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陰擦洗與衝洗

1.目的 保持會陰及肛門部清潔,促進舒適和會陰傷口愈合,防止生殖係統、泌尿係統逆行感染。

2.適應證

(1)婦科或產科手術後留置導尿管者。

(2)產後會陰有傷口者。

(3)陳舊性會陰裂傷修補術後。

(4)急性外陰炎患者。

(5)長期臥床患者。

(6)外陰手術後患者。

(7)長期陰道流血的患者。

3.物品準備

(1)用物準備。

(2)備0.02%碘伏溶液、1:5000高錳酸鉀或0.1%苯紮溴銨溶液等擦洗液500ml。

4.操作方法

(1)將用物帶至床旁,告知患者會陰擦洗的目的、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囑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外陰。

(3)護士戴手套,協助患者臀下墊一次性會陰墊巾。

(4)擦洗:用止血鉗夾取數個大棉球放入治療碗內,倒入適量擦洗液,用一把鑷子鉗取幹淨浸透藥液棉球,進行擦洗。一般擦洗3遍。

(5)擦洗/衝洗完畢,撤去一次性會陰墊巾,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整理好床單。

(6)清理用物,脫手套,洗手。

5.護理要點

(1)擦洗動作輕穩,擦洗順序清楚。

(2)擦洗時應注意觀察會陰部及會陰傷口周圍組織有無紅腫、分泌物性質及傷口愈合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彙報。

(3)對有留置導尿管者,應注意導尿管是否通暢,避免脫落、打結和受壓。

(4)每次擦洗前後,護理人員均需洗淨雙手,然後再護理下一位患者,並注意無菌操作。

(5)進行會陰衝洗時,應用無菌紗球堵住陰道口,防止汙水進入陰道,導致上行感染。

(6)將有傷口感染的患者安排在最後擦洗,以避免交叉感染。

(7)調節好衝洗液溫度適宜(40℃左右),冬天注意保暖。

(8)會陰擦洗每日兩次,大便後及時擦洗。

二、陰道灌洗

1.目的 促進陰道血液循環,減少陰道分泌物,緩解局部充血。常用以控製和治療陰道炎症、宮頸炎,也是婦科手術前的常規陰道準備內容之一。

2.適應證

(1)各種陰道炎、宮頸炎的治療。

(2)子宮切除術前或陰道手術前的常規陰道準備。

(3)腔內放療後常規清潔衝洗等。

3.物品準備

(1)灌洗溶液:常用的陰道灌洗溶液有0.2%~0.5%碘伏溶液、1:5000高錳酸鉀溶液、2%~4%碳酸氫鈉溶液、1%乳酸溶液、2%~4%硼酸溶液;0.5%醋酸溶液、0.2%苯紮溴銨(新潔爾滅)溶液、20溫肥皂水溶液、生理鹽水等。

(2)灌洗裝置。

(3)灌洗包。

注意根據病情選擇溶液的種類,滴蟲性陰道炎的患者,應用酸性溶液灌洗;假絲酵母菌病患者,則用堿性溶液灌洗;而非特異性陰道炎者,用一般消毒液或生理鹽水灌洗。

4.操作方法

(1)向患者解釋操作的方法、目的及可能的感受,屏風遮擋。

(2)患者準備: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臀部放好一次性塑料墊巾及便盆。

(3)將灌洗筒掛於輸液架距床沿60~70cm處,放入水溫41~43℃的灌洗液500~1000ml排氣後備用。

(4)進行陰道灌洗。

5.護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