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真心拜佛的人,他們是不在乎茅山堂的陣勢規模的,因為他們心中隻有茅山老爺,沒有茅山堂的,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很少很少的,大多數的人,到茅山堂來,總是要裏裏外外轉一圈,把茅山堂當作旅遊的地方,這樣大家都很失望。
茅山堂的正堂,是一尊塑得很粗糙的茅山老爺,再就是香爐燭簽,地上有兩隻蒲團,他們穿過小天井,看看那些蔫蔫的花,再到後麵的平房門口探一探頭。
根生師傅的那一間屋門是關著的,自從吳老師搬過來,這邊一間就常常開著,吳老師在屋裏作畫。有人走進去,看看,說:“喲,老師傅畫圖,全是蟲,怪呢。”
吳老師回頭看看他們,笑笑。
他們看那些奇怪的蟲畫,其中有人問:“老師傅你的畫賣不賣?”
吳老師說:“不賣。”
那個人歎了一口氣。
吳老師說:“你要是喜歡,我就送你一幅,我送給你,你幫我宣傳宣傳。”
那人問:“宣傳什麼?”
吳老師說:“宣傳我的畫呀,你就跟人家說,這是吳百蟲的畫,你看這下麵的印,就是吳百蟲,就是我。”
大家笑起來,說:“吳百蟲。”
吳老師對幾個小青年指指點點,說:“我畫畫已經幾十年了,比你們的人生還長呢。”
小青年都說:“你送一幅畫給我們,我們也幫你宣傳。”
吳老師開了抽屜,裏邊有不少張畫,吳老師挑挑揀揀,舍不得送,幾個小青年自己動手,一個拿了一張,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喊出去:
“發畫張了,發畫張了,老師傅發畫張了。”
有的說:“揚州八怪,茅山九怪,大家去討畫張嘍。”
前麵茅山堂燒香的人,有一些也顧不上燒香了,都往後邊去,在堂前相幫張羅的小羅不知怎麼回事,也跟過去,看到這種情形,連忙把起哄的人趕出去。
吳老師說:“讓他們進來,看看,不要緊的。”
小羅說:“亂哄哄的。”
吳老師說:“作了畫就是要讓人家看的。”
小羅說:“讓我看看呢。”
吳老師就把老丁忘記拿走的那幅百蟲圖,拿出來給小羅看。小羅也是學過幾天畫的,稍微懂一點,他看了百蟲圖,就對吳老師說:
“你的畫不要隨便送人啊。”
吳老師說:“人生難得一知音,他們喜歡,就送他們。”
小羅說:“他們哪裏懂什麼畫,他們是胡鬧。”
吳老師說:“我有數的。”
小羅說:“你這張百蟲圖,不要送別人啊,要送還是送給我。”
吳老師說:“這是送給老丁的,上次老丁忘記拿了,你倘是喜歡,我再幫你畫一幅。”
小羅說:“再畫出來,跟這個不會一樣的吧。”
吳老師說:“你放心好了。”
清明時節的忙頭過去以後,小羅就回去辦文化中心,過了些時,文化中心外部工程全部完工,要進行內部裝修和裝飾,老丁說:“牆上空蕩蕩,難看,最好請畫家畫幾幅畫,撐撐門麵。”
大家就議論這樁事情,說現在的畫家,稍有一點名氣的,開價都是很高的,文化中心能辦起來,還是老丁和站長掮了書記鎮長的牌頭一家一家廠家化緣來的,精打細算,現在已經用得差不多了,沒有錢再請畫家了。
這時候小羅就說:“我倒有個辦法,有一個人,畫得不錯,隻是沒有名氣。”
大家問誰。
小羅說:“吳老師。”
老丁就想起來了,說:“對呀,我倒忘記了,上次吳老師送我一幅百蟲圖,畫得著實不錯,我記得拿回去的,也不知放到什麼地方去了,可能小人弄掉了。”
小羅笑笑,沒有說穿。
老丁又說:“請吳老師畫,稍許付點潤筆費就可以了。”
後來老丁和小羅就去找吳老師,跟他說了,吳老師很高興,說到潤筆,吳老師怎麼也不肯要。
過了幾日,吳老師就根據文化中心的要求,把幾幅畫送過去,老丁幾個人一看,果然不錯,準備配了大鏡框掛起來。
茅山鎮的書記鎮長對文化中心是很重視的,在文化中心正式開張之前,他們一起去視察了一下,看到那幾幅畫,評價了一番,對落款的印章覺得奇怪,圓圓印章裏有三個字,但看不清是什麼。老丁說:
“這是吳百蟲,就是小學裏的吳老師吳同,現在退休了,住在茅山堂那邊。”接著又講了一番苦衷,說為什麼要請吳老師作畫。
書記鎮長點頭稱是,後來書記說:“文化中心落成,以後宣傳出去,會有人來參觀,這幾幅畫,能不能撐起市麵來呢?”
大家不作聲。
書記停了一會又說:“照我的看法,畫還是可以的,隻是畫的人沒有名氣,人家會小看我們的,我倒有一點辦法,不如把印章落款拿掉,別人不知是誰畫的,吃不準,人家倘若問起來,就叫他們猜,七扯八扯也就過去了,你們大家看,我這隻是個人的想法。”
書記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領導走了以後,老丁對小羅說:“你去跟吳老師說一說吧。”
小羅說:“我不去的。”
老丁隻好自己去跟吳老師說,吳老師有些不開心,不過他沒有跟老丁說什麼,等老丁走了,他跟根生說:“我是不高興重新畫的,用我的畫,不讓我落自己的款,我是不高興的。”
根生說:“老丁說好過三天來拿的。”
吳老師說:“讓他來拿好了,還是這幾幅,要就要,不要拉倒。”
根生說:“也是的。”
停了一會,吳老師又說:“不過要是不畫,老丁麵上怎麼交代過去呀,老丁這個人,是老實人呀,我不畫,等於捏老丁的頭頸呀。”
根生說:“也是的。”
吳老師看了看根生,說:“還是你清爽,一點沒有煩心的事情。”
根生說:“嘿嘿,我不煩。”
到第二天,吳老師還是把那幾幅畫,原樣重新畫過,隻花了大半天時間。畫好後,他叫根生看,根生看了,不停地咂嘴,他說:“吳老師,你是真功夫,畫圖比寫字還要快,你看看,畫得一模一樣,真是功夫呀。”
吳老師笑笑說:“這樣老丁明天來拿,我也好交代了,我是看老丁的麵子,不然我是不高興畫的。”
根生說:“是的。”
第三天吳老師就等老丁來,可是老丁一直沒有來拿畫,到了下晝,老丁還沒有來,吳老師說:“嘿,這個老丁,忙煞了,我來給他送去吧,反正我也沒有什麼事情,省得他再跑了。”
吳老師卷了那幾幅畫,沒有忘記帶上那張百蟲圖,他先到鎮上,老丁不在,說是在文化中心,吳老師又趕到文化中心,老丁也不在,隻看見小羅在。小羅見了吳老師,打了個招呼,就忙自己的事情。
吳老師問小羅:“老丁說好今天來拿的,怎麼不來?”
小羅說:“什麼?”
吳老師說:“咦,畫呀。”
小羅愣了一下,說:“噢,老丁大概到你那邊去了吧,可能走岔了路。”
吳老師說:“我曉得他忙,就送來了,還難為他空跑一趟。”
小羅說:“你放在這裏吧。”
吳老師展開一幅畫,給小羅看,說:“喏,都沒有落款,老丁關照不要落款了。”
小羅看看那幅畫,沒有說話。
吳老師又特意挑出那幅百蟲圖,放在一邊,說:“這是給老丁自己的,你不要忘記交給他。”
小羅應了一聲。
吳老師四處看看,文化中心搞得很氣派,他看得很開心。
吳老師回到茅山堂,看見根生正在和一位老太太講說什麼,老太太手裏挽了一隻籃,身上背了一個包裹。老太太是來還願的,要住在茅山堂。
在廟裏住半個月還願的事情,從前是有的。從前這一帶的人有了病痛,就來求茅山老爺,病痛好了,來年的春天,就要到茅山堂來住半個月,還願,這半個月中,不僅病人自己每日燒香吃素齋,家人在家中也是不能碰葷腥的,比如母雞下了蛋,不能去撿,比如罱河泥罱到了魚,要扔掉,規矩是很大的。
但這都是從前的事情了,現在是沒有的,所以根生跟老太太講,叫她回去,講了半天,老太太聽不進,非要住下。
吳老師問明了事由,見根生勸不聽老太太,就過去對那老太太說:“你這位老太太,也不領領世麵,現在是什麼時代了。”
老太太眼睛朝他一翻,說:“什麼時代,我不曉得什麼時代,你說什麼時代?”
吳老師說:“唉呀,什麼時代告訴你你也搞不清的,反正現在,燒燒香還是有的,什麼住下來還願,老一套現在不行了。”
老太太朝他看看,說:“不許人家住,你自己怎麼住在這裏?不許別人還願,你住在這裏做什麼?”
吳老師給她說得一愣,然後說:“你這個老太太,拎不清的,不同你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