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做人本分(1 / 3)

第四部 做人本分

小引

人之富貴因人而異,或許做人本分行善而來,或許勤勞所獲

日積月累節儉積累。施人以好處,知恩當圖報。忘了做人根本,

嫉妒他人富有;抑或為富不仁地心生貪念,恩將怨報他日必將有

所報應。

人心換人心,心正行走天涯,心窄迷途難返。做人不忘根本,

親眷守己安分。命中該有注定有,命中沒有不強求。嫉妒他人富

貴,思想便會走偏。怨恨蒙住了雙眼,便會出現叛離之情,貽禍他

人引火燒身,反誤了卿卿性命……

2012牟3月8日立序西安

南宋時代,福建福清鄉下,有一戶漁家,戶主出海去打魚再

也沒見人回來。家裏邊一女子、一兒子,從此變成了一對孤兒。

孤兒孤女家姓吳,長女吳蓮,芳齡十五。人如其名,真像那出

水蓮花亭亭玉立。次子吳興,比吳蓮小八歲。吳興他媽生產吳興

時大出血撒手西去,吳興未曾見過他的母親,吳興命大活了下

來。相依為命的姐弟倆,等到吳興年滿七歲,姐弟倆唯一的親人

父親也不知所蹤。這下子真個的禍不單行,好在這吳家有二畝

薄田,足以維持生計。

從母親去世之後,家裏的重擔便落在了吳蓮身上。八歲的小

吳蓮便學會了頂起一個家。她爹常年在外打漁,艱苦的環境便讓

她學會了照顧弟弟,操家理務,又當爹又當媽地將吳興撫養年滿

七歲,眼看著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了,誰知爹卻不見了。

吳蓮姐弟倆習慣了無依無靠的生活。吳蓮從小便學會了種

田,做家務。吳興年滿八歲後,人間的事情也知道了不少。自從

失去了父親之後,漸漸地懂事了,幫助姐姐做一些家務。

吳蓮當爹又當媽,艱苦的生活磨礪出她堅強的意誌。要活

命,人就得堅強,一個女孩子不向困難低頭,頑強的性格磨練出

來了男兒性格。家中的二畝薄田,全憑吳蓮拋糧下種,耕田插秧

就像一等一的行家裏手,幹起活來跟男子漢沒什麼區別。

吳蓮小小年紀,不光學會了種地,而且學會了撐船網魚。吃

苦耐勞的精神,在村子裏有目共睹,眾口一詞誰不說她是一位好

姑娘!

八歲的吳興從小沒娘又沒了爹,這就改變了少年的天性,長

到八歲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撒嬌,俗話說:姐姐做鞋妹妹學樣。無

娘無爹的吳興,也像他姐姐一樣為生存而活著,學會了做一切事

情。姐姐做飯,他幫著洗菜。姐姐挑水,他學著劈柴。姐姐下田種

地,他在一旁看著學著。姐姐不閑,他也不閑,姐姐去趕集,他也

跟著去。姐姐將地裏的糧食、水裏的水產拿到市集上去賣,吳興

總是形影不離,學著她姐如何地去做買賣。

相依為命,吳蓮吳興姐弟倆,環境逼迫他倆難分難舍,生存

凝固他倆形影不離。這一天,姐弟倆趕集歸來,從市上捎回來油

呀鹽啦生活用品。吳蓮每次趕集,總忘不了獎賞她弟弟。不是買

糖果,就是買點心。數量有限,可以解饞。隻要她弟弟高興,吳蓮

再苦再累也知足了。

這一天,吳蓮給弟弟買了一身新衣服。她弟弟這一天滿九歲

了,過生日,不讓弟弟煥然一新她心裏過不去。她寧願自己窮點

苦點,千萬不能窮苦了弟弟。讓別人指手畫腳,說什麼沒爹沒娘

的娃不怎樣。她一千個不答應,一萬個不願意。她要讓弟弟光鮮、

快活地成長。讓人認可,沒爹沒娘的孩子同樣地挺著胸長大,昂

著頭做人。

吳蓮、吳興姐弟倆走在回家的路上。剛走出集鎮不遠,一串

呻吟聲飄了過來。姐弟倆聞聲望去,吳蓮首先瞧見那路邊稻草堆

裏躺著一個人。吳興隨後也瞧見了,提醒著他姐嚷道:“姐,那兒

躺著個人呢。”

吳蓮尋思著說:“跟姐過去瞧瞧。”姐弟倆好奇地跑到跟前一

看,見一位年輕人蜷縮在草堆裏呻吟。吳蓮見那小夥子衣衫襤

摟,骨瘦如柴。她瞧在眼裏,難受在心裏,忍不住同情地問:“兄弟

你這是咋啦?”

躺在草堆裏的人,奄奄一息地掙紮著說:“我餓,我餓.兩天

沒吃東西了。”

吳蓮見狀,彎下身用手去試了一下小夥子的體溫,驚歎說

道:“還發著燒呢,不行,趕快得找醫生。”她從地上扶起年輕人,

衝著吳興嚷著:“快搭手幫忙啊!扶這兄弟去鎮上找醫生。”

姐弟倆攙扶著身輕如燕的病人,瞧模樣像叫化子。吳蓮用不

著多想,扶著病人來到鎮上找大夫。鎮上藥行坐堂醫生,見吳蓮

姐弟倆扶來了個病人,出於治病救人的天職,二話沒說便給病人

切脈診斷。

郎中切脈之後說道:“病人乃饑寒所致,正發高燒。我先給你

一副中藥,藥膳堂有熬藥處。先服下一劑退燒之後,再開一劑調

理之藥便沒事了。”說著,郎中劃下了退燒之藥,讓吳蓮去藥膳堂

熬下湯藥讓病人服下。再開上一副中藥,讓吳蓮帶上回家。

吳蓮讓病人服下退燒藥之後,出門叫了一乘便轎,將病人抬

回家裏。又將家中一間臥房拾掇之後讓病人睡下。這病人服藥

之後,一直睡覺不醒。到了夜裏三更,病人才漸漸地蘇醒了過來。

吳蓮一直守在病人床前,一見病人醒過來了便高興地問:

“你感覺怎麼樣了?”病人來到陌生的環境,像做夢似的自言自

語:“我這是怎麼了?”

吳蓮見病人能問出話來,高興地對病人說道:“這是我的家。

我們發現你病倒在路旁,給你請了醫生,服過了藥,病情好些了

嗎?”

病人眼裏閃動著淚花,聲音微弱地說:“謝謝你們救了我,現

在感覺好多了。肚子餓,特別想吃東西。”

吳蓮聽病人要吃東西,歡喜地告訴病人:“你先躺一會,我去

去就來。”說罷,她轉身出了臥房,進了家裏的廚房生火做飯,拿

出家裏雞下的蛋,衝了一碗蛋花,又轉身回到了臥房。走近臥榍

扶起病人坐好,一手把碗,一手執勺,一口一口地讓病人服下。病

人進食之後,感覺好多了,精神也恢複多了,瞬間臉色也紅潤了

起來。倏然間,他著魔似地溜下床來,出其不意地“咕咚”一聲,跪

倒在吳蓮麵前嗚咽著說:“大恩人啦,謝謝你啊!”

吳蓮給病人出人意外的舉動一時間嚇得手足無措。愣怔了

一小會,慌忙雙手去扶病人重新臥床躺下。一邊謙虛地說:“謝什

麼呀!人都有困難的時候,我可不能見死不救啊。好兄弟,能告訴

我嗎,什麼原因讓你落到這種田地啊?”

病人哽咽了一會,流著眼淚說:“我叫吳用,家住泉州。先父

原是泉州守備,剿滅倭寇有功在身。誰知倭寇懷恨在心,一年前

的一個晚上,月黑風高,突然衝進家門來一群惡徒見人就殺。想

我吳門一家老小,慘遭滅門之災卻無人相助。後來得知知府大人

與父親不睦,借倭寇之手滅了我吳姓滿門。我雖逃過一劫,卻不

敢呆在家裏,落荒逃命四處漂泊。日前流落到此,偶遇風寒病臥

路邊,不是恩人相救恐怕早已命赴黃泉了。”吳用說到這裏,忍不

住心裏的痛苦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吳蓮見吳用哭起來,心裏一時沒了主意。轉念一想,計上心

來笑著告訴吳用:“緣分啦你哭什麼?你姓吳,我們也姓吳,進門

就是一家人了。你沒了爹娘,我們也沒有父母。緣分讓我們走到

一起了,應該高興才是,再說了,一筆難寫兩個吳字。老祖宗是一

家子,你沒有家,我這裏有家呀。你要是願意留下,我們以兄妹相

稱如何。原本就是一家人嘛,應該慶幸才對,你說是嗎?“

吳用不哭了,卻麵露難色地回答:“好倒是好!流浪一年多

來,我日夜都想有家。我想留下,可我啥也不會。我爹從小讓我念

書,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隻會白吃飯。我不想連累恩人,天明後.

還是讓我去乞討活命吧。”

吳蓮聽完吳用一番話,並沒有半點怨言,也不想責怪吳用。

相反嘻笑著言道:“好畦!我們家正缺個念書的。我和弟弟都沒念

過書。兄弟不是說從小就念書嗎。瞧你弱不禁風的真像一位秀

才。從今往後,你就教我和弟弟念書,這個家你一定得住下來。能

告訴我嗎,今年你多大啦?咱兄妹好稱呼啊?”

吳用想想這個辦法好,當下就回應:“教書不成問題,我會盡

心的,我屬馬的,今年十六歲了,四月生人。姊姊呢,貴庚幾何

呀?”

吳蓮認真地說:“真巧呀,我也屬馬呢。九月生人,比兄長小

月份。打往後我叫你哥,我就是哥的妹子了。還有我弟弟吳興,

同樣是你的弟弟了。”

吳用聽說還有一位吳興,問吳蓮:“弟弟呢,他在哪呀?”

吳蓮笑著說:“瞧把你急的,現在夜闌更深,弟弟睡著呢。弟

弟今年九歲了,從小就沒見過娘。我姐弟倆命苦,去年我爹去海

上打魚,這一去再也沒回來。現在好了,有了你知書識理的哥哥

一塊生活,打往後的日子便會更精彩。”吳蓮講到這裏,忽然想著

了什麼似的,“哎呀”一聲繼續言道:“瞧我這人真是的,一高興正

事也忘了。醫生說待你退燒之後接著服用調理之藥,哥哥你等

著,我給你端藥去。”

吳蓮讓吳用重新躺好之後,去廚房為吳用端藥去了。吳用目

送著吳蓮離去之後,對著油燈發愣。瞬間的變化,真讓他難以置

信。

一年多來,吳用回想著有家不敢歸。四處流浪,到處漂泊,乞

討的生活真不是人過的。往事不堪回首,浮光掠影,曆曆在目:

出事那天晚上,吳用半夜裏拉肚子。一旦拉開了,蹲上茅坑

別想站起來了。猛不丁,廁所外邊刀光劍影,喊殺聲大作。吳用鑽

出茅房一看,一刹那間便給嚇懵了。肚子也給嚇得不拉了。一個

人躲在暗處,顫顫悸悸的目睹了全過程。那一夥蒙麵之人殘忍之

極,手段之狠,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半袋煙的功夫,便將一座

府第翻了一個底朝天。

吳用命不該絕,身藏暗處逃過了一劫,目睹著倭寇席卷而

去,他這才從家裏逃了出來。吳用在黑暗中,聽見一蒙麵人對另

一個吩咐:“快去告訴曾知府,就說這活搞定了。”吳用聽見這話

之後,大驚失色地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平常日子裏,他常聽

他爹告訴他媽,說曾知府妒忌他建功多,總是對他心懷不滿。吳

用不明究竟,一次問他爹為什麼會這樣。他爹告訴他,你人小,長

大了就明白了。今兒夜,慘案發生。吳用恍然大悟,官場險惡,他

爹講這話沒錯。

吳用僥幸地逃過了這一劫,從此有家不敢歸,孑身逃命天

涯,當天夜便逃離了泉州城。他每每想著爹娘慘死在倭寇刀下,

自己怯弱地不敢聲張,給嚇得連大氣兒也不敢出。睜著眼瞧著倭

寇殺人越貨,無惡不作。為了毀屍滅跡,放火燒掉了.吳府家園,吳

用再想到那些倭寇,一定是受人指使,官匪勾結。目無法紀、慘絕

人寰。行凶作惡如人無人之地,從容自如揚長而去。每每想著這

不幸遭遇,他就傷心落淚。再想到自己命不該絕,遇上了搭救之

人他情不自禁地哭開了。

吳蓮端著湯藥,興衝衝地走進臥室,一見吳用自個兒哭泣,

甚覺驚訝地問:“哥!你這又是怎麼了?可別哭壞了自己呀。”

吳用見吳蓮對自己真像兄妹一樣,激動地淌著淚說:“好妹

妹,哥太感動了,真不知該怎麼感謝你呢。”

吳蓮笑著安慰道:“自家兄妹,何言謝謝。別想那麼複雜,心

情放寬一點,身體才是最緊要的。哥,別忘了君子協定,答應了幫

助我們認字呢。沒有健康的身體,怎麼能做個好老師啊。行啦,

咱們不說這些,快將這湯藥喝下。快點兒健康起來,妹妹也就不

操心你了。”

吳用聽完了吳蓮。番話,仍然感激涕零地說:“哥這一輩子,

欠下了妹子的情,哪一天發達了一定要好好地謝你。”

吳蓮從始至終地一直笑語連天,嘻嘻哈哈地說:“好哥哥妹

妹求你了,快將這湯藥喝了,喝了藥再躺會兒吧。外邊的雞都打

鳴了,等哥喝藥躺下之後,妹子該去做早飯了。”

倆人正敘著話,吳興在臥室外邊嚷叫:“姐你在哪呀?”

吳蓮聽見她弟弟的叫聲,興奮地回答著:“在爹的臥房裏,快

來瞧你的哥,你哥醒過來了。”

吳興興奮地跑進臥房問:“姐,你說啥,誰是哥,我哥在哪裏

呀?”

吳蓮認真地告訴吳興:“他就是我們的哥,你哥叫吳用,比姐

大幾個月,從今往後他就是我們倆的哥了。”

吳興仍然不解地問:“真的呀,以前怎麼沒聽說過呢。有那麼

湊巧嗎,他也真姓吳啊?”

吳蓮一本正經地說:“天下之大,巧事兒多呢,哥不姓吳我們

還叫他哥嗎?快過來認識一下,你哥今後教你學文化呢。”吳興饒

有興趣地問:“姐真的嗎?哥教我識字是真的嗎?真這樣啊,我可

要好好謝謝哥了。“

吳蓮同樣高興地說:“姐哄過你嗎?哥不光是教你識字,同樣

要教我識字呢。”

吳興高興地拍著手叫:“好畦太好了,瞧著別人家的娃念書

我早就心癢癢了。哥,你真教我識字嗎?”

吳用點著頭說:“是真的好弟弟,哥教你識字,還教你念書。”

吳蓮見天色微明了,笑著對吳興說:“你和哥好好嘮嘮吧。天

明了,姐去做飯了。”

吳興眨巴著眼睛說:“好哇姐去做飯,能煮點肉吃嗎?好久都

沒沾油腥了。姐啊!哥身體不好,最好宰一隻雞給哥補補身子。

哥的身體好了,才好教我們學文化呢。”

吳蓮用手揪了一下吳興的鼻子說:“姐心裏清楚得很,哥的

身體需要營養,弟弟的嘴也要解饞呢。姐聽弟弟的,這就去捉那

隻大公雞熬雞湯,你可要對哥好一點喃,千萬不要讓你哥為你生

氣喲。”

吳興不高興地回答:“快去吧姐,弟弟你都不相信還相信誰

呢?”

吳蓮笑著走了,邊走邊說:“我信,我信。”

有道是——

人生世上多變遷,時乖運蹇也自然。

莫道山窮水已盡,山水不轉路相連。

有道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又道日:天無絕人之路。

不該死的人,總會有機會絕處逢生。同病相憐,讓吳用和吳

蓮、吳興姐弟走得更近了。原本同姓不是一家,不幸的遭遇竟然

巧妙地走到一塊兒來了。這與常人講的有緣,真應了那有緣千裏

來相會,一個是死裏逃生,一個是大義救人。邂逅相識原本就不

是易事,共同的不幸產生出了共同求生存。為了生存,求發展,相

得益彰幹脆組成了一家人。

一家人親,沒有歧視之分,一家人好,好在互相照應。緣分走

到一起的一家人,更懂得憐人、愛人、尊重人。天南地北的兩家人

從此以兄弟姊妹相稱,從此開始了新生活。

吳用病愈之後,履行自己的諾言,擔任著專管吳興小弟念書

識字。吳蓮如今是一家之主,家務、農活夠她一個人忙活的了。吳

用這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為了求生存,漸漸地學著吳蓮做一些

家務,抹桌、掃地、洗衣服煮飯,喂雞養鴨,盡量不讓他自己閑下

來。

日子一天天地過,過日子最重要的是家庭和睦。吳蓮這一家

三口,沒爹沒娘的日子,同樣地是一天天地過。三口人之家,有事

商量,過日子和氣,和和睦睦的還真像那一回事。

這天,吳用見吳蓮去河裏網魚.他也主動想一塊兒去學習學

習。吳蓮卻不像他這麼認為,耐心地對吳用解釋:“你會水嗎?不

會就別去。水裏不比地上行動自如,再說你擔子重著呢。隻要管

好弟弟,我這當妹的省下多操一份心了。哥要真閑不住,家務事

就夠多的了。你想找點事做還不容易嗎?”

吳用想想妹子講得對,自己叉不會水,就別給妹添亂了。返

回屋子,見弟弟正在用功讀書,他也不去驚動吳興。想著妹妹告

訴他,家務事不是很多嗎。吳用用目光四下一瞥,家務活還真不

少。掃地是第一件事,這事不用學,人人都會。第二件事洗衣服,

吳用見木盆裏邊盛著一堆髒衣服。髒衣服不外乎有他自己換下

的,他妹子和弟弟換下的。一家人每天換下的,吳用總是瞧見吳

蓮夜靜更深的時候,家務事做完了,一個人再去洗滌髒衣服。

吳用突發奇想,我也學學試試,等我洗完了衣服,不是給吳

蓮減少了負擔嗎?吳蓮真是太辛苦了,日日夜夜地家裏家外,啥

活都她一個人攬這怎麼成?我吳用比吳蓮都年長,當哥的不體恤

妹妹多寒磣呀?吳用不願做寒磣之人,他將一大堆髒衣服搬到水

井邊。學著吳蓮洗衣服的樣子,先是用刷子將衣服攤開在玷板上

刷,然後用雙手放進清水裏揉,直到髒水變清水了。接下來將衣

服擰幹,晾曬到院子裏邊的繩子上。

吳用學洗衣服,一開始力不從心。又吃力又洗不幹淨。洗到

後來,慢慢地掌握了程序,也就不那麼吃力了。吳用洗完了衣服,

天將晌午了,吳興從房子裏跑出來問:“哥!我姐去哪了啊?怎麼

還不做飯啊?”吳用聽吳興嚷餓,想起了鍋裏的飯。吳蓮走時告訴

過他,午飯都做好了,放在熱鍋裏邊。吳用於是告訴吳興:“你姐

打魚去了,午飯在熱鍋裏邊,餓了你就先吃唄。”

吳興見吳用學開了洗衣服,出奇地驚問道:“哥,這些衣服都

是你洗的呀,真不簡單,為什麼不叫上我也學學呀。”

吳用顯得驕傲地說:“你現在人小,首要的任務是好好念書。

等你長大了,想做什麼還不容易?”

吳興搖晃著腦袋,帶著疑問又問道:“哥!你告訴我,啥時候

我能長大呀?念書能當錢花嗎?”

吳用有心地回答:“你長我這麼高就算長大了。念書當然好

著呢,自古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吳興天真地問:“真那麼好哇!哥你為啥沒有黃金屋呢?”

吳用淒苦地回答:“你哥過去書多著呢,遭奸人所害書也燒

光了,你哥哪天有了錢,再想辦法去買書。”

吳興認真地問:“買書真要錢嗎?哥我有錢呢,我姐給的壓歲

錢我都存著呢。你不信,我帶你瞧去。”吳興說完拉著吳用的手,

嚷著說:“走呀!我給你瞧瞧你就相信了。”

吳用隨吳興走進吳興的臥房,床頭櫃上擺放著一個小罐,小

瓷罐口小肚大。吳興走上前雙手抱著瓷罐搖了搖,裏邊發出來叮

當叮當的響聲。響聲過後,吳興將瓷罐翻了個底朝天,叮叮當當

地從裏邊倒出來九枚一百文的銅錢。

吳興告訴吳用:“我姐說了,每年給我的壓歲錢不讓我花,讓

我從小學會攢錢。今年我九歲了,有九百文了。姐還常講,等我長

大了娶媳婦才讓花掉壓歲錢。”

吳用聽了這一番說詞,心裏好一番激動,想不到沒文化的女

子,也懂得從小去教育弟弟如何持家。

吳興見吳用不說話了,心裏邊反而覺得不開心了。他不知道

吳用在想啥,忍不住寂寞地問:“哥,你說話呀,你告訴我,我姐的

話是對的嗎?”

吳用醒過神來答道:“你姐講的是對的,讓你這麼做也是對

的。從小養成了積攢習慣,長大了就不會胡亂花錢。好弟弟你能

告訴哥,咱也想著去掙錢,你想過有什麼法子能掙錢嗎?”

吳興轉動著眼珠子說:“哦,想起來了,去河邊拾貝,去水裏

撈蝦,都能拿到市上變錢。”

吳用來了興趣,喜洋洋地問:“真的呀,你知道地方嗎?”

吳興傲氣地說:“知道,村子不遠處有條小河,河溝裏邊魚

呀、蝦呀,還有螃蟹呢。螃蟹好玩極了,兩隻大腳咬人呢。”

吳用興趣上來,早已迫不及待,他對吳興說:“走!咱倆吃飯,

吃過飯去河邊呆上一會再回來。”

吳興一聽說去河邊玩,拍著小手兒跳:“好哇我聽哥的,好久

沒捉螃蟹了心裏怪難受的。哥不知道,螃蟹捉回家燒著吃香死人

了。”

吳用長這麼大,從來沒捉過螃蟹。一聽說捉螃蟹好玩又解

饞,再也等不及了。他帶著吳興吃過午飯,拉著吳興便走出了家

門。吳興啥事都經曆過,臨出門告訴吳用:“帶上魚簍子,不然捉

下的螃蟹往哪兒放啊?”

小河水清清,河流繞彎彎,清格粼粼的河床裏怪石嶙峋。

吳用隨吳興來到小河邊,吳興一到河邊便脫掉了鞋,將褲管

挽在膝蓋上邊,跳進小河裏嚷著:“哥快下來呀,亂石下邊螃蟹多

呢。”邊說邊彎下身子,將手袖高挽著,用手搬開河床裏的一塊怪

石,裏邊果然出現了螃蟹。吳興一邊用手捉一邊告訴吳用:“哥你

瞧好哇,捉蟹捉住它上邊的蓋,不然它會咬手指呢。”說著用另一

隻手又捉住了一隻螃蟹,急得大喊:“哥快下河呀,快拿竹簍來裝

螃蟹呢。”

吳用目睹了捉螃蟹的過程,心情異常激動地脫鞋挽褲腿跳

進了小河裏,開開心心地學著吳興捉開了螃蟹。

太陽慢慢偏西了,兄弟倆收獲不少,高高興興地回到家裏,

剛走進家門,看到吳蓮打魚已經回家了,正在院子裏邊曬魚網。

一見他兄弟倆回來了,瞪著兩人問:“你們去哪兒了?”

吳用隻好實情回答:“我和弟弟捉螃蟹去了。”

吳蓮橫眉冷眼問:“好哇能捉螃蟹了,真有本事了!我讓哥教

弟弟念書,你們卻去捉螃蟹玩,這書還念不念啦?還有這,院子裏

晾著的衣服也是哥洗的吧,不錯啊能洗衣服了,讓人刮目相看

呢。”

吳用見吳蓮生氣了,隻好說出了心裏的話:“捉螃蟹不是玩,

弟弟說能換成錢。是我一時暈了頭,帶著弟弟去捉螃蟹的,都怪

我不好。”

吳蓮聽出了錢的味道,仍然不依不饒地問:“哥要錢幹什麼

啊?沒錢花告訴妹一聲啦。”

吳用急著辯道:“不是沒錢花,我是想憑自己學會做一些事,

想掙下錢來買回一些書籍學習。”

吳蓮明白了吳用的用意,改變了口氣說道:“不提這了,妹子

冤枉哥了。哥知道嗎?今天打魚豐收了,明兒個咱們仨去集上賣

魚,賣下的魚錢全給哥,哥不是買什麼書嗎?你就去買唄。”

吳興一旁也說:“姐,我也要買書呢。”

吳蓮撫著吳興的腦袋說道:“好好念書,要什麼姐給你買什

麼。告訴姐,今天你又認識了幾個字啊?”

吳興驕傲地說:“姐我告訴你吧,我能寫自己的名字了,還有

哥的名字,姐的名字我都會寫了。”

吳蓮很興奮地問:“真的呀!你寫給姐姐看行嗎?”

吳興自鳴得意地點頭說道:“好吧,我寫給你看。”說完找來

一節樹枝,蹲在泥地上畫出來三個人的名字。吳蓮目不轉睛地望

著吳興寫呀畫的,左看右看也看不明白,不禁問吳用:“弟弟畫的

啥呀?”吳興不無譏誚地說:“姓名啦!”吳蓮不相信地問:“姓名就

這樣子啊?”吳興趾高氣揚地說:“姐看好,我教你認,這兩個字PL

吳興,是我的名字。這倆字叫吳蓮,是姐的名字;這兩個字叫吳

用,是哥的名字。”

吳蓮聽完了吳興的念叨,跟著吳興念了幾遍。始終不覺得這

是自己的姓名,懷著好奇心問吳用:“哥你說話呀,弟弟寫得對

嗎?”

吳用說道:“弟弟人聰明,教兩遍便能記住,不但能識字還能

寫字。姓名沒寫錯,就是不工整,剛學嘛,能寫能念已經是不錯

了。”

吳蓮求證了真偽,心裏一陣喜悅地說道:“好啊!你們倆都辛

苦了,今天晚上我燒魚犒勞你們,咱們好好吃一頓飯,表示慶祝

一番。吃過飯,哥也教我識字,我連自己的姓名都不認識,活著有

多冤。”

吳用接過話:“別急呀,學文化得慢慢來。學海無涯,學一輩

子做一輩子。遺憾的是沒書籍,書本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吳蓮明白了書本知識的重要性,饒有興趣地說:“好吧,明兒

個想買書買去唄。家裏還有一份存款,我都捎上,不夠下次再想

辦法。隻要人勤快,就沒有找不到錢的。”

吳用聽出了話來,知道吳蓮理解錯了。他耐心地給吳蓮解

釋:“妹妹誤解了,書本知識重要,不是要包羅萬象。所謂的書本

知識便是啟蒙教育。這書給弟弟尤有必要。我自己呢,選擇一部

分國考書籍,遇上大比之年,為兄也想去京城應試。”

吳蓮一聽說京城,馬上來了興趣地問:“京城有多大呀!常聽

人說就是沒去過,京城是不是皇帝的地方?能讓百姓都去嗎?”

吳用告訴吳蓮:“京城是一國之都,是管理全國的首腦機關。

皇帝駐在京城,是征集采納群臣的治國方針。京城繁華,熱鬧,人

口也多,宮廷大院也多。住在京城裏邊的人,一半以上的都是官

宦人家,王孫公子遍地都是。等到大比之年,我們湊足了路費,屆

時帶上弟妹去逛逛京城有何不可。”

吳興插上話來問:“哥,讀書是為了國考嗎?國考幹嘛用啊?”

吳用笑著回答:“讀書不一定都為了國考,讀書能讓人聰明,

長見識。比方弟弟你說吧,不識字多痛苦,連自己的姓名都不會

認,不會寫,你這生活有興趣嗎?知識是財富,人掌握了知識便可

以改變命運。有豐富知識的人,頭腦想問題也豐富,不管做什麼

事吃虧的少,甚至不吃虧。說到國考,那是讀書人的試金石。自

己念了一輩子書,念到什麼程度,學會了多少知識。國考便是一

種對試金石的檢驗。你念的書好了,知識豐富就可以治理國家,

不然由誰來做官呀?讀書也並不一定要做官,經商謀事都需要高

品位知識的人。知識是智慧的源泉,掌握的越多,用處就越大,你

明白了嗎?”

吳興搖著頭說:“不明白,哥一下子講這麼多我怎麼去理解

呀?”

吳用笑著說:“求知識就像吃飯一樣,要一口一口地吃,當然

一下於是理解不了的。人活在世上沒文化,就不會懂得生活。除

了穿衣吃飯啥也不會懂。”

吳蓮半天沒言語,聽著兄弟倆一問一答的覺得怪有意思。聽

到後來品不出滋味了,猛不丁地冒出一句話問吳用:“哥啊,你這

一說,不讀書的人不會聰明是吧。”

吳用沒想到吳蓮會插話,自然想不到吳蓮的問話如此犀利,

讓他不得不認真地回答:“非也非也,每一個人從娘肚子下地,誰

不是帶著智慧下地,不聰明就不會知道哭,也不會知道嚷。聰明

二字與生以來陪伴著人。不念書的人,不會明白去利用聰明,去

開發智慧。念過書的人就截然不同了,知道如何地去利用聰明才

智創造財富,去發展聰明。念過很多很多書的人,知識學得多見

識自然就多了,就會利用豐富的知識,加上聰明才智一塊兒發揮

出來,便會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出來。才智與聰明結合在

一起,就會產生出上智下愚了。”

吳蓮想想覺得有一些道理,要不窮的人永遠窮,原來是吃了

沒知識的虧。她想到這裏,興趣一上來話也多了,接著又問:“哥,

你說過你曾經考過秀才,你又念過了多少書呢?”

吳用對吳蓮的問話,不得不認真地作答,他知道這是沒文化

的人一種誤解性的揣測,解釋清楚了,也能幫助他人長見識。他

想得周到,耐心地解說:“要問我念過了多少書,那是無法計量

的。我從三歲便開始念唐詩,讀宋詞,隨著年齡增長,讀四書、頌

五經,諸子百家無書不念。人這一輩子,要說念多少書,隻能說學

海無涯,學無止境。書是念不完的,隻能做到活學活用,用到實

處。一個人,不可能將書都學完,一個人,也不可能將天下事都做

完。人的貴重之處,要確立學習的方位,為什麼學,學來何用,才

會有施展抱負的機會,才能夠去展示自己的才華。為人類,也為

了自己做出一番事跡,這便叫學而所用。”

有道是——

男兒立誌當自強,矢誌不渝有主張;

學好知識求抱負,有朝一日名姓揚。

人生世上,衣食住行一樣也少不了。為了生存,各覓所長產

生了集市。滋生出貨幣交換,互覓所需打熬著日月。

吳蓮想著趕集,將夜兒個網回家的魚運到集市上去賣。魚賣

了變成錢,錢有了換回來生活所需。居家過日子,穿的、吃的、用

的哪一種也不能缺,少一種也不開心。吳蓮惦著的,今兒個趕集

不比尋常。她答應了吳用買書,買什麼書她不明白。明白書很重

要,好男兒離了書還真不行。一夜裏想著心事,隻小睡了一覺就

雞打頭鳴睡不著了,惦著心事如何能睡好覺。睡不著便索性不唾

了,起床就走進廚房裏麵做開了早飯。

吳用心情各異,同樣地揣著複雜的心情沒睡好覺。自己逃亡

異鄉,劫後餘生地遇上了好人。這一份恩情揣進心裏,他說什麼

也不會忘記,日久天長形成了一種難言的心病。吳用還有另一種

心病:自己從小與知識結緣,行坐站立都離不了書。誰知命運多

舛,家遭滅門之禍,從此與知識斷絕了緣分,吳用每每念及於此,

心裏便會產生出難言的痛苦。

夜兒個,吳蓮答應替他買書,買什麼書吳蓮自然是不會清

楚。她關心吳用的求知欲,熱忱地關懷比什麼都清楚。吳用做夢

都想不到,無家可歸竟然遇上這麼好心的人。管他吃,管他住,管

他親如兄妹,管他繼續念書。不是親情勝似親情,你讓他如何能

心安理得,月上枝頭,夜已深深,吳用輾轉在床上,說什麼也難以

入睡。人是感情動物,吳用接受著至誠至尊的關愛,怎能讓人無

動於衷。

吳用睡不著覺,九死一生的劫難,至今陰影未退。想著那不

共戴天的仇恨,他真恨不得去複仇,去申冤,去手刃仇人。一想到

自己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如何去報仇雪恨?要報仇,要申冤,

唯一的出路尋求知識的幫助。心情複雜的吳用索性不睡覺了。聽

見廚房裏有響聲,他好奇地穿衣起床,摸黑來到了廚房門外。

廚房裏亮著燈,吳蓮正在做飯。灶膛裏的火苗倏閃的亮光,

映照著吳蓮的臉龐,紅豔豔的好看極了。吳用目睹著此情此景,

竟然想人非非,自從來到吳蓮家,已有一段日子了,從來沒發現

過吳蓮的美麗,更不敢正眼瞄一眼美麗的吳蓮。今兒夜裏站在暗

處,認認真真地將吳蓮瞧了個仔細。

吳蓮添好了灶膛裏邊的火,忙著起身去摘菜。吳用這時也不

願在一邊閑著瞧熱鬧,邁步進了廚房,故作驚訝地問吳蓮:“我以

為廚房裏誰呢?妹妹恁早就做飯啦?”

吳蓮見吳用出現,隻好用語言搪塞:“趕集嘛,早點兒上路趕

早市呢。怎麼你不多睡一會,做好了飯我會去叫你的。”

吳用撒謊說:“我聽到廚房裏有響動,再瞧你在做飯,就更睡

不著了。同舟共濟,大事兒做不了,小事兒我應該幫做。不然我變

成廢人了。一點沒用處的廢人,讓人活著多尷尬呀。”吳用一邊回

答,一邊坐在灶前幫著往灶膛裏邊添柴禾。一邊又繼續說:“貧民

家真好,自由自在,哪像官宦人家,規矩多,人也不自在。要是有

來生,我一定投生在貧民家。”

吳蓮笑著說:“貧民家好嗎?要吃的沒,要穿的沒。窮日子過

得愁死人了。”

吳用感歎著說:“窮日子人是窮點,活著開心啦。這段日子

裏,我覺得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特別跟小弟在一塊,心情特別

地好,有時候我都感覺到奇怪,我長這麼大,還沒弟弟見多識廣

呢。”

吳蓮助興地說:“弟弟出生在農村,見的世麵多有什麼用?你

來這一段時間弟弟才學上了文化。今天我想問問你,你爹媽含冤

死去往後打算怎麼辦?”

吳用歎息著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滅門慘案豈可忘記?隻

可惜我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報仇談何容易。”

吳蓮報打不平地說:“那也不能不報仇啊!”

吳用痛心地說:“等時機唄,冤案是知府謀劃的,官官相護告

狀也是白搭。你聽過臥薪嚐膽這故事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唯

一的出路是等到大考,必須高中三元方可報這滅門之仇。”

吳蓮不無擔心地說:“三元有那麼容易嗎?村子裏就有一位

秀才,年輕的時候就考,考到現在胡子都白了,一次次還不是落

榜了。”

吳用讚同地說:“科考的確很難。人隻要下定了決心,鐵棒還

能磨成針呢。人們不是常講:有誌不在年高,最關鍵的是決心如

何下。你聽說過事在人為嗎?隻有增加自己的學識,努力地去爭

取金榜題名,才能夠沉冤得以昭雪。”

吳蓮感觸地說:“我相信,我支持你,希望你心想事成。”

吳興不知道啥時候也起床了,站在廚房門口問:“哥,姐,你

倆在嘀咕啥呀?我都給你們吵醒了。”

吳蓮風趣地問:“是吵醒的嗎?你有順風耳啦。肚子餓了是

吧,想吃啥講啊姐給你做。”

吳興不情願地說:“姐當我是小孩子嗎?如今我都長大了.怎

麼還光記著吃呢。我是惦著買書,聞一聞書香也好啊。”

吳蓮嘻哈一笑說道:“哎喲喂,你才幾天啦就長大了?再不能

小覷小老弟嘍,懂得念書重要了。你要是讀出個秀才來,姐高興

都忙不過來呢。”

吳興自以為是地歡快地嚷道:“真的嘛,等我長大後給姐考

出個秀才瞧。”

吳蓮風趣地說:“不考狀元了嗎?”

吳興握著小拳頭,憋紅著臉說:“考呢,誰最大就考啥。”

吳蓮笑過一陣之後說道:“別考了,吃飯唄,吃過飯早點上路

呢。”

人活在這世上,總是離不了吃飯。不知道這吃飯誰規定的,

一日裏規定了吃三餐。

吳蓮、吳興加上吳用湊合成一家子。一家子還真像一回事,

有事同商量,有話當麵講。不吵架,不幹仗,和和氣氣地這才是過

生活。一家人吃過早飯之後,吳蓮肩挑著賣魚擔,吳用不會挑,吳

興也挑不動,倆人各自背了個竹簍子,吳用的竹簍裏邊裝著鱉,

吳興的竹簍裏邊裝著螃蟹。三個人走出了家門,踏著晨曦的鄉間

小道,有說有笑地趕集去了。

集市離吳蓮家不遠,一行來到集市天剛放明。到了指定的早

市地點,賣蔬菜的、鮮貨的、水產類的真不少。趕早市來采貨的老

板也不少。吳蓮今兒個走了運,來了一家做飯店生意的老板,帶

著隨從一口氣買走了好幾家。吳蓮家的鮮魚,還有那螃蟹和鱉,

一條一隻也不剩下,全部按市價結清了買賣。

吳蓮好高興,接過了錢第一句話就對吳用說:“愣著幹嘛,買

書去呀。”

吳用一聽說買書,樂得直點頭:“好吧,去瞧瞧。”

一行三人走在大街上,大街上的集市全開張了,一間間的售

貨鋪,賣什麼的都有。山貨、水貨、土產、針織、百貨、食品、糖果、

油鹽醬醋、布匹、錢莊、茶棧酒樓、糧行戲院數不盡數。尋尋覓覓,

終於找見了售書鋪。

售書鋪臨街而立,鋪麵大門敞開,鋪子裏邊書籍真多,架子

上的、櫃台上的,排列整齊,堆放有致,讓人目不暇接。

吳蓮第一次見著了這麼多書,心情無比地激動,暗自驚訝地

想著,怎麼看得過來呀?吳興第一次見著書,一看就愛不釋手,心

裏遐想著:我有一小半該多好啊!

吳用見著了書,一點沒奇異的表現。從走進書鋪之後,關心

的並不是書,目光搜捉著售書分類的標記。瞄準了,找好了,將所

需要的書前後選了十冊,然後對吳蓮講:“走吧結賬去。”

吳蓮還沒反應過來,這麼多的書就令她頭暈腦漲地辨不出

方向。吳用竟然三下五除二,迅雷不及掩耳地告訴她選好了。吳

蓮瞪著眼睛吃驚地問:“這麼多你就選好了?”

吳用點頭稱是,繼而言道:“選擇的都是需要的書。”

吳蓮仍不放心地問:“弟弟的書呢?”

吳用回答肯定:“放心吧都選好了,有我的自然有弟弟的。”

三人結過賬,結伴往家走。吳蓮仍然不明白地問吳用:“幾本

書就夠用了嗎?”

吳用耐心解釋:“遠遠不夠,比如說我吧,我為國考作準備,

別的書暫時不用。就說弟弟吧,剛啟蒙,學知識要一步一步來,我

隻給他選擇了初級教育的課本。”

吳蓮總算明白了,籲了一口氣說:“原以為買書要花多少錢

呢,今兒個賣魚的錢一半都沒花銷,白讓我將家裏的老底全捎來

了。”

吳用不急不躁地說:“知識是財富,不是說要置多少錢的書。

書籍包羅萬象,一千年也學習不完。知識是海洋,你得選準目標

航行。學什麼,怎麼學都要分類係統地去學。”

吳蓮又算是進了一大步,對書本知識大概有了認識。今天的

吳蓮心情極好,別開生麵地說:“咱們跑了大半天了,天近晌午,

就在集市裏邊吃一頓飯吧。”

吳用善言勸道:“我不餓,回家吃吧,飯館裏飯菜賺錢呢。”

吳興急著回家學文化,向他姐建言道:“我也不餓,快回家吧

姐,回家讓哥教識字呢。”

吳蓮試探性地問吳興:“不饞了?今天怎麼不吃零食了呢?”

吳興噘著嘴說:“姐,我都長大了呀,長大了還饞啦?”

吳蓮替她弟弟漸漸懂事感到萬分高興,言不由衷地說:“哦

哦姐真是,弟弟都長大了怎麼總是老眼光看人呢。好啦姐昕你

們的,回家煮飯吃噢。”

一家三人滿載而歸,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出了集鎮是廣闊的

原野,綠色的山,綠色的水,綠色的大自然刮著綠意的風。天是瓦

藍藍的,太陽紅彤彤的,飄蕩在藍天上的白雲,變化無常地嬉戲

追逐。從頭頂上掠過的小鳥,展翅在藍天裏飛翔。草叢裏的粉蝶

兒,自由自在地起起落落。蟲豕在四下裏鳴唱,青蛙兒在水麵上

彈跳。大自然美,美不勝收,讓人目不暇接。

三個人回到家裏,吳蓮忙著去廚房煮飯。吳用翻閱著久違的

書,高興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吳興照樣如此,一遍一遍地翻閱

著他的新書,瞧了又瞧,聞了又聞,好一副心曠神怡的樣子,愛書

如命地愛不釋手了。

吳興走火入魔似地好一陣子,這才想起了識字。見吳用隻顧

他自己翻閱著書,終於忍不住識字的心情嚷叫著:“哥!你忘了

啊,教我識字吧。”

吳用如夢醒來,嗬了一聲自語著:“真是的,人一高興啥事都

忘了。好吧哥教你,先學三字經,我念你跟著學。”吳用講完,替吳

興翻開書本認真地教起來。

吳蓮從走進廚房,思想裏一直沒有間斷過對書本的認識猜

想。有生以來,第一次認識了書,那麼多的書都是些啥呀!讓人

數都數不過來。從走進書鋪裏那一時刻,懸念一直沒間斷。從小

就沒有識過字,也不懂得那字代表著什麼意思。從吳用到家來

後,教她認識了一些字,吳蓮從此對字有了認識。一次書鋪之行,

讓她大開了眼界,堆積如山的書都記載著啥呀,那麼多的書什麼

時候能學得完啦?疑問變成了心結,吳蓮一時半會別想有個清靜

的時候了。

吳蓮對書想人非非,做飯的心思也心不在焉了。一會兒炒菜

忘記了放鹽,一忽兒油鍋煎了忘記了下菜。做飯頻頻出錯,吳蓮

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幾次三番地調整心態,幾次三番地又走火

人魔了。

吳蓮一次次地問著自己,今天我這是咋啦,一個勁地心神不

寧這是怎麼啦!吳蓮正愁無計可施,院子裏傳來了嚷聲:“蓮子啊

你在哪?”這聲音好熟悉,聽起來那麼親切。是誰呀?吳蓮正納

悶,又聽見院子裏接著嚷:“興娃子!你們在家嗎?”

吳蓮聽出聲音來了:是爹!老天爺,爹回來了。吳蓮丟下手裏

的活兒,三步並兩步地飛出廚房,見院子裏兩個人,一男一女.那

不是爹嗎?真是的,吳蓮按捺不住心情激動,大叫一聲:“爹!”又

接著喊:“興娃子爹回來了!”

吳興正念書上勁,聽見他姐嚷爹回來了,神經質地丟下書本

便跑出屋外,吳用懷著好奇心,緊隨吳興身後跑了出來。

吳興一見他爹,真是喜出望外,哭著嚷著跑上前去抱著他爹

哭開了。

吳老漢看見了女兒,同時又看見了兒子,死裏逃生的他.兩

行酸淚奔湧而下,顫著聲問道:“蓮子啊,快過來認識你們的新

媽,你爹能活到今天,全是你新媽的功勞。”

吳蓮沉浸在爹回來的喜悅之中,猛不丁地她爹讓她認識新

媽,思想一時擰不過彎來。再聽到她爹告訴她是新媽救了爹的

命,救命之思如同再造。心裏一激動,走上前去拉著新媽的手顫

著聲說:“媽!謝謝你救了爹。”

新媽沒想到吳蓮認她,更沒想到吳蓮會叫她媽,一時間情緒

湧動,受寵若驚地唏噓著說:“好女兒,這是緣分,誰讓當媽的攤

上這事。你爹讓海水衝到海灘上,媽能見死不救嗎?”

吳蓮同樣地悲喜交集,抬起淚眼說:“爹,媽,咱們回房吧。女

兒正做飯呢,吃過飯再敘好嗎?往後的日子長著呢。”

新媽聽說吳蓮正做飯,主動說:“媽給你做幫手,你願意嗎?”

吳蓮興奮地說:“好吧,我聽媽的吩咐。”說罷叉向她爹說道:

“爹,忘了介紹呢,他叫吳用,是我和弟弟新認識的,他教弟弟念

書呢。”

吳老漢正想問明原因,吳興對他爹說:“吳用哥哥是我的老,

師。爹,告訴你吧,兒子認識許多的字呢。爹,你去哪了啊,兒子好

想你呢。”

吳老漢老淚橫流,由衷地說:“爹也想你們,隻是爹失去了記

憶,你媽管治病,這才想起了你們。”

吳用讓現場感動了,一家人團聚的熱烈氣氛感人至深。吳用

想著了自己家,想著了自己的爹娘,情不自禁地悲慟情懷,抑止

不住悲愴的淚水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吳老漢見此情景,出奇地問:“書生,你怎麼也哭了,我還沒

謝謝你呢。”

吳用自知失態,努力控製住情緒,轉哭為笑地說:“爹,孩兒

這不是哭,孩兒這是高興。爹能平安回來,怎麼不讓人激動呢。”

吳老漢心下吃驚.吃驚地瞪著眼睛問:“你是在叫我爹嗎?”

吳興插嘴道:“我叫他哥呢,哥應該叫你爹呀。”

真個地——

九死一生皆萬幸,家人團聚喜盈門。

人生世上曆風險,喜怒哀樂總是情。

家人團聚,滿門喜慶。

吳老漢出海打魚失蹤了一年多,現在突然回來了,這種劫後

餘生的團聚,充滿了歡樂也充滿了艱辛。出人意外的團聚,無異

於喜從天降,要說的話兒多著呢。

一家人用過晚飯之後,誰也不急著去睡覺,誰都想聽聽劫後

餘生的滋味。晚上閑來無事,如今是五口之家的一家人,圍坐在

桌前,大夥兒聆聽著吳老漢傳奇的經曆。

那天吳老漢出海打魚,駕駛著快船飛駛在海麵上。他心情特

別地好,未出海便算計著能打多少魚,能賣多少錢,家裏邊花錢

的地方多著呢。自從兒子出生妻子去世,家庭重擔裏裏外外由他

獨自肩著。當爹又當媽的日子,真不好過。苦熬苦掙,一晃八年過

去,八年,人生有多少個八年?八年耗盡了吳老漢的青春。

一轉眼不惑之年了,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了,女兒長大了要出

嫁,出嫁要嫁妝。兒子長大了要娶媳婦,娶媳婦要花錢,家庭貧

窮,窮則思變,就這樣,吳老漢想著了出海。出海打魚收獲快,女

兒能管家了,省去了他許多的心思。

以往打魚,他從來不出河叉港口,真正下海撈魚的還是少數

的幾次。吳老漢憑著水性好,遐想著憑借自己一身的好水性.何

愁那海水裏撈不出魚。

吳老漢個性倔強,從來不願討教人。向人求教,那不是貶低

了自己嗎?吳老漢打聽到魚汛期,試著出海了幾次,小試牛刀便

嚐到了喜悅,從此欲罷不能了。

人常說:夜路走多了要闖鬼。出海打魚上癮了,吳老漢膽子

也壯了。真個地夜路走多了闖上了鬼一樣,海上風浪變化無常。

這一天,吳老漢又是得勝歸來,眼看著到海岸了,猛浪一股旋風

刮來,刹那間將那快船拋離了水麵一丈多高,一眨眼間船就翻

了,人和船都陷入大海裏,吳老漢隻覺得眼前發黑,頭腦裏邊

“嗡”地一聲響便啥也不知道了……

漁民吳新媽見海上起風了,那風真大,掀起的海浪比天高。

吳新媽惦記著她丈夫,她丈夫與村子裏的人結伴出海打魚去了。

人常說:“天變一時,人變一姓。好端端的晴天風雲突變,吳

新媽心裏能不急嗎?急火攻心之下,風浪一過便往海邊跑。來到

海岸上望大海,大海風平浪靜,一望無涯,隻有幾隻海鷗在海麵

上戲水在天空裏飛翔。吳新媽望酸了眼,不祥的兆頭際在心裏,

一行酸淚不由自主地爬滿了臉腮。

吳新媽絕望地想:完了,老公一定出事了。想到這裏,她不由

自主地潸然淚下。去年的這個時候,她們的兒子,與村裏幾個人

結伴出海打魚,從此再沒回來。今兒個又不見丈夫回來。她心裏

一酸,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她哭個不停,哭聲中包藏著心酸,充滿了悲痛,老天爺太不

公平了,接踵而至的失子喪夫,怎能讓人不悲痛?痛不欲生之下

她產生了輕生念頭。兒子沒了,丈夫也沒了,一個人活在世上有

什麼用?她想著了以身殉葬,去大海裏陪伴兒子和丈夫。

哭過一陣之後,吳新媽正欲縱身跳進海裏。她突然發現.海

岸邊的峭壁上臥著一個人。她收住了心跳,凝目遠眺:是人,是一

個男人俯臥在峭壁上。

吳新媽在絕望之餘不由想到:“這個人不會是自己的老公

吧?”是與不是,看看不就明白了?吳新媽懷揣著怪異的念頭,一

步一步地向臥地人靠近。來到跟前一看,那人靜靜地躺著。臉埋

在地上,瞧不清麵目是誰。吳新媽急於想知道究竟,將臥地人輕

輕地翻了過來。他身子軟軟的,說明這人還活著。她注目一看.

陌生的麵孔……她心亂如麻,見死還能不救嗎?

想到救人,她用盡了力氣才將昏迷的人扶上了背,吳新媽喘

了口氣,定了定神兒,這才背著昏迷的人朝家裏走去。好在她家

離海岸不遠,總算使足了吃奶的勁背回了家。吳新媽走進了家

裏,先把此人放在床上,然後去廚房燒來薑湯,讓昏迷中的人服

過薑湯之後,這才穩定下心來……

過了一天一夜,吳老漢醒過來了。他睜著一雙大眼,什麼都

不知道了。這下苦了吳新媽,自己拾回來的人,整天傻不愣怔的,

問他什麼都不知道。吃飯不知道,喝水不知道,拉屎扒尿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