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仙家文字多(2 / 2)

隻有那個杜學長對蘇平愛理不理,一副冷冰的樣子,看蘇平的樣子就象是看一個廢物一樣,讓人覺得憋悶,不過後來蘇平發現,她不止是對自己,對張煜和其它靈根差的學生都是這樣,眼裏是赤裸裸的藐視。

蘇平當然看得懂他們的意思,也很少跟他們來往,隻是自己強加學習,他比學堂裏的作何人都努力。

自從他一招把張哲和李鐵都弄傷以後,很快學堂裏的人都知道有蘇平這個人,也都知道他曾徒手打死過一頭摧山熊,再就無人也招惹蘇平。

在這種環境下,蘇平學得很認真,他比別人都有目標,來學習一共有兩個內容,一個是他要弄懂龍虎咒,另一個就是為以後學習仙法時,自己能在長生的路上,別有什麼阻礙。。

按他自己對龍虎咒的的判斷,那本書後麵的圖畫有那麼好的作用,前麵的文字不可能沒有意義,一旦自己知道了前麵字的意義,對自己的幫助一定更大。

沒來學字之前,他以為隻要是字,所有的地方就應該都一樣,真正到這裏學習以後,他才發現,原來各地的文字並不相同,有的是同音不同字,有的是同字不同音,各個門派之間的字和發音也不一樣,除了方言的因素以外,主要原因就是古本的作用。

因為都是修仙門派,很多功法書籍都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時間越久,差別越大,很多字到現在已經不用了,但因為學習必要的功法,還是得了解其中的意思,否則對一個修仙者來說,一字之差,輕則走上彎路,失去幾年的青春,重則練功走火,氣絕身亡。

蘇平還是從羅菲那裏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因為邵先生根本不講這些,要不是羅菲給他點破,他還得好多年以後才能明白。

先天的不足,必須得後天補償,自己要想修煉有成,必須一步也不能錯,雖然他也知道就是這樣,自己也未必能夠進階胎變,進而走上修仙路,不過這樣一來,至少對得起自己,否則自暴自棄,那在長生的路上,可是一點兒機會也沒了。

他不僅學無極門給他的課本,而且還學一些偏僻的怪字。

這些字大多是從出塵子的書房拿出來的,那裏的書都是相當古舊,出塵子對他也不約束,隻要是他去拿,也都給他,不過不讓他把書拿到外麵,就是想把書裏的內容給別人看,也得蘇平自己抄好了,拿著副本出去,原書是不能帶出回春穀的。

如果出塵子心情好的話,蘇平就問出塵子,如果覺得出塵了心情差,他就把這些字拿出去問邵先生。

好在邵先生雖然為人很懶,卻因為羅菲她娘寧華曾經打過招呼,對蘇平還沒有半點訓斥的意思,隻要是蘇平拿字過來,他總是耐心解答,不僅告訴其字的意思,還對字的意思詳加解釋。

邵先生的文采不錯,見識也很廣博,每個字在不同的門派讀什麼音,是什麼含義總是說得非常清楚,以至於蘇平覺得這個先生是不是都去過這些地方,不然怎麼會這麼清楚。

但是這些話他沒有問,先生畢竟也是長輩,不該問的還是不要問,有些事情是隱私,知道了反倒不好。

就這樣,蘇平隻在這個識字班就學習了兩年,這兩年的時間,他除了回春穀就是黑鬆嶺,兩點一線,除了識字還是識字,每天隻是在晚上的時間,擺幾個龍虎咒的姿勢。

別看這些姿勢對他的修為增長意義不大,但是卻很提神,每天晚上隻要擺上兩個時辰,他整個白天就一點兒也不困,根本不用睡覺,就可以輕鬆地挺下一整天的學習。

這兩年的時間,不僅蘇平的學問長了不少,他這個邵先生的文學水平也長了不少。

誰也沒想到蘇平是個鑽牛角尖的學生,幾乎每個字他都讓邵先生給他講明白,有一點兒不清楚的地方,他也要問得先生張口結舌。

最開始的時候,蘇平隻是問些普通字,越到後來,蘇平問的字越是怪異,有些字就是他也得想上半天,讓他這個平時惰性十足的教書先生也不得不勤奮起來,否則有些跟不上蘇平的速度,有些字講不出來了。

蘇平在這個先生手底下當然也很高興,兩年的時間,至少在文字方麵,已經沒有多少他不認識的字,比羅菲或是方延這樣的普通學生,他已經強了許多,很多生僻的字拿出來,就是羅菲和方延也不認識。

人有目標,學東西就快,蘇平其實也不是想成為什麼大文學家,而是他發覺那本龍虎咒上的文字太怪異了,就是他跟邵先生學了兩年,也沒有學會其中多少字,大部分的文字雖然也念得出來,卻根本無法連到一起,形成一段有意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