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亂世情緣(1 / 3)

第三部 亂世情緣

小引

與人為善,善有始終。以誠待人,定有回報。莫道人情冷暖,

善惡自身為之。人身隨緣,不可強求。別看一時得勢,飛揚跋扈忘

了根本。再看失魂落魄,跌倒爬起不迷方向必成大器。

人生世上,櫛風沐雨,嚐盡酸甜苦辣方可辨別立誌。立誌難.

難在意誌薄弱信o喪失。有誌者,事竟成。百煉成鋼,苦盡甘來……

明朝末年,湖北襄陽有一大戶人家,姓姚名長庚。姚長庚祖

上世襲錦衣衛之職,家財萬貫富甲一方。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吃

喝不完的山珍海味。

官宦人家,窮人見了誰不眼熱。豈奈何祖業根基不發達,自

身又生就了窮鬼命。話又說回來,官宦人家與貧民百姓,原本就

存在著貧富不均。世上也有一種說法,那便是富不過三代,窮不

過三代。言明了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陰溝裏邊的臭石頭,

也有那見天之日。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

人常說:發財的人家不發人,窮人的人家子孫多。別看他姚

長庚富得流油。坐擁金山銀庫,但接連娶了四房姨太太,就是生

不出兒子來。姚長庚好在最後的小老婆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就這麼個兒子變成了無價寶。冬天怕凍著,夏天怕熱著,一家人

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這獨子一人身上。

窮人家的孩子卻大不一樣了,不是模樣兒不一樣,窮富的命

運不一樣。窮人的孩子投胎選錯了方向,爹是窮命的爹,娘是苦

命的娘。窮則思變,談何容易?一要拚搏拚命,二要等待時機。

一旦機會失去.貧困將會伴人一生。

姚長庚獨兒獨子嗬護有加自不必說,打從那兒子一出世,滿

門皆慶,大開筵席邀請親友到家慶賀。熱熱鬧鬧地好一陣子。

姚長庚為愛子命名,一個名字便讓他挖空了心思。取什麼名字

好?顛來倒去的思想了好幾天,最後給愛子命名寶長。姚長庚

視愛子為寶.但願他能長生不老。姚寶長,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

名字費盡了心機。寶長寶長,占盡時機天長地久。

姚長庚愛子心切,豈止他一個人,大凡天下的人之父母,誰

又不熱愛自己的兒子。姚長庚自從有了兒子之後,整日裏都是樂

嗬嗬的。姚寶長出生一百天,姚長庚便為愛子舉行了抓周。抓周

的儀式非常隆重,親友們在嬰兒麵前擺設下錢糧五穀,金銀器

皿。旨在測試嬰兒選擇什麼,愛好什麼,由此推論孩子長大之後

選擇的生活坐標。親友們圍在一塊,一致關心著孩子的變化。試

看全家人樂趣無窮,少不了開心的歡聲笑語。

姚寶長滿周歲了,父親為他又大開筵席。沾親的,帶故的,鄰

裏鄉親,誰願到家來喝喜酒的來者不拒。慶祝愛子生日,姚長庚

家又火了一把。

窮人家的孩子別說過生,肚子不餓著便是萬幸。說明你爹還

有點本事,養家糊口還混得不錯。雖說你爹娘家境不富裕,畢竟

一家人有一碗飯吃就是無比的幸事了。偏偏這窮人家人窮,子女

卻有五六個,加上大人、老人一家十來張嘴要吃要喝。祖先沒留

下遺產,全憑苦命的爹一人掙錢養活全家。肚子不餓著,身上不

凍著,這種家庭也算是燒了高香。發財的機會微乎其微,最害怕

食不果腹。

離題遠了。講故事講著講著有感而發,偏離了正題。就像人

走路,走著走著的折道而行,小路大路總得人走,不走如何識別

旅途遠近,道路崎嶇。

話說這姚寶長不愧是富家子弟,長得頭正方圓,額寬鼻端,

大眼清澈,雙耳垂肩,模樣兒另處討人喜歡。姚寶長三歲習文,四

歲詠詩,五歲習琴,六歲作畫。天生悟性良好,地造記憶力強。聰

明才氣集於一身。聽說聽教又討人喜愛。這也是他爹姚長庚百

般嗬護兒子的結果和理由。

這一天,小小年紀的姚寶長倏然間突發其想,想到外邊的世

界看看。姚寶長從他娘肚子下地之後就一直沒有邁出過家門,外

邊的世界一直都勾引著他去幻想。姚府大院亭台樓閣風景別致,

畢竟這是在家裏邊。姚寶長年紀雖小,但心氣特別高,外邊什麼

世界,小小年紀心裏便揣著出奇的幻想。

姚長庚對兒子管教嚴格,從不允許他邁出大門一步,三歲以

後,家裏請下了老師,姚寶長自由活動空間從此就越來越小。人

常說人小鬼大,五歲的姚寶長鬼心眼也特別多。這一天,私塾老

師授課之後回房休息去了,留下他複習功課。姚寶長心裏惦記著

外邊的世界,一看老師回房去了,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一

個人偷偷地離開了學館,朝著後花園跑去了。

後花園風景別致,有山有水,曲徑通幽,亭台角榭,綠樹掩

映。姚寶長打小的時候,奶娘引、奴婢迎,後花園便是他成長的

天地。很小他就知道,奶娘告訴過他外邊有另外一番天地。還警

告他多次,千萬不能跨過後院的門。後邊門外有老虎,專門吃小

孩子。很小很小的姚寶長,謹記著奶娘的教導,恐懼一直留在心

裏。今年五歲多了,膽子也隨著年齡增長在不斷地長大了。

姚寶長感覺心裏難受極了,自己就像囚籠裏的一隻小鳥,總

是尋找著機會飛出去。他也知道他爹管教甚嚴,更清楚那私塾老

師毫不留情。但他那不安分的心思也不停地鼓動著他逃出牢籠,

他想起了兒時的花園後門。如今自己長大了,姚寶長自己認為:

老虎吃小孩子,不會吃我的。自己長這麼大了,老虎想必也咽不

下了。再說那老虎有多大呀,長什麼模樣?我從來都沒見過。幼

小的心靈裏充滿著好奇。

他順著花園幽徑,來到花園後門處。後門閂著栓,他踮著腳.

使盡力氣抽開了門栓,門開了,外邊一道叢林。叢林外邊是大街。

哇,大街上好熱鬧啊!人流車河,街市樓景,麵前的世界陌生又

新鮮。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姚寶長站在大街上,目瞪口果地四下張望。不由自主地混入

到人流中,走啊走啊!走一路瞧一路。大街兩邊五花八門,好吃

的、好看的比比皆是。小小的姚寶長高興地隻顧著走路,四下張

望,走著走著他忽然問自己:我去哪兒呀!別忘了回家的路啊。

姚寶長想著了家,一下子著急起來。他不知走了多少路,到

了什麼地方,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回去。往回走,快回家去。出來

時間長了,爹一定饒不了自己。他趕緊往回走,走了一段路。卻想

不起家在哪,自己又該怎麼轉,幾個圈子走下來,他越走越糊塗,

迷失了方向。

姚寶長找不見自己的家,轉來轉去的不知道家在哪。五歲,

畢竟是個小孩,他爹從來就不讓他邁出家門一步,剛一出來便讓

他迷了路。

姚寶長哭了,找不見自己的家急哭的。他站在人流中,一邊

走一邊大哭:“媽媽!爹!”哭得讓人聽了好痛心。正哭著,一個年

輕人走上前來拉住他說:“瞧你亂跑,把你爹娘都快急死了,你爹

四下裏派人找你,別哭了,我帶你回家。”

姚寶長聽說有人帶他回家,信以為真地抬起淚眼看了看那

人:“真的嗎?可我怎麼不認識你呀?”

年輕人熱情地從地上抱起他來說:“叔怎麼騙你呢?你爹都

快急死了呢,別哭了,咱們走吧,大街上人來人往的,瞧見你哭多

讓人笑話啊。”

姚寶長不哭了,但心裏有點納悶:“好叔啊!我真的對你一點

印象也沒有呢。”

那人逗笑著對姚寶長說:“我是瞧著你長大的,我和你爹沾

著親呢。不認識我沒關係,帶你回家最重要。走,我帶我吃飯去。

你跑出來這長時間了,肚子一定餓壞了吧?吃飽了飯咱們就回

家。”說著,他抱著姚寶長走進了路旁的一家客棧裏。

客棧樓下是用餐之地,擺滿了吃飯的桌子,裏邊吃飯的、喝

茶的、閑聊的人真不少。年輕人抱著姚寶長剛走進大門,一位年

輕婦女喜笑顏開地走上前來埋怨年輕人說:“讓你去找孩子,多

長時間了才回來?人都快讓你急死了,咱們快走吧等著開船呢。”

年輕人臉呈疑慮,焦急地說:“客房怎麼辦,還沒退房呢?再

說到這會兒了肚子還真有點餓,吃過飯再上路吧。”

婦女秀目一睜,麵露凶相地嗔著年輕人道:“就隻知道吃,我

帶著幹糧呢。瞧見了嗎?恁大一包吃的,一路上夠你吃了。客房

我已經退過了,快走呀,還愣著幹嗎?”她一邊數落著一邊從挎包

裏取出一個蛋糕放在姚寶長手上。心疼般地說道:“孩子啊,多可

愛的孩子,餓壞了吧?先吃著墊墊肚子,咱們回到家再好好吃飯

吧。”說著,她和年輕人帶著姚寶長走出了客棧。

姚寶長這會肚子也確實餓壞了,小手接過香噴噴的蛋糕,放

到鼻子邊聞了一下,皺鼻子說:“哇好香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

來。吃著吃著,不知不覺躺在年輕人懷裏呼呼地睡著了。

年輕婦女一走出客棧門,就要下了一輛馬車,朝者江邊碼頭

行駛而去。馬車到了江邊碼頭,她付過車夫路費跳下車,年輕人

抱著熟睡的姚寶長也走下來,倆人急匆匆地上了江邊停泊的快

船上。向艄公講明了去處,談好了價錢,快船就開動了,沿江而下

駛入了長江。一天一夜的順水航行,來到了武昌碼頭。

年輕婦女結算了船資,上岸之後又雇了一輛馬車,風風火火

地駛進了武昌城裏。穿街過市,馬車一路急馳來到了年輕婦女指

定的地方停下車來。馬車夫收下資費辭別而去,年輕人抱著沉睡

未醒的姚寶長,相跟著婦女走進一家大鋪子。

大鋪子老板姓姚,門前招牌醒目大字:姚紀茶莊。茶莊裏經

銷著各種名茶,店鋪裏邊時有顧客前去買賣。

姚紀老板六旬老人,花白的頭發,飄逸的胡須,一臉慈祥的

笑意,精神煥發,目光炯炯,一見年輕人走進店來,心知肚明地笑

著招呼:“回來啦?後堂有請。”說罷衝著後堂直嚷:“老伴啊!聽

見沒?出來迎客,客人來家了。”

姚老板話音落地,從後堂裏走出來一位婦女。頭上挽著發

髻,滿臉皺紋,瞧年紀接近六旬。個子不高不矮,衣服穿戴光鮮,

打扮入時,體型微微發胖,性情溫和,給人以親切慈祥之感。老年

婦女出門一見年輕夫妻二人,又看到年輕人懷裏抱著熟睡的孩

子,心領神會地笑著招呼:“真來了啊!快進後堂敘茶!”說著,她

領著二人去後堂了。

這姚記夫婦祖居武昌,世代經銷茶葉生意。一代傳一代,雖

說富豪排不上,小康家庭生活足餘。日子也過得清閑自在。姚老

板叫姚章成,年輕時娶妻姚王氏,那時她剛十八歲,邁進姚家門

風風雨雨數十年過去了,不知道是姚王氏自身有毛病,還是姚章

成命該如此,夫婦倆一直相伴為生。每每想到身邊沒有一子半

女,心裏一直耿耿於懷。

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年過六十的兩個老人,人越老

心思越不安寧。自己死後無人守孝事小,姚家從此斷代這日子越

過越不是滋味。為了姚家香火不絕,為了自身死後有人守孝。老

兩口幾番合計,托人販尋來一子半女了卻心願。幾經周折,經人

撮合結識了這一對人販子夫妻,願以重金買下子女。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販子夫婦倆,受領下預約金

之後四處尋覓。活該這兩夫婦發財,剛到襄陽的第三天,就在路

上遇到了姚寶長。當天便乘船順江而返,來到姚記茶莊兌現生

意。這夫婦倆原本是襄陽人,好逸惡勞才選擇這販賣人口的勾

當。

姚章成見人販子抱著孩子走進家門,盼子心切的他興奮異

常地嚷叫著生意不做了,打發走了顧客關上店鋪門,放下生意匆

匆忙忙地跑進後堂去了。

他鑽進後堂,首先關心的是成果,一進門便嚷:“孩子呢?兒

子還是女兒啊?”姚王氏興奮地回答:“是兒子,模樣兒可俊了,還

睡著呢。”一旁的人販解釋著:“一會就會醒過來了。”

有道是——

人生轉折一瞬間,禍福無常飛紫煙:

三十年前河東畔,四十年後河西邊。

姚寶長一夢醒來,睜開睡意朦朧的眼,感覺他自己做了一場

夢。夢裏邊他茫無目的地走呀走呀!一會兒上高山,一會兒下平

地。多遼闊的草原,有花香,有綠樹,有蝴蝶兒舞翩翩,有小鳥兒

在歌唱。小小年紀的姚寶長,追著蝴蝶兒玩,跑哇跑哇.腳下出

現了一道懸崖,他收不住如飛的腳步,媽呀一聲掉進了懸崖裏

邊。他拚命地雙腳一蹬,驚叫著給嚇醒了。

姚寶長醒過來了,額頭上直冒冷汗,渾身上下汗濕淋淋。他

迷糊之中,聽見有人驚喜地喊叫:“醒了,醒了!兒子醒過來了。”

姚寶長人雖小,心眼兒明白著呢。誰呀!聽這聲音多陌生。究竟

是誰呀?他睜大著吃驚的眼睛,一霎那間眼神全走了樣,這是什

麼地方呀?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陌生的房間,陌生的睡床,還有

陌生的兩位老人,怎麼也想不起來。

姚寶長醒了,喜壞了茶莊老板姚章成,樂暈了老板娘姚王

氏。姚章成不停地念叨著:“醒來了醒來了,寶貝兒子醒來了。”

姚王氏喜極而泣,抱著姚寶長淚流滿麵地哭訴著:“兒子!媽媽的

乖兒子,總算你醒過來了。”

姚寶長目睹著兩老人的陌生麵孔,心裏邊害怕極了.一個勁

地哭喊著:“我要媽媽,我要爸爸!”

姚章成聽見姚寶長隻知道哭著要爸爸媽媽,盼子心切,花下

了大價錢才買下了個兒子,原以為有了兒子就萬事大吉,沒想到

買下了兒子的身買不了兒子的心。

姚王氏心裏也不好受,一開始自以為有錢能使鬼挑擔,花光

了積蓄換來了如意的兒子,誰料到這兒於是心不在這兒,金錢並

不是人間萬能。

姚寶長聲嘶力竭地哭,揪人心肺地嚷。姚章成又氣又怨地唉

聲不斷,姚王氏六神無主地心煩意亂。姚寶長畢竟未成年,哭過

一陣之後見無人搭理他,再哭下去也不頂用,漸漸地哭累了,躺

在床上抽泣著。

姚王氏見姚寶長不嚷叫了,轉憂為喜地坐在床邊打量著他

嬌嫩的臉。多乖巧的模樣兒啦!瞄上一眼便讓人覺得心疼。她生

怕再惹惱了孩子,小心翼翼地問:“孩子你別哭好嗎?想要啥,需

要啥你對娘說好嗎?”

姚寶長聽老婦人自己稱是他娘,轉念一想自己長這麼大,啥

時候聽說個自己有這麼個娘啦?他目不轉睛地緊盯著姚王氏心

裏想:“這娘對人親切,從目光中看出這娘喜歡自己,心疼自己。”

不覺間從心裏邊產生出一股親情來。他天真無邪地問:“你真是

我娘嗎?”

姚王氏聽見姚寶長問話,一股喜悅衝天而起,止不住欣喜的

淚水長流,顫抖著聲音匆忙回答:“是呀孩子,我是你娘親,真正

的娘親啊。”

姚寶長繼續問著:“過去我沒有見過你呀?啥時候我有了娘

親呢。”

姚王氏唏噓著說:“很小的時候你就有了娘,那時候你不懂

事,娘又沒時間去看你,所以你想不起娘來了。”

姚寶長眨吧著眼睛,不明白娘這話是對是錯。他從娘期待的

淚眼裏,明白了這娘的心是友好的、善良的,一心一意地關心著

他的。他端詳出娘的心思向著他,扭轉了看法,心裏也沒有恐懼

感,也不願再怠慢了娘。姚寶長失去了顧慮,陌生的環境變成了

和諧,心裏一激動,倏然間,又脆又響地喚了一聲:“娘!”

姚王氏聽見了呼喚聲,止不住淚水交流,情不自禁地抱起了

姚寶長,一聲迭一聲地呼喚著:“孩子,娘的心肝,娘疼你了。”她

愛子心切,抱著姚寶長親了又親,那愛意,恨不得將母愛溶化在

兒子的心靈裏。

姚章成聽見了,兒子呼喚娘了,多可愛的兒子啊,能叫娘就

能叫他爺。他一次次在心裏歡呼:“姚家不斷代了,謝天謝地,姚

家後起之秀再不會斷代了。”

人常說:交人交心。坦誠待人,沒有融化不了的感情。

姚寶長認娘了,他娘告訴姚寶長:“還有你爺呢,為什麼你不

叫啊?好孩子,你知道嗎?你爺疼你都快發瘋了。”

姚寶長轉動著眼珠,過去隻有爹和媽,有爹媽必然有爺娘。

他認了娘,娘愛他就像愛珍寶,要是認下了爺呢?天上的星星他

會摘嗎?懷揣憧憬的姚寶長,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爺。”這喚聲

又甜又脆,讓人昕得像灌了蜜。

姚章成老眼淚流,淚水泉湧似的,“嗯嗯”連聲地回答。幾十

年來,他幾時掉過淚,沒。男兒有淚不輕彈,今天他這是第一次,

第一次掉淚並且泣不成聲。為何?他有兒子了,兒子認他爺了。

幾十年來,行將朽木有了兒子,一塊心病沒了,哭是應該的。哭不

是傷心,是歡樂,是興奮,是無以倫比的高興發狂。

屋子裏氣氛熱鬧了,爺抱著兒子,娘也抱著兒子。含在嘴裏

怕化了,捧在手裏怕飛了。兒子!遲到的兒子。老來得子多麼地

不容易,不容易變成了現實,喜悅、興奮難於言表,高興、歡樂喜

不自禁。

打這後,姚寶長認下了這個家,這個新生的溫馨的家。爺疼

他,娘愛他。時光無情,他一天天地在長大,不覺間已經年滿十五

歲了,年邁的爺離他而去。娘帶著他守孝,並且手把手地教他經

商。母子倆和睦相處,患難與共。

又過了三年,姚寶長十八歲了,白淨的臉皮兒,圓滿的臉蛋

兒,濃眉大眼,鼻峰秀挺,唇方齒白,雙耳垂肩,英俊瀟灑不失風

度,儀表堂堂血氣方剛。

話說這姚記茶莊左鄰右舍,左邊毗鄰的是一家雜貨鋪。雜貨

鋪的老板待人和氣.友鄰關係相處得很好。姚記茶莊右邊居住著

一位張員外。他原在外為官,一度擔任著江南臨司之職,時局衰

敗,朝野混亂,張員外看破紅塵,辭官不做,回到家鄉武昌,從此

過起了隱居生活。

張員外為官一生還比較清正廉明。如今辭官不做在家賦閑,

倒也身心清閑生活快樂。隻是膝下無子,有一個寶貝女兒張倩,

比姚寶長小兩歲。

張倩姑娘長得冰肌玉骨,楚楚玉立,一張秀臉美如桃花,柳

眉鳳眼,鼻如玉蔥,唇紅齒白。圓潤的臉蛋,綴著一對酒窩兒。一

頭秀發齊腰,似那山泉瀑布,柳腰輕盈,肥臀圓潤。舉止端莊,步

履婀娜。

張員外見姚寶長知書識理,一表人材,有心將女兒與姚寶長

結成秦晉之好,又擔心姚寶長年輕忘事不思進取。這一日,他到

茶莊買好茶葉,猶豫著不肯離去。姚寶長錯以為他另外需要什

麼,熱情地主動問詢:“張大爺,是否還缺什麼?”張員外見姚寶長

主動問話,馬上醒過神來調整了心態問道:“聽說你滿腹經綸,學

成之後虛渡時日不覺得浪費光陰嗎?”

姚寶長沒想到張員外問他這話,這話出乎他的意料。他機靈

地應變,不慌不忙地作答:“張大爺不知,小生空有一番抱負,瞧

這世亂昏昏的早已心灰意懶。實不相瞞您老說,自從我爺過世之

後,自己不忍心丟下我娘。思前想後,孝禮為先,過著平淡的生

活,確也是後顧無憂。”

張員外聽完這一番話,心下竊喜,想這姚寶長通曉事理,寧

肯拋棄紅塵雜念孝敬雙老。一次談話下來,便對姚寶長另眼看

待了。他心下自拿主意,暗地裏籌劃著時機有心成全自己的女

兒去選下這一位乘龍快婿。

人生多舛,變化無常,姚寶長過完了十八歲,想不到唯一的

娘親也棄他而去追隨他爺去了。姚寶長好不傷心,整整哭了三

天三夜,安葬了娘之後,一直在家中守孝。過了七七四十九天。

姚寶長這才從悲痛中堅強起來,從新振作起精神打理他爺娘遺

留下來的姚記茶莊。

重新經營茶莊之後,清理他爺娘遺留下來的遺物,竟然發現

了一本往來賬本之中,夾著一張借據,借款人乃鬆江鍾記茶莊立

下的字據。某年某月某日,通過地保友鄰人證,借得姚記茶莊紋

銀五百兩。借據上標明著還款日期以及利息等。姚寶長發現這借

據還款日期,還距半月就到期了,到時正好去要回。

姚寶長先後安葬了爺娘之後,已經花光了原來所有積蓄,住

宅曆經風雨多年,等著用錢修繕。正愁無處找錢,這一發現無異

於起死回生,讓他看見了生活的希望,重新又振作起那創家立業

的雄心壯誌。

一天,張員外又來到姚記茶莊買茶葉,一次生、兩回熟,他與

姚寶長成了無話不說的忘年交。他有意問姚寶長:“公子,如今都

變成成年人了,你就沒想過成個家嗎?”

姚寶長實心眼,有啥說啥:“張大爺,自古道男大當婚,為了

後繼有人,如何不想成家呢?但是,你老也看見了,這家從爺娘去

世,耗盡了家資。待我有朝一日賺下了錢來,到那時提親也不

晚。”

張員外試探著問:“由我給你牽一次紅線你願意嗎?”

姚寶長笑答道:“張大爺,如此關心晚輩,晚輩真是感激不

盡。隻是家裏太窮,我不想誤人女子,讓她進門受罪於心不忍。”

張員外喜在心裏,連番誇讚道:“好青年,有誌氣,這媒我保

定了。如果你真缺錢花,我借給你,等到你哪天發財之後再還給

我行嗎?”

姚寶長感激地說:“張大爺,您老的恩情我心領了。不瞞您

說,昨日裏整理爺娘遺物,發現一張借據,借款人鬆江鍾記茶莊,

借債白銀五百兩,再過數日便到了還款期。過兩天待我收回借

款,除了修繕住宅之外,餘下的全部用作擴大經營,如此看來貧

窮是短暫的。隻要人去努力,創造財富也並不是難事。”

這一番談話下來,張員外從內心裏越發增加了對姚寶長寄

予厚望。打算找一個適當機會,就將這婚事拿下來。他辭別出門,

走到門外又轉身言道:“咱倆說好了,等你收回借債之後,你這終

身大事,全部包在我身上了。”

姚寶長見張員外如此地關心他,一味推拖有失禮儀,於是不

再推辭,當下笑著應諾道:“張大爺若是成全了晚輩,第一杯喜酒

獻給您老。”

張員外笑著說:“真的呀,咱倆一言為定。”

這廂放下姚寶長一事,回過頭來敘述姚長庚一家。姚寶長從

六歲離開襄陽,童年印象模糊的記憶中,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家,

時間長了到後來也慢慢地忘記了那些印象。

回頭說,他的親爹姚長庚十多年來一直耿耿於懷,唯一的兒

子失蹤之後從此就心神不安。十多年來不甘心姚家香火到他這

兒就斷了,先後又娶了三位姨太太,這事說來也許人們不會信,

前後三個姨太太各自生下一個女兒,說什麼也生不出兒子來。

姚長庚不甘心偌大的家業沒有人繼承,但不甘心也沒有辦

法,看來命中該絕後。

姚長庚不時回憶兒子失蹤的那一天,全府上下人心惶惶,滿

門折騰到處去尋找,打從發現那後花園門讓人開啟過,不抱幻想

的唯一線索從此再沒了下文。

姚長庚曾一度猜測,自己那寶貝兒子為何私自出逃,又是如

何地選擇後花園作為出逃之門?他也清楚,後花園外麵就是鬧

市,一旦到了那裏,兒子去向不明再也無法尋找。

姚長庚自從有了兒子姚寶長之後,不但治家有方,而且對兒

子嚴加管教,那也是因為太愛兒子了,兒子是家中的寶,家中缺

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兒子的。但是,就是這麼管教嚴格竟然也

出了紕漏,現在是有苦也說不出啊!…_’

有道是——

過後方知惘費功,用盡心機患無窮;

早知今日出紕漏,何來淚飛泉水湧。

姚長庚從失去兒子之後,從來就沒甘心,封建社會裏,不孝

有三,無後為大。他不想做那不孝之人,何況這萬貫家財沒有後

繼之人像話嗎?自然是不行,那就想法要個兒子。

有錢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現象,姚長庚有錢,再娶女人生兒

子,有誰願意將自己拚搏一生的財產,心甘情願地交給外姓人女

婿?他將生兒子的希望寄托在女人身上,自己先後娶了幾房姨太

卻都是希望落空。

姚長庚這時下定決心,根據兒子出逃的線索,掘地三尺也要

將他的兒子找回來!主意立決,他辭別家小,浪跡天涯,尋根究底

去尋兒子。

這廂放下姚長庚離家出外尋找兒子。回過頭來再敘述姚寶

長。

姚寶長自從跟了姚章成之後,夫婦倆弄清楚了他同姓同宗,

這下姓名也不再改了,這也算姚寶長因禍得福遇上了好人家,人

常說有奶便是娘,姚寶長對二老心存感激,侍候二老仙逝之後,

兢兢業業地繼承著這個家業。

那天姚寶長在老人的遺物中發現了那張借據,不由心中犯

疑,想不到老人離世之前也隻字未提這事。他轉念又一想,老人

或許年高體弱將這事給遺忘了,或許來不及向他吐露借債的實

情。但不管怎麼說,這借據幸好給他發現了。自從給二老治病安

葬先後幾年,生活上出現了拮據,生意上周轉資金也越來越少,

再加上這住宅年久失修,多處地方需要修葺一新。正愁財源緊

缺,這一發現無疑讓姚寶長如獲至寶。

收債日期將近,姚寶長正欲起身前往鬆江討債,張員外這一

天又上門來了,單刀直入地告訴姚寶長,他家小女子今年十六周

歲了,要與姚寶長結下親事許婚締結秦晉。姚寶長與張倩從小到

大一直都是好朋友,早些年姚寶長心頭也曾閃過這個念頭,但是

由於家境貧寒,這件事一直撂在心裏從來不敢提及。但他沒想

到,日思夜念的怪念頭實現了,讓他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嶽

父大人親自向他提親,正是姚寶長求之不得的。當下便跪在地上

向張員外叫了一聲嶽父。信誓旦旦地保證,今生一定不會辜負嶽

父大人厚愛,待他出外收回借債之後,一旦家境有所好轉,便與

張倩妹妹結為秦晉。

張員外為官之人,說話做事向來都是雷厲風行,當下他親自

備辦了酒席,邀請姚寶長到府上訂下婚約。

張倩從小與姚寶長一塊兒長大,人說日久生情,這一對兩小

無猜的好朋友從此難舍難分,兩人心裏邊都心儀著對方。當下她

爹替她定下終身之後,就對姚寶長說出了心裏話。張倩知道未來

的夫婿要外出討債,除了關心勉勵姚寶長出門多加小心之類的

熨貼話之外,並表示要為姚寶長看守家門,將姚記茶莊的生意經

營下去。

張員外覺得愛女的一番好意合情合理,想到自己的愛女遲

早都是姚家的人,這姚寶長上無兄弟,下無姊妹,加上家境並不

富裕,做生意全靠一個勤,閉門謝客那損失不是更大嗎?而且這

不必要的損失有愛女支撐,正是一舉兩得的美事。當下約定,答

應張倩來替姚寶長照看家業。席間又當麵拍板,姚寶長此次外出

收債歸來之後,第一件事便讓他們兩個完婚。

姚寶長要出門收債,臨走之前將家門事務交與未婚妻張倩,

家中一應財物經商生計一一詳細地給張倩做了交待。姚寶長離

家之後,張倩將家務經商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條,張員外白日裏無

事,也到姚記茶莊幫助女兒做生意。

話說姚寶長收債來到鬆江,先找下一處客棧居住下來,晚上

養好精神,好好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清晨起來,洗漱完畢之後去

用早餐。客棧裏紅紅火火,吃早飯的人把食堂餐桌都占位完了。

他四下裏一瞥,瞧見牆角之處設有一張飯桌,飯桌上就隻坐著一

個老者,牆角處光線陰暗,又不通風,可能誰也不願到那黑暗的

地方用餐。

姚寶長選好座位之後坐下,堂倌熱情地跑上前問:“請問客

官,用茶喝酒還是用餐?”姚寶長欠身說道:“給上一碗粥,一屜小

籠包.一碟鹹菜足矣。”堂倌諾諾連聲:“客官稍等片刻,我這就替

您送來。”說罷轉身一閃便不見人影兒了。

姚寶長從新調整坐姿等候用餐,對過用餐之人,卻正是他的

生父姚長庚。兩人初一照麵,心裏同時格愣一怔,兀自個暗地裏

尋思,這人怎麼如此麵熟啊?

人之感應出自內心.血濃於水的親情,心有靈犀一點通,無

形中的好奇,便產生出不言而喻的親情出現。

姚長庚停止用餐,好奇的眼神定定地瞄著姚寶長,瞧得姚寶

長心驚肉跳,不好意思地笑著問:“好大爺,小生覺得你好麵熟

啊!”

姚長庚一聽後生先問他話,心裏一激動,放下碗筷與姚寶長

說起來:“是的,老朽也覺得你好麵熟。”

姚寶長笑著又道:“我對您老很奇怪,心裏邊卻又說不出個

所以然來,人說有緣千裏來相會,我與大爺的相見或許是前世的

修行吧。大爺若不嫌棄,小生願與你結交。在下姓姚,全號寶長。

不知大爺願否賜與尊姓大名?”

姚長庚一聽這後生報出了姓名,先是心裏邊一驚,後是急切

地言道:“怎麼這麼湊巧,你和我還是家門呢。不瞞公子說,老朽

也姓姚,名長庚。真想不到客居外鄉,如此巧遇家門了。”

姚長庚嘴裏雖然說得平靜,但心裏卻像一湖秋水中投進了

巨石,再也無法平靜了。自己的兒子不是也叫姚寶長嗎?他又向

姚寶長認真地瞧了幾眼,眼前這姚寶長是不是自己失蹤多年的

兒子!?兒子五歲失蹤,現在什麼模樣也記不起來了。不過人世間

無奇不有,同名同姓的多著呢。

這會兒,堂倌上餐來了,放下姚寶長要的早點,又急匆匆地

離開了。

姚寶長腹內空空,一見早點上桌,追不及待地吃著。年輕人

吃飯就是快,真好有一比“狼吞虎咽”。姚寶長吃完喝好之後,就

招呼堂倌過來結賬,堂倌收下餐費、碗具離開了,姚寶長也打算

離去。

姚長庚急忙把他叫住了:“公子,老朽要是沒有猜錯,您今年

貴庚不出二十歲吧?”

姚寶長聽姚長庚問話,急忙回道:“大爺說得真對,實不相

瞞,小的剛過十九周歲,虛歲正好二十呢。”

姚長庚追問道:“那您從何處來?又去什麼地方發財呢?”

姚寶長見老者很關心自己,隻好重新坐定答道:“在下從武

昌來,何處發財說不上。此番到此沒有別事,是專程來此地收欠

賬的。”

姚長庚風趣地說:“爛賬難收啊!我到此處多少天了,一筆欠

賬也沒有要回來。好啦不耽誤你了,你去辦完了正事,咱倆晚上

接著聊。”

姚寶長站起身,雙手抱拳地辭行:“謝謝老先生賜教,晚上咱

們接著聊。”言畢轉身過去,匆匆忙忙地要債去了。

姚長庚看著姚寶長離去,便喚堂倌要上一壺茶,一個人獨酌

慢飲,回味著與姚寶長剛才相遇的情景,心裏樂滋滋地猜想,這

小子要是我的兒子該多好啊!自己那寶貝兒子要不失蹤,如今都

有這乖小夥一般大了。想著想著不免悲從中來,辛酸的淚水不由

自主地爬滿了皺折的老臉。

姚長庚原打算今兒個離開鬆江,逐個兒地去別的地方尋找

失蹤的兒子。但適才間與姚寶長不期而遇,如此巧合的同名同

姓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立馬改變了原來的主意,不想離開這

地方了。

姚長庚回想剛才與姚寶長說話情景,紊亂的心思又胡想開

了。這該不會就是自己那失蹤的兒子吧?可這個想法太可笑太

離譜了,哪有這麼巧的事?人家從武昌來,武昌離這兒多遠,自己

那失蹤的兒子五歲便能跑到武昌去嗎?

姚長庚想辦法克製自己,誰知道越想克製越是由不了自己

胡亂遐想。今天我這是怎麼了?他一遍一遍地問自己,人海茫

茫,大海尋針,自己的兒子在哪裏?越想越悲痛,越想越心亂如

麻。

這時,茶房裏來了一位說書的,說書先生擺開了陣式開堂說

書。聽書人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一瞬間所有的茶桌全部坐

滿了聽書的人。

說書人開始講《三國演義》,姚長庚想著心事,注意力不在那

說書上,《三國演義》自己也不知讀了多少遍了,所有情節也都已

經倒背如流了。

姚寶長回來了,垂頭喪氣地走進客棧。姚長庚心裏惦記著

他,兩隻眼睛一直盯著大門口,見他進來,馬上喜出望外地大聲

呐喊:“嗨,我在這兒呢!瞧見了嗎?”

姚寶長意識到有人是在叫自己,順著聲音望去,馬上瞧見了

人群中的姚長庚,正在焦急而興奮地衝著他擺手。姚寶長心裏裝

著事,不得已換了一副笑臉回道:“老伯你回來了?”

姚長庚看出了姚寶長臉上的情緒變化,裝作熱情地說:“過

來品茶聽書。堂倌!重新泡茶……怎麼樣小夥子,有收獲嗎?”

姚寶長長歎一聲,一臉愁容地說:“人是找見了,茶莊讓我等

待數日。”

姚長庚也裝作不順心地說:“自古以來欠賬難收,常言道:借

錢是親家,還錢變冤家。這不,老朽等待數日了,還得要一等再等

下去。等就等唄,何苦憂愁上臉?隻要能等出個結果,一年半載又

算得了什麼。”

姚寶長聽老人言之有理,籲歎一聲說道:“等待沒什麼可怕,

關鍵家中沒人料理。”

姚長庚聽了,吃驚地問:“您遠道而來,高堂親眷難道不能料

家?”

姚寶長提到雙親,滿臉悲戚地說:“不瞞大爺您說,在下的雙

親相繼過世了。家中就我一個人,臨出行時相親在身,一份家業

交給未婚妻在打理,不得不讓人牽掛此事。”

姚長庚聽出話中有音,說道:“唉,咱倆有緣相會,說話又是

如此的投機,不瞞公子講,老朽一生沒有子嗣,倒是有三個千金。

如今也都嫁出門了,如果小夥子不嫌棄老朽,我願收你為義子。

一來咱倆出門在外說話有伴,二來嘛,老朽見公子心地良善,做

事誠懇。你若是做我的義子該多好啊!人這一老,身邊沒個子嗣,

將來掛孝人都沒,老朽心裏不好受呢。”

真個地——

行走江湖不由人,與人為善多友情;

同病相憐真相待,何愁世上無故人。

姚長庚一句用心的試探,想不到姚寶長毫不猶豫地答應下

做他義子。姚長庚心裏暗忖,這娃表麵形象沒說的。內心呢,誰

能瞧見他有什麼用心?

姚寶長想法就不一樣了,自從養父、養母先後去世之後,反

而感覺到生活落寞,身邊沒一個老人,做什麼事沒人叮嚀相反覺

得毫無頭緒。有一位老人在身邊,嘮嘮叨叨也是樂趣。姚寶長希

望身邊有一位老人,老人們見多識廣,經曆風霜之多,聽聽他們

的勸導也是幫助自己長進。

姚長庚則認為,自己盲人瞎馬尋找失蹤多年的愛子,這希望

渺茫,也不成現實,天下之大,人海茫茫,無疑是大海裏撈針。一

段時間四處尋找,勇氣漸漸衰退,信心也不是先前那麼足了。幾

個月裏,他經過不少地方,不抱希望的胡亂尋找,已經筋疲力盡。

心灰意懶之下萌生了另一種想法,想著自己不知不覺地來到江

南,這裏山清水秀,地靈人傑,不如尋覓一位後生認作義子罷了。

姚長庚自從滋生了這另類的念頭,於是就在人流中四處觀

察,用心尋找機會,一個人用了心,就會毫不含糊地去爭取,去實

現那奇跡出現。他的努力沒白費.想不到來到這鬆江之地遇上了

一位孤兒,他與自己同門同宗,更奇怪的是,這失去雙親的孤兒,

連名字都與他失蹤十多年前的兒子一模一樣。

人世間同名同姓的不在少數,姚庚不是不清楚這一點。一想

到歲月不饒人,自己行將就木。要是身邊沒一個兒子,偌大的家

產交給誰?守靈戴孝又有誰?人終究是要死的,姚長庚明白自己

距離死亡越來越近了。有生之年不找一位義子操勞他的後事,真

個要拋屍荒野嗎?誰料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姚

寶長不加思考地答應了他的要求,姚長庚人還沒反應過來,相反

他自己高興不起來了。

姚長庚高興不起來,問題是多方麵的。一方麵這姚寶長應人

之諾太爽快,二方麵知人知麵難知心。他姚寶長心藏貓膩有誰知

道?他懷著什麼動機更讓人捉摸不透。姚長庚幾番思索難得要

領,要對這個年輕人作一番細致的了解和觀察。

姚長庚假裝呷茶聽說書,心思卻撂在姚寶長身上。過了一會

兒,他故作驚訝地想起了什麼,問道:“孩子,你認我這窮鬼作父,

你不怕有辱你的名聲嗎?”

姚寶長正在聽說書人講故事,猛不丁聽姚長庚這麼說,心裏

明白這老伯怕他言而無信,為了證明自己的誠意,他喝了一口茶

說道:“自從雙親過世之後,晚輩心裏一直心神難安,原指望爺娘

多活時日,晚輩自願多盡一份孝心。殊不知天命難違死生有定。

晚輩盡孝未盡心願已經讓人抱憾終身。老伯願做我再生父母,晚

輩求之不得,豈可戲言無信之舉?”

姚長庚聽完姚寶長一番自白,心下暗自高興,畢竟這隻是口

頭交談,懷揣疑惑之心又問道:“貴公子所言極是,老朽可是浪蕩

之人。一無家產,二無財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若答應下來,

你就不怕連累你呀?”

姚寶長是認真的,他見老伯猶豫不定,就擲地有聲地表白心

跡:“老伯放心好了,晚輩是對你老人家漂泊遊離於心不忍。再說

這世上一筆難寫出兩個姚字,晚輩衝你同門同宗豈有虛情之理?

晚輩雖說出身寒微,決不會虧待長輩。有我的便有您的,談何容

易誰拖累了誰?再說至於財富,隻要人不懶惰沒有富不起來的道

理。昔日裏有人買母供養的典故,我姚寶長也可以再做一次頂孝

之人。”

姚長庚聽完這話心裏暗自尋思,這後生相貌端莊,心地善

良,正是最佳人選。他喜在心裏,捋了捋胡須又說道:“這樣行嗎?

咱爺兒倆住一間房,彼此有個照應。再說了,你若真心認我這窮

光蛋,咱們今晚上備下酒席,草草地舉行個禮儀,好吧?”

姚寶長爽快地回答:“行啊!咱爺兒倆這就換房去。”

姚長庚高興地應著:“聽你的,咱爺兒倆住在一起好歹相互

有個照應。”

倆人起身離座,來到櫃台前,重新換了一個雙人房間。姚寶

長吩咐櫃上,準備一桌酒席送至臥房。

掌櫃的吩咐堂倌領二人上樓換房,叉讓另一個堂倌捎話去

廚房,準備一桌酒宴送至客房。

堂倌領著爺兒倆上樓換過房間,再給二位客沏上茶水,然後

離開。臨行之前留下話:“有什麼需要隨時吩咐。”

姚寶長接話道:“你去廚房將宴席送來,別的需要什麼以後

再吩咐你。”

堂倌離去之後,爺兒倆真像一家人了。姚寶長孝敬心切,先

是下樓去打來洗臉水,端進房裏便叫道:“爺!你老先擦擦臉,然

後再泡泡腳。一會兒酒席上來,咱爺兒倆再認真地敘說家常。”

姚長庚見小夥子如此熱情細心,心裏一陣高興,尋思著:“總

算是找對人了,看來身後之事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廂放下姚長庚、姚寶長邂逅相遇之事。回過頭來敘述姚長

庚老家襄陽諸事。

姚長庚離開家門之前,就將祖業一分為四給四位夫人劃分

了財產。姚長庚為什麼這樣做,一是想到自己離家尋找愛子,這

一去不知何年何月。二是自己又沒有後人接續,祖業家產劃分也

是遲早的事。第三是自己漂泊江湖,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幾位夫

人為爭奪財產決不會善罷甘休,甚至會鬧出人命來。他這三位姨

太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他將家產分為四份明擺著這是明智之

舉,一來省心為家產爭奪的雞飛狗跳,早一天讓她們自立門戶杜

絕後患,自己也就可以安心地去雲遊天下了。

姚長庚為尋愛子踏上了江湖,時光無情地不知不覺一年過

去了。明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軍紛紛起義燃起戰火。其中

最強大的是李自成,他擁兵百萬,揮師北上直取京城。南方以張

獻忠為首的農民軍,打土豪分田地,奪州攻縣勢如破竹。朝廷腐

敗。人心渙散。當官的平日裏作成作福,農民軍一到來哪有抵抗

之力,不是棄城逃命,便是投降保命。

姚長庚說什麼也不會想到世變風雲,一向固若金湯的襄陽

城也讓張獻忠攻陷了。張獻忠攻城費力不小,死傷士兵也不少,

一下子惱怒起來,怨氣全部撒在官宦人家身上,凡是記錄在案為

朝廷當官的格殺勿論。所有妻女老小一律押當軍營用錢贖人。贖

一位親人白銀二十兩,掏不出錢的去市曹拍賣。

姚長庚同樣想不到,他是注冊的朝廷命官。起義軍衝進府第

不見他本人,一家老小全部送軍營押當,等候用錢贖人。由於他

的妻妾之間矛盾重重,他那三位姨太,前後都讓她們的女婿從軍

營裏花錢贖了回來,唯有他正室夫人無人過問。平常日子裏,三

位姨太太就對正室不滿,這會兒正好泄了心頭之忿,誰願意花錢

去將她贖回來?偏是姚長庚正室年逾古稀,又老又醜,幾番去市

曹拍賣也無人問津。這樣一來,正室夫人一直押當在軍營裏。

話說姚長庚收下姚寶長認作義子之後,兩人相處得真像父

子倆,姚寶長無事可做,為了要回借債要等半個月。五百兩銀子

非同小可,鍾記茶莊言明半月之後足數還錢。半個月來,他對姚

長庚就像對待親生父親一樣,小心翼翼地侍候著老人吃喝穿戴,

從來不心生厭煩,姚長庚時不時發點怪脾氣什麼的,姚寶長也不

會放在心上。

十五天總算過去了。姚寶長與鍾記茶莊私下約定,半月之後

就去取款。他早已經告訴了姚長庚,到這時姚長庚就提醒他期限

到了,讓他今兒個去將借款要回來。姚寶長信心十足地離開客

棧,直奔鍾記茶莊而去。

走在路上,姚寶長心裏一直計算著借債要回來怎麼花,如今

家裏添了一位老人,房屋要修繕,娶媳婦照樣花錢。再說那生意

上邊,同樣地要投入經濟擴大銷售。對五百兩直到了今天,確實

的分配方案至今還沒有拿出來。

姚寶長想了一路,興衝衝地來到鍾記茶莊,到那兒一看,眼

前的景象差點兒沒把他的魂兒嚇掉,鍾記茶莊連帶左鄰右舍,七

八間門麵房化為灰燼。

姚寶長半天才醒過神來,心裏直叫苦:“完了!完了!唯一的

生活支撐也垮塌了。”他欲哭無淚,怔怔地站了半天,也不知如何

是好了。

後來,他向多家鄰居打昕得知,這大火三天前便發生了:燒

毀了幾家鋪子,死了不少的人。唯有鍾記茶莊死得最慘,一家四

口全部變成了焦屍。姚寶長聽完之後,再也沒希望要回借債了,

一氣之下,將那多年的借據撕了個粉碎,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客

棧。

姚長庚見姚寶長回來了,滿以為他要回了借債,殊不知姚寶

長一聲長歎,鼻子一酸,兩行眼淚掉了下來。

姚長庚吃了一驚,問道:“你這是昨啦?有話不說哭啥呀?”

姚寶長嗚咽著說:“完了,一切都完了。”

姚長庚吃驚地瞪著老眼問道:“不哭好不好,啥完了不完了

的,告訴我。”

姚寶長止住了哭聲說道:“鍾記茶莊給大火燒了,一家四口

全給燒死了。”

姚長庚聽這一說,自己也不覺愣住了。好半天從驚愕中歎息

說道:“慘也!滅門大禍死得慘啦。”

姚寶長深表同情地說:“可不是,我隻好將借據撕毀了。”

姚長庚讚許著說:“你做得對。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

去。要錢何用,有一碗飯吃便是最大的幸運了。孩子,不用怕,錢

是人掙的,有人就有錢,你說對嗎?”

姚寶長點頭稱是:“爺講得對,有人就有錢,人可以掙錢,隻

是現階段,沒錢還真不行。住房修繕,結婚要錢。還有老人家你,

我真不願你跟著我受窮呢。”

姚長庚惋惜地說:“事情都過去了,別想那麼多了,前人不是

說過: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明日是與非。相處十多天,孩子的一

言一行,一舉一動我盡收眼底。不瞞孩子你說,你爹我不是窮鬼。

實話告訴你也無妨,如今你都認作我是你爹,你又是我一直向往

中的兒子。咱倆打開天窗說亮話,你爹我原本是朝廷命官。家資

萬貫,世襲錦衣衛之職。我本有個兒子,失蹤了再也找不回來。此

次江南之行,我為了掩人耳目,到處尋求賢達之人,圖得個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