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2 / 2)

三曰膽略。一個姑娘被持槍者劫持進一座高樓做人質,警察將高樓圍得水泄不通卻不敢貿然進攻,僵持的局麵已拖得很久,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這時有一個青年站出來了,他赤手空拳走進大樓去,麵對劫持者的槍口與他對話,劫持者終於放下了武器。這位青年一定會贏得姑娘的芳心。這就是膽略,就是一個人不計個人安危,同時又能轉危為安地去幹一件有意義的事。

四曰慧敏。人們都喜歡早慧的孩子,稱讚他天資聰慧,逗人喜愛。如晉王戎七歲識苦李,唐王勃少年作《滕王閣序》,都是千古傳頌的佳話。慧敏之人有時被稱為“人精”,別人感受不到的細膩他感受得到,別人想不出的主意他想得出。生活中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有慧敏之人,他們大多是出類拔萃的人,慧敏就是對生活的發現。

五曰情趣。有一種人生活古板、單調,也許他自己覺得沒什麼,他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但卻很難激起旁人對他的興趣,因為在這種人身上看不到人的豐富多彩,感受不到情趣給人帶來的愉悅和享受。從個人生活上講,勞苦奔波主要是為了謀生,為了養家口,在許多情況下是勉為其難,無可奈何,而情趣才是自己主動的選擇,是享受生命的方式。或唱歌跳舞,或對奕撫琴,或釣魚摸蝦,或攀岩戲水,人的情趣千差萬別,但無外乎是為了實現欣賞自己的目的。情趣是生命的一種神采,沒有情趣的人生必定暗然無光。

4.平等待人

人生而平等。這是從理論上講的。實際上,自打從娘胎裏出來,人與人就很少有平等的時候。王公大人的嬌子與孤兒院裏的棄嬰能平等嗎?富甲一方的豪紳與沿街乞討的“叫花子”能平等嗎?

平等太少。因而人們習慣於把不平等視為正常,把平等視為不正常。

媳婦在婆婆麵前低眉順眼,小心翼翼,一旦自己熬到了婆婆的位子,便忘了自己當媳婦時的屈辱,在媳婦麵前擺出一副惟我獨尊的架式,將對自己婆婆的不滿發泄到自己的媳婦身上。

小秘書專門為上司代筆寫稿子,上司美名四揚,秘書也練就一手生花妙筆。可秘書變成上司後,卻再不願自己動手撰文了,又由新的秘書為自己代筆。

長期的不平等環境培養出人的兩種意識:主子意識和奴才意識。就是沒有平等意識。

因而,能以平等之心待人便顯得愈發珍貴。貴不自傲,賤不自卑;得意不張狂,失意不卑微;童叟無欺,上下無別。這才是人的真性情,真品格。

平等待人,不僅能使人獲得好的名聲,為周圍的人所敬重;而且,平等待人,才能辦真事,辦好事,辦大事。偉人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驕傲就是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傲慢無理,這種人遲早要栽跟頭的。而謙虛的人,多以別人的長處對照自己的短處,樂意向比自己地位低下、年紀小的人學習求教,始終懷著平等自然之心。這種人必有所成。

墨子往南遊曆到楚國,去見楚惠王,楚惠王以年老推辭不見,隻派了穆賀來見墨子,頗有幾分傲慢之意。墨子不予計較,便向穆賀講述治國的道理,穆賀大喜,對墨子說:

“你的主張,確實是好啊!但是君王,是天下的大王,恐怕他會說是賤人幹的,而不加采納吧?”

墨子回答道:

“隻要它是可行的就應該采納。譬如藥一樣,一把草根,天子吃了它而治好自己的病,難道會說這是一根草根而不吃嗎?農民繳納租稅給貴族大人,貴族大人釀美酒、做祭品,用來祭祀上帝鬼神,貴族大人難道會因為是賤人種的而不享用嗎?”

墨子還講了一個商湯的故事:

從前商湯將去見伊尹,讓彭氏之子駕車,彭氏之子在半路上問道:“你要到哪裏去?”商湯回答說:“我要去見伊尹。”彭氏之子說:“伊尹是天下的賤人,如果你想要見他,就派人召他來問問,他算是受到恩賜啦!”商湯說:“此言不對。如果這裏有一種藥,吃了它耳朵加倍靈敏,眼睛加信明亮,那麼我必定高興地盡力吃藥。現在伊尹對於我們國家,好比是良醫善藥。而你不想讓我見到伊尹,這是你不想讓我好呀。”

墨子說得好,平等待人並非是給了對方多大的麵子,而是善待珍愛自己的行動。你敬人一分,人敬你一尺。你給別人一分尊重,別人給你十分信任。

始終如一地平等待人,便活出了做人的滋味,懂得了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