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切不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都是“耍流氓”
對於所有產品而言,用戶的需求就是根本。}/bl}
移動互聯網時代就是做用戶體驗的時代,成功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是從產品設計和研發階段就開始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bl}
一個產品的品牌給予用戶的感受已經不僅僅隻是一個標識,而更多的是一種體驗。耐克品牌給人留下的印象應該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鉤”的符號,而應該是穿上耐克鞋後那種舒適透氣以及活力四射的感覺。}/bl}
一個成功的產品設計應該讓產品能夠與用戶進行對話,換句話說,就是讓產品的“表現模型”更接近用戶的“心智模型”。}/bl}
程序員的手創造出來的軟件產品,其實不應隻是冷冰冰的一段代碼而已,而應該是有生命的,應該具備“智能”,甚至是具備“情感”的一個東西。}/bl}
有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所有的產品來說,用戶幾乎都不會按照設計者的思路去使用,這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諷刺。}/bl}
要知道,我們不是為自己設計產品,而是為用戶設計產品。因此必須了解他們是誰,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一個好的設計不應該是設計“用戶應該怎麼用”,而是能夠想到“用戶想怎麼用”。}/bl}
奇虎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說,一個產品(公司)成功的秘訣有三:一是產品必須要能夠帶給用戶價值,打動用戶的心;二是要不斷運營,持續打磨,以用戶為導向,不斷修正和調整產品;三是要學會做減法,去掉不重要的產品屬性,要抓住產品的一個正確的點,做到極致,從而成為一個鮮明的賣點。}/bl}
長期成功的產品必須給人帶來快樂,切忌使用戶有一種被產品操縱的感覺,否則一切都是一廂情願。}/bl}
“一切不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都是‘耍流氓’。”酷6網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李善友的話說得雖直白,但很有道理。}/bl}
找準定位,貝瓦網——早教市場的拓荒者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貝瓦網並不是那麼地如雷貫耳,可是如果告訴你它的注冊用戶在一千萬人以上,月收入在500萬元到600萬元之間,你會不會覺得很震驚呢?
提到貝瓦網,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楊威,一個在創業之前就已經有七年互聯網從業經驗的老互聯網人。
楊威是年輕的“80後”,2004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在除了QQ以外就不知道騰訊為何物的情況下通過了騰訊公司的麵試,2005年被調到了北京,2006年成為騰訊的總監。而就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於2009年3月選擇了辭職。
楊威辭職的理由是很戲劇化的,因為這一年,他做了父親,在給自己的孩子做早教時,楊威失望地發現,網上的早教資源特別少。
楊威從小就有經商的頭腦,並且對新鮮的事物有著極大的興趣與好奇心。楊威在市場調查中發現,我國的網絡育兒市場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中國每年新生兒的增加數量是很大的,現在很多家長的共識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使他覺得自己是可以在這方麵有所作為的。如果成功地涉足早教領域,會直接影響到其他產業的開發。而國內互聯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使楊威意識到可以通過互聯網與手機的互動對整個早教事業進行改造。
盡管如此,楊威對早教這個領域卻是陌生的。
由於多年來都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楊威的人脈是不成問題的,他得到了曾李青,也就是騰訊聯合的創始人的天使投資,很快也有了搭檔。2010年7月,貝瓦網上線了,公司的名字叫“芝蘭玉樹”。
和其他做早教的公司比起來,楊威選擇的道路看起來似乎有點笨拙,因為公司的產品都是自己研發的,注重原創。作為一個做早教的公司,自然要有一個讓孩子們樂於接受的卡通形象,而小河狸貝瓦就是楊威送給小朋友們的一個小夥伴。
上線後,公司麵臨著幾個問題,即教育必須要專業,內容要優質,同時還要讓小朋友們覺得有趣。楊威甚至花了一個月時間讀了十幾本關於早教、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專業書籍,還請到了很多資深教育專家做公司的智囊團。
楊威看到,國外的早教產業非常成熟,而在我國這個領域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國的早教,更像是孩子進入校園之前的熱身,充滿了“專業”的知識。楊威是老資格的互聯網人,思考問題喜歡從互聯網的角度去想。他帶領自己的團隊經過反複的摸索與分析後,認為早教的核心其實就是兒歌、國學與故事。而楊威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要讓自己的產品做到適合兒童使用,父母可以參與其中,對教育工作者也有借鑒意義。但產品最為重視的是激發孩子的創新想象能力。這主要是為了對兒童的成長產生正麵的影響。
早教產品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一個優質的早教產品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社會習慣,培養起正確的社會行為。而貝瓦產品就特別重視這些,它設計了很多的遊戲互動,讓孩子可以在有趣的遊戲中學習到一些社會行為,對社會產生早期的感知與體會。這些東西往往比多背幾首詩、多學幾個英語單詞更重要。
楊威對自己的早教產品的定位是麵向0~6歲的孩子,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資訊。
楊威對產品的要求很高,公司的產品研發出來,他會讓自己的孩子來體驗,如果自己的孩子對此不感興趣,那麼這個產品顯然是不合格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隻有好的產品還不夠,還得想辦法讓用戶了解。2010年9月對楊威來說是一個機遇,百度世界2010大會召開,發布應用開放平台,貝瓦網與百度合作。貝瓦的應用提交給百度以後,在百度應用平台上線了。這樣一來,為孩子尋找兒歌的家長們,隻要在百度搜索欄內輕輕一點,就會看到貝瓦網的早教產品。貝瓦的兒歌贏得了孩子們的心,以至於很多家長在楊威的微博上留言,感謝他送給寶寶們的驚喜。貝瓦產品的用戶持續增多,這說明楊威的宣傳策略成功了。
在公司發展的初期,貝瓦的產品主要是互聯網上的一些數字產品。比如兒歌、故事、遊戲等。特別是兒歌,楊威認為兒歌特別易於傳播,用於打開市場的兒歌自然是已經成為經典的兒歌。市場打開以後,貝瓦開始出品原創的作品,楊威和很多兒歌作者合作,創作了很多富有生活氣息、朗朗上口的作品。2011年,貝瓦不再局限於做數字產品,而是開始出品實體產品。楊威認為,實物是看得見的宣傳。實物產品有貝瓦兒童平板電腦、故事機、玩具等。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貝瓦與優酷、迅雷、騰訊視頻都實現了合作,占據了國內兒童早教市場。
貝瓦的早教模式相對於其他的早教產品有了很多突破,這表現在其特別重視原創上。例如,貝瓦在2013年5月第一個推出了兒童專用的平板電腦貝瓦Pad,也就是一款兒童早教機。楊威對此寄予了厚望,當然硬件隻是傳送內容的橋梁而已,主打的還是內容。
楊威在貝瓦網有了極高的人氣以後,還推出了早教包——淘奇包。可以在線銷售,也支持粉絲電話購買。可以說貝瓦網的收入有一半是淘奇包做的貢獻。
當一個品牌已經形成的時候,龐大的粉絲群對於它的其他產品也是樂於接受的。
這些顯著的特色,成了貝瓦能從早教市場脫穎而出的法寶。貝瓦的產品,既有線上的,也有線下的,既有硬件的,也有軟件的,比較全麵地陪伴著孩子的成長。
小河狸貝瓦是貝瓦網推出的主角,楊威研發的早教產品就是圍繞著貝瓦來展開的。貝瓦出現在兒歌裏,出現在故事裏。貝瓦係列在四年的時間裏被播放了100億次,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在,如果你詢問那些做了父母的人,或者長期接觸孩子的幼師,孩子們現在最喜歡的早教產品是什麼時,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是貝瓦兒歌。如今,貝瓦產品已成為孩子們的必需品、好朋友。
似乎,楊威的創業之路過於順利了,沒有那麼多的波折,但是楊威自己卻不這麼認為。“創業者承受的壓力和波折隻有自己才知道。”楊威在微博中寫道。
楊威在公司的發展中曾經遇到一個難題,就是是否要堅持原創,因為這個行業的其他公司並沒有這個發展策略,發展的速度卻一點也不慢,而楊威和他的團隊,為了堅守這一方向,承受了雙重的壓力,每天超負荷地工作,爭取的卻是一個並不清晰的未來。
堅持原創其實會麵臨很多的現實問題。比如,版權的保護與成本問題。
幸運的是,最後楊威和他的創業團隊堅守住了這個原則。而事實也證明,貝瓦的成功,原創功不可沒。
對於自己的成功,楊威認為自己的製勝法寶就是內容營銷。他覺得傳統的企業普遍不喜歡把自己的好東西放到互聯網上去,但是貝瓦網與此相反,這讓貝瓦網擁有了大量穩定的粉絲。而這些貝瓦的粉絲被親切地稱為“瓦絲”。
可能是自己也是孩子父親的原因,楊威把早教看得很重,他研發這些產品也是為了讓國內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教,幫助自己的孩子尋找優秀的精神食糧,帶動兒童教育水平的提高。
楊威對目前取得的成績並不滿足,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有一個也許需要十幾年、二十年後才會實現的夢想,就是他要做出有世界水準的早教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讓任何人都成為網絡的主角
王武佳是福建人,生長在一個資訊並不是很發達的小城鎮。1999年,還在讀高中的王武佳接觸到了網絡,成了電腦愛好者,並且在2001年讀上海財經大學時就開始做個人網站,是國內最早從事社交網絡行業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