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堅
鄰居陳老伯有兩個兒子,老大阿茂在家鄉的鄉下種著幾畝薄田,養一些蛋鴨養活家人,侍奉著陳老伯。老二阿盛有本事,在市內買了房子,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接到城裏住了,逢年過節的時候就就買些禮物回來看看父親。兄弟倆一個在市內一個在鄉下,日子過得倒也相安無事。
近來,不知為什麼,我常常看到阿茂哭喪著臉,每天唉聲歎氣地出去做事,無精打采的回到家裏。我尋思著:莫非陳家出了什麼事?出於對鄰居的關心,今天,我拉住了剛想出門做事的阿茂的手,說:“阿茂哥,你幹嗎這幾天老是唉聲歎氣的?莫非你遇到難事了?說出來,也許大家能幫幫你呢。”阿茂搖了搖頭,無奈地說:“事倒不算個事,可是我心裏難受。”
原來,陳老伯前幾天去了市裏二兒子阿盛的家,阿盛見父親來了,知道老父親喜歡吃豬肝泡線麵,就特地到市場上買了幾斤豬肝,天天給父親泡豬肝線麵吃。陳老伯在二兒子家住了三天,心滿意足地回到了鄉下的家。一回到家,陳老伯就四處向鄰居、朋友誇獎二兒子阿盛是如何如何的孝順,二兒子是如何如何的有本事。可是,阿茂聽了後,心裏卻直鬧別扭,他心想:我每天在家侍奉著父親,為他的飲食起居著想,辛苦了一年,父親卻從來沒有稱讚過我一句。而阿盛隻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禮物回家看看,這次父親到了阿盛家,隻不過買了幾斤豬肝,泡線麵給父親吃,他就天天掛在嘴上誇獎阿盛是如何的孝順,而我也經常給父親買豬肝泡線麵給父親吃啊,可他卻……說到這,阿茂又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荷起鋤頭,下田去了。
聽了後,我若有所思:是啊,為什麼我們會常常忽略了就駐我們身邊的幸福呢?就是因為當幸福常駐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沒有察覺,不去察覺;隻有當我們遠離了某種幸福,不久又重新擁有了這種幸福之後,我們才會強烈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就像陳老伯,阿茂長年累月地侍奉著他,讓他能舒心地頤養天年,而陳老伯卻沒有覺察到;而阿盛常年不在家,陳老伯沒有充足地享受到阿盛帶給他的那份孝心,這次到阿盛家見到了阿盛的孝心,自然印象深刻,於是就難免四處稱讚阿盛了。
想到這,我就從柴房裏牽出摩托車,啟動了電門,我要到菜市場給我的父母親買豬肝去了,因為他們也愛吃豬肝泡線麵啊。
本文首發《潮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