇。
然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確乎很不容易。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難保不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引誘。
墨子的朋友公孟子就很不理解墨子,他說:
“比如美女,住在家裏不出去,人們爭著追求她;但如果她行走著自我兜售,那就沒有誰娶她了。你現在到處向別人遊說,多麼勞苦呀!”
墨子自有主見,他的看法是:
“現在社會混亂,追求美女的人很多,美女當然不出門,也有很多求愛者。現在追求善的人少,如果不盡力向人們遊說,就沒有人知道善了。假如這裏有兩個算卦的人,一個呆在家裏不出去,一個外出為人卜筮,那麼,外出的人必定比呆在家的人收獲大。”
當旁人都去“造反遊行”,去搞打砸搶,你能躲在家裏靜心讀書;當旁人逼著小孩去賣冰棒、燒餅,而你卻堅持送小孩上學;當旁人都唯利是圖,你卻始終將端正的品性放在首位,不為眼前利益所動。如果真能做到卓立不群,則必須牢記如下幾點:
其一,要比旁人想得更多,想得更遠。
其二,要耐得住寂寞,千萬不能湊熱鬧。
其三,愈是困難時愈要能挺得住,千萬別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