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國,是一個鳥兒在天空任意翱翔,魚兒在水中自由遊弋的時代。沒有外貿壁壘,沒有民族歧視,也無須辦理身份證或者綠卡。大唐之聰明未必超過古人,德行未必勝過聖賢,肌肉未必比祖先發達,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經濟文化的一大中心,而先人數千年一直蝸居在曆史車轍的泥水裏?因為開放,因為向先進文化看齊,因為向所有宗教大開綠燈。
得益於大唐包羅萬象的寬廣胸懷,絲綢之路,這個令全球商旅心馳神往的黃金商路,在經曆了兩晉南北朝的長期靜謐之後重新喧鬧起來。駝鈴悠悠,搖落大漠多少星月。通過沙漠中那些若隱若現的駝隊,唐朝那如同落霞與彩雲般的絲綢、那魅力四射的瓷器源源不斷地輸入波斯,波斯的珠寶、香料、藥品也如涓涓細流彙入中國。從此,一批多過一批的回族先民——穆斯林“蕃客”海陸分程,閃現在“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上。都城長安、河西走廊地區以及東南沿海的廣州、揚州、泉州、杭州,是他們經商落居的主要去處。他們還大鑽中國“朝貢”體製的空子,以“進貢”的方式把自己的貨物運到中國“賣”給朝廷,再把回賜的禮物運回阿拉伯賣給當地富人。商場得意的大食商人們幹脆定居唐朝,有人還考中了大唐進士,留居中國的阿拉伯和波斯人一度達到了十幾萬。
}h2}二 感謝成吉思汗
落花無聲,春秋代序。時光流淌到五代十國時期,飄逸的絲路被金戈鐵馬撕成了碎片,穆斯林“蕃客”的生財夢也隨之破滅。他們隻能聽天由命、困坐愁城,並祈禱著一個強權政府的誕生。
祈禱終於生效了,而且這個新巨人強大得讓人瞠目結舌,遼闊得令人匪夷所思,這就是冷兵器時代的主宰——日行千裏、來去無蹤的蒙古騎兵。在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三次西征中,蔥嶺以西、黑海以東廣闊的穆斯林地區被鐵蹄踏平,成吉思汗子孫建立的汗國連成了一片,古老而漫長的絲綢之路全部進入了蒙古人的版圖。
一位外國人在書中感歎:“在成吉思汗的統治下,從伊朗到圖蘭之間的一切地區內是如此平靜,以至於一個頭頂大金盤的人從日出走到日落之處,都不會受到任何人的一點暴力。”於是,沉寂已久的絲路重新開放,久違的駝鈴重新回蕩在漫漫長路上,濃眉大眼、胡須飄飄的西域回回隨獲勝的蒙古大軍接踵東來,他們以入侍、經商、求官、傳教的名義甚至俘虜的身份聯翩而至,不絕於途。
成吉思汗病逝後,他的繼承者並未終止從中亞移民的步伐。被迫東遷的中亞細亞人除一部分作為奴隸使用外,大都被編為“探馬赤軍”,參加了忽必烈統一中國的戰爭。硝煙散盡之後,元朝要求“探馬赤軍”上馬則備戰,下馬則牧養,並在“社”的編製下,逐漸由雙重職責的“兵農”轉為一心耕田的農民。回回墾區集中在西北的寧夏和甘肅,西南的昆明和大理,中原的河南開封。即便是在作者的家鄉山東,忽必烈也認為它與河南一樣位居天下腹心,戰略地位非凡,因而把聚居屯田的回回村落像楔子一樣插進了漢族中間。就這樣,幾十萬穆斯林散布全國,形成了明人所稱“元時回回遍天下”的獨特風景。
蒙古人付出了血的代價滅亡南宋之後,為了永葆江山不變顏色,本想將大量蒙古騎士移民南方,但習慣了草原羊群和凜冽寒風的蒙古人對這一美差不感興趣,而漂泊慣了的回回們卻毫不挑剔。於是,大量戰功卓著的回回從幹燥貧瘠的北方遷徙到溫潤富庶的東南沿海,鎮江、泉州、杭州漸次成為回回聚居區。
對於有著商業細胞的回回民族來說,這裏無疑是快速暴富的天堂。最離奇的是,泉州回回商人佛蓮竟然擁有舶船80艘、珍珠130萬石之多。而且,他們交納的稅款在忽必烈的財政收入中占了相當比例。可以說,蒙古人不善商賈,給了回回移民中國進而一展才華的廣闊舞台。
日落月升,雲湧水起。軍事和經濟上的貢獻自然帶來政治地位的提升,他們被確定為僅次於蒙古人的色目人。
}h2}三 一個民族的誕生
東遷的回回商人大都未帶家眷,因而他們在中原定居多年後,不管骨子裏情願與否,總耐不住年複一年的寂寞,血統觀念被迫服從傳宗接代的需要,他們隻能娶當地漢人女子為妻。大概是入鄉隨俗吧,從第三代開始,一些在中國結成家庭的回回,將本名音譯中的某一個音轉化成漢字,作為本家族的姓氏。後來的回族大姓,多是中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常用人名首音、尾音或中間音的譯寫。
穆罕默德31世孫雲南平章政事賽典赤·瞻思丁,生有納速拉丁、哈散、忽辛、萜速丁、馬速忽5個兒子,後代分別形成了納、速、丁、忽、哈、撒、賽、閃、馬、穆、沙、郝、蘇13大姓。
因為穆罕默德當時被翻譯為馬罕默德、馬合麻、馬罕默、馬聖人,所以大批回回懷著對先知的無限崇敬,在取姓時以“馬”字開頭,這也就是“十個回回九個馬”的真正原因。
先知易卜拉欣被譯為亦不喇金,回族中的金姓取自其名中的尾字。
米姓回族多來自中亞米國的米氏。
還有部分回回被賜了漢姓。大食人李訶末、敕勒人李光顏因戰功卓著,波斯人李舜鉉、李珣、李成三兄妹因文采非凡都在唐朝被賜予國姓。一名穆斯林骨傷外科專家受聘擔任護駕瘡科禦醫,被宋神宗賜名梁柱。南宋滅亡後,元朝布下天羅地網搜緝皇室趙姓,致使趙姓民眾紛紛改姓。元憲帝為打消民眾的恐懼,便將納速拉丁的長子、中書省平章政事(宰相)伯顏賜姓為趙,成為山東青州回族趙氏的先祖。維吾爾將軍哈八十因屢立戰功,被朱元璋賜姓剪(取剪除敵人之意,後改姓翦),並賜給湖南桃源縣良田1170畝,史學家翦伯瓚就出生於此。回族將領常遇春、胡大海則被朱元璋賜予了皇姓,從此山東、安徽有了朱姓回民,後來部分人改姓黑,這也是回族朱黑不分的原因。